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东师范大学》 2010年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
冯理政
【摘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远未成为一个制造业强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既需要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又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师与工程师。同时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新建本科院校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其中一些院校为保持特色、错位发展,提出将学校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但是办学定位不清、学科专业特色不明、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院校的内涵建设。 以FH为代表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办学思路和较为成熟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被德国科学顾问委员会誉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高等学府”。本研究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及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研究FH的办学特色,以期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本研究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导论。首先提出问题,其次围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最后构建研究框架。 第二章: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发展历程及办学特色。首先阐述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历史发展、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来具体说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最后介绍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博洛尼亚进程”以后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该章首先提出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产生的背景。然后阐述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作用并分析我国新建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化之路——发展技术应用型本科。在系统研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相关专业的内容、特色的基础上,将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我国技术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对比分析。通过比较研究,进而探求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特色专业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49.51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求;德国FH: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周丽华;德国高专的办学特色与发展走向——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沈纯道;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及其基本走向──“职教高移化”与“高教职业化”的典型范例[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4 徐理勤,竺树声;准确认识德国FACHHOCHSCHULEN[J];德国研究;2001年04期
5 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6 熊志翔;;新建本科院校的“新建期”探析[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7 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03期
8 张万朋;王千红;;财政性教育投入与高等教育经费需求匹配特征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4期
9 杨涛;王兴林;童文胜;;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10 王萍;;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必琴;王家祥;;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戚玉觉;;中国近年高校定位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张磊;葛金国;吴玲;;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何莉;李德俊;;高校学报的差异化定位策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姚吉祥;汪本强;;国外院校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王尧;普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李少华;李汉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评估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叶广荃;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借鉴[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建求;德国FH: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何振海;;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策略选择——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莉;李德俊;;高校学报的差异化战略[A];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第14次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红镱;;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思考[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李德生;;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发展特征和学科建设等问题[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4 陈丽瑶;;欧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特色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晓晶;;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的预测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宋平岗;倪勇;吴文辉;王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铁路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李岩;刘陵顺;姜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合训)专业教学改革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王思华;;基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探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马振平;安金龙;赵亮;;工科院校电气工程学科本科生的实践教学[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蒋凤英;;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工作亟须加强理论研究[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敬然;政府分权下大学自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六生;省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伟;基于DEA方法的研究型大学科研绩效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张少辉;山东高职教育发展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9 韩锦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卫平;新疆独立学院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敏;生态位视域下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定位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冯洁;高等教育省级统筹的公共财政支撑能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吴继军;新升本科院校科研功能与发展定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薛梅青;高校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艳丽;战略管理理念下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问题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建章;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林贤进;新建工程类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金建孟;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贺伟;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要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丽华;德国高专的办学特色与发展走向——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2 沈纯道;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及其基本走向──“职教高移化”与“高教职业化”的典型范例[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3 姜大源;教育层次提升与教育内容扩展——从德国IT领域继续教育方案看我国高职定位[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4 亨利·M·列文,何峰;美国营利性高等教育的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5 哈利·安东尼·帕崔诺,栗晓红;私立部门在全球教育市场中扮演的角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6 王玉梅;;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筹资多渠道问题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李莉;程昌华;石加友;;地方高校新时期发展战略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马树杉;应用型本科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在21世纪的新任务[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李志敏;;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刍议[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朱绍中;德国高等技术学院的发展新动向[J];德国研究;199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舒光伟;;德国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和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03期
2 邢媛;陈士俊;;瑞士应用科学大学改革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17期
3 蒋培红;威尔福雷特-斯第勒;张朝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新学位制的实施及案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5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6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