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波纹状磁流变联轴器机理模型及特征
本文选题:磁流变液 切入点:联轴器 出处:《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针对传统磁流变液联轴器存在的传递扭矩大与尺寸小、质量轻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结构紧凑扭矩传递能力强的摆线波纹状磁流变联轴器,该结构使得波纹状磁流变液工作腔将磁链从单纯的剪切工作模式变为挤压与剪切混合工作模式,从而提高联轴器的动力传递能力.通过电磁学仿真验证磁感线在弧形表面的形成方式,基于金属塑性变形理论建立了混合工作模式下磁流变液传递扭矩的机理模型,分析联轴器的关键参数并考察了其性能特征.结果表明:该联轴器在相同尺寸的情况下稳定传递扭矩约为普通磁流变联轴器的1.6~2.0倍,为传统磁流变联轴器的优化设计与理论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
[Abstract]:A cycloidal corrugated magnetorheological coupling with compact torque transfer ability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rge torque and small size and light mass in traditional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coupling.The structure makes the ripple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working cavity change the flux chain from the simple shear mode to the mixed mode of extrusion and shear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power transfer ability of the coupling.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l plastic deformation, the mechanism model of torque transfer of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in mixed mode is established by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The key parameters of coupling are analyzed and its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a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rque transfer of the coupling is about 1.60 times of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MRF coupling at the same size,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traditional MRF coupling.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物流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369)
【分类号】:TH13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彩絮;联轴器孔与轴配合的选择[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1年09期
2 王玉良;永磁联轴器的系列化[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2年06期
3 靳光法;几种新型联轴器[J];机械工程师;2002年01期
4 舒家骏;陈永昌;;国内市场上常见的联轴器[J];装备机械;2003年01期
5 刘利东;几种新型联轴器简介[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3年03期
6 吴晓红;新型高弹联轴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3年03期
7 陈松,徐文峰;浅谈泵用联轴器的选型[J];水泵技术;2003年05期
8 骆红 ,阮忠唐;联轴器相关标准中几个问题的商榷[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4年10期
9 ;便捷可靠的飞轮联轴器[J];现代制造;2005年09期
10 开天;正确选用联轴器[J];现代制造;2005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继乾;贾胜磊;;联轴器的选型及其维护[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健康;;大型轧钢电机大轴轴端配装客户联轴器的方法(摘要)[A];2010全国机电企业工艺年会《上海电气杯》征文论文集[C];2010年
3 王琢贵;;浅谈大型设备联轴器的拆装方法[A];第3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8年
4 赵广;刘占生;王永亮;陈锋;;不同类型联轴器对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影响理论与试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转子动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年
5 匡俊;马峥;马玉顺;李启飞;余天乐;朱兵;;永磁联轴器的散热及噪声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6 马晓军;;联轴器找正时的测量方法[A];2009年河北省轧钢技术与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郭建文;;联轴器综合故障检测装置[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建文;;联轴器综合故障检测装置[A];节能减排 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下高技术制造产业与智能制造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吴华模;程东;赵玉东;纪建国;宋瑞;曹志栋;;鼓形滚珠联轴器在轧机上的应用[A];2012年河北省轧钢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申屠留芳;张相炎;;新型关节轴承式叠片联轴器[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科文;加速技术创新 提升产品档次[N];中国冶金报;2009年
2 高广洲;利用定位环解决联轴器互换难题[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3 高广洲;利用定位环解决联轴器互换难题[N];世界金属导报;2014年
4 张蕴英;ZD型减速机的故障预防[N];中国建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美令;不对中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机理及其振动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王学锋;滑移型三叉式联轴器的抗磨损结构及其润滑特性[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广;转子—联轴器—轴承—隔振器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申屠留芳;关节轴承式叠片联轴器的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新星;液体粘性联轴器的特性及内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朱华卫;液体粘性联轴器特性及其检测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郑成龙;考虑声—固—热耦合影响的盘式可调速永磁联轴器降噪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邰志恒;新型可调速永磁联轴器的设计与优化[D];郑州大学;2016年
5 尤文;基于计算机模拟仿真的联轴器—转子系统力学特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庆佳;叠片联轴器不对中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徐杰;混合式永磁联轴器设计及传动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许卓;联轴器和滚动轴承刚度特性分析及其测试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9 陈凯亮;基于快速响应的多轴器设计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10 刘亮;液体粘性联轴器的转矩及内部热行为特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900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69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