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附壁效应的新型无阀压电泵

发布时间:2018-03-31 13:38

  本文选题:无阀压电聚 切入点:附壁效应 出处:《江苏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微流体系统可以实现微量流体的控制、微混合及成分分析等功能,由于其尺寸小、功耗低、响应快和精度高等优点,在化学分析、生物技术、微芯片冷却、微流体供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泵是微流体系统的驱动元件,根据应用需求的不同,各种原理的微泵被研发出来。无阀压电泵无可动阀片结构,其结构简单,易于集成化,并且具有功耗低、响应快、无电磁干扰等优点,是微泵研究最为热点的类型之一。传统的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等双流管微泵存在流量小、容积效率低的问题。本文首次将附壁效应应用于无阀压电泵的研究,流量和容积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还可以通过对附壁射流方向的控制实现输送方向的切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析了常用的三种简易振子位移模型和Bu等提出的双层振子位移模型,将其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u提出的双层振子位移模型的位移曲线与数值模拟几乎完全重合。当压电陶瓷与弹性基板的半径比为0.1时,三种简易振子位移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差很远;当半径比为0.5时,均匀载荷圆形薄板和中心载荷圆形薄板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较为接近;当半径比为0.9时,抛物线模型预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较为接近。应用显微式激光测振仪对压电振子的振幅进行测量,其结果与Bu等双层振子位移模型的预测非常吻合。2.利用非对称三通管内部流动的附壁效应,首次设计出一种新型单腔无阀压电泵。相比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或类似原理的压电泵,其在较低雷诺数下具有较好的性能。首先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雷诺数和振动频率对微泵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泵流量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增长,随着频率的增加而降低;容积效率与雷诺数近似于正比关系。附壁射流元件内剧烈流速变化产生的漩涡对微泵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精密加工和热键合技术制造出PMMA材料的压电泵并测量了不同电压和频率下的流量和输出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压电泵流量在低频下波动较大,而在高频下波动较小。流量与背压近似于线性关系,其下降斜率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3.通过改变对称结构三通管中锥管与泵腔的连接方式,设计出一种基于圆角连接附壁射流元件的单腔无阀压电泵,并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较高雷诺数下该压电泵的容积效率可以达到0.5以上。应用响应面方法对该泵的平面锥管长度和凹劈面宽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输出压力为5 kPa时,容积效率最大达到0.323,其数值模拟值为0.317,两者相差1.9%,表明应用响应面方法的预测较为准确。4.通过附壁射流方向的主动控制,设计出一种基于附壁效应的双向双腔无阀压电泵,并通过调节压电振子的振幅改变流体输送方向。首先通过数值模拟对两个连接泵腔的流管夹角和流量比对微泵流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夹角的选取与雷诺数和流量比有关,当夹角较小而流量比较高时,射流侧向的压力差小,导致流量大幅下降。制造出PMMA材料的压电泵并进行流量和输出压力测试。结果表明:两个压电振子同时振动,微泵流量和输出压力随着两个激励电压比值的增加而增长。当电压比为0.6时,流量和输出压力分别达到0.408 ml/min和3.18 kPa,分别比只有一个振子振动时大57%和78%。5.在双向双腔压电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附壁效应的双向三腔无阀压电泵。相比双腔结构其泵腔容积变化量更大,并且其连接两侧泵腔的两个流管对冲角度较大,使得附壁射流的侧向力更大,造成更多的漩涡卷吸,提高了微泵的容积效率。6.通过将两个单腔无阀压电泵的附壁射流元件串联,设计出基于附壁效应的串联双腔无阀压电泵。与单腔无阀压电泵相比,该压电泵的流量和输出压力更大,基本可以实现连续出流。通过数值模拟对该微泵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喷口结构可以增大侧向压力,达到提高微泵性能的目的。7.通过在基于附壁效应的双向无阀压电泵基础上增加对称结构的合成射流元件,设计出一种基于附壁效应和合成射流的双向三腔无阀压电泵,其流量大幅提高,并在较高频率下具有持续出流的能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合成射流对流量的贡献远大于附壁射流,微泵进口和出口都可以持续出流。由于合成射流元件进出口管之间的流动流阻较小,该类型压电泵输出压力较低。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小卫,黄卫清,赵淳生;压电泵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5期

2 曾平;林敬国;程光明;杨志刚;吴博达;刘国君;;整体开启阀微型压电泵实验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6年05期

3 程光明;李鹏;杨晓冬;阚君武;;主动阀压电泵的设计[J];排灌机械;2007年05期

4 何秀华;蒋权英;张睿;杨嵩;;被动阀压电泵的动力学模型及其求解[J];排灌机械;2007年06期

5 王晓伟;刘建亭;路计庄;刘安;;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结构特性探析[J];煤矿机械;2008年06期

6 何秀华;张睿;杨嵩;邓许连;蒋权英;;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场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10期

7 贺琳;纪秀;郑文;杨志刚;;新型金属阀在小型压电泵中的应用[J];压电与声光;2011年01期

8 孙静;鲁海龙;;微型主被动阀结合式压电泵的试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1期

9 李军,吴博达,程光明,杨志刚;收缩管/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J];压电与声光;2000年06期

10 曾平,程光明,刘九龙,孙晓锋,赵艳龙;双腔薄膜阀压电泵的实验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孙健;孙启健;刘彦菊;冷劲松;;一种基于柔性放大机构的压电叠堆泵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2 黄俊;张建辉;;“Y”锥组合流管无阀压电泵的原理与实验验证[A];Proceedings of the 2010 Symposium on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C];2010年

3 刘汉旭;张铁民;;双腔同步驱动无阀大流量压电泵有限元分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4 袁又春;黄卫清;赵淳生;;收缩/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泵腔流体仿真[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笑奇;张建辉;黄毅;夏齐宵;黄卫清;;一种仿生型无阀压电泵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6 王亮;张建辉;胡笑奇;王克;;摆动振子参数与尾鳍式无阀压电泵工作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7 皋路;张建辉;胡笑奇;黄毅;;压电双晶片结构的仿尾鳍式无阀泵改进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8 黄合成;孙洪昌;马苑学;;一种矩形压电振子式主动阀压电泵的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9 高建民;唐为奇;;新型无阀微压电泵的微流场仿真及设计[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王华楠;我国研发成功压电精密驱动技术[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丽萍;扁锥腔无阀压电泵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董景石;微型精密压电泵设计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勇;轮式阀微型压电泵的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姜德龙;多腔串联压电泵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吴越;压电泵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6 纪晶;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黄俊;流阻差型无阀压电泵的原理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8 陈松;液体压电泵中气泡控制的机理、方法及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杨嵩;基于附壁效应的新型无阀压电泵[D];江苏大学;2015年

10 孙晓锋;双振子压电泵设计理论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安;多腔串联压电泵的设计及其在直线马达中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嵩;基于数值模拟的三通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设计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张波;新型压电泵的结构设计及动态系统建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董景石;悬臂梁阀压电泵理论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路计庄;新型无阀压电泵开发与压电泵工作噪声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袁又春;收缩管/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刘健;针对不同粘度液体压电泵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吴迪;液体混合用多入口压电泵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朱佳炜;平面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瞬态特性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王志军;基于合成射流原理的无阀气体压电泵的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90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690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