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对称螺旋线形阀压电泵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3 10:02

  本文选题:压电泵 +  ; 参考:《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年05期


【摘要】:为克服单臂螺旋线形阀压电泵单臂阀运行时侧向力造成的阀体在开启与关闭中倾斜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有效地发挥螺旋线形阀压电泵阀体"慢开启、快关闭"的优势,首先,构造了悬臂固支旋转对称双臂阀体结构,并针对该阀体设计了对称螺旋线形阀压电泵;然后,进行了悬臂固支旋转对称双臂阀体的力学分析,并据此进行了泵流量关系式的解析;最后,利用实际样机进行了单臂阀与旋转对称双臂阀的阀参数对泵参数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为220 V、频率为10 Hz时,旋转对称双臂阀的臂宽为0.3 mm时的泵流量最高,达到124.2ml/min;旋转对称双臂阀泵比单臂阀泵流量提高1.25~2.84倍;对称阀的进出口阀臂宽不同时的泵流量大于阀臂宽相同时的泵流量,且进口阀臂宽大出口阀臂宽小时的泵流量大于进口阀臂宽小出口阀臂宽大时的泵流量。
[Abstract]: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lateral force of the single-arm spiral valve pressure pump in the course of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advantages of "slow opening and fast closing" of the piezoelectric pump valve body of the spiral valve can be effectively brought into play. The structure of the cantilever clamped rotating symmetrical double arm valve body is constructed, and the symmetrical spiral valve pressure pump is designed for the valve body, and then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cantilever clamped rotating symmetric double arm valve body is carried out. Finally, the effect of valve parameters of single-arm valve and rotating symmetric double-arm valve on pump parameters is studied by using the actual prototyp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input voltage is 220V and the frequency is 10Hz, the pump flow rate is the highest when the arm width is 0.3 mm, and the flow rate of the rotary symmetric double-arm valve pump is 1.25U 2.84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arm valve pump. When the inlet and outlet arm width of symmetric valve is different, the pump flow rate is larger than the pump flow rate when the valve arm width is the same, and the pump flow rate of the imported valve arm with wide outlet valve arm width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inlet valve arm with small outlet valve arm width.
【作者单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5227) 广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ZJH3-2001)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重点资助项目(TZYKYZD-17-2)
【分类号】:TH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阚君武,杨志刚,程光明;压电泵的现状与发展[J];光学精密工程;2002年06期

2 焦小卫,黄卫清,赵淳生;压电泵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5期

3 曾平;林敬国;程光明;杨志刚;吴博达;刘国君;;整体开启阀微型压电泵实验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6年05期

4 程光明;李鹏;杨晓冬;阚君武;;主动阀压电泵的设计[J];排灌机械;2007年05期

5 何秀华;蒋权英;张睿;杨嵩;;被动阀压电泵的动力学模型及其求解[J];排灌机械;2007年06期

6 王晓伟;刘建亭;路计庄;刘安;;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结构特性探析[J];煤矿机械;2008年06期

7 何秀华;张睿;杨嵩;邓许连;蒋权英;;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场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8年10期

8 贺琳;纪秀;郑文;杨志刚;;新型金属阀在小型压电泵中的应用[J];压电与声光;2011年01期

9 孙静;鲁海龙;;微型主被动阀结合式压电泵的试验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11期

10 李军,吴博达,程光明,杨志刚;收缩管/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J];压电与声光;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孙健;孙启健;刘彦菊;冷劲松;;一种基于柔性放大机构的压电叠堆泵设计[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2 刘汉旭;张铁民;;双腔同步驱动无阀大流量压电泵有限元分析[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3 袁又春;黄卫清;赵淳生;;收缩/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泵腔流体仿真[A];第十一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笑奇;张建辉;黄毅;夏齐宵;黄卫清;;一种仿生型无阀压电泵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5 王亮;张建辉;胡笑奇;王克;;摆动振子参数与尾鳍式无阀压电泵工作能力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6 皋路;张建辉;胡笑奇;黄毅;;压电双晶片结构的仿尾鳍式无阀泵改进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下册[C];2011年

7 黄合成;孙洪昌;马苑学;;一种矩形压电振子式主动阀压电泵的研究[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8 高建民;唐为奇;;新型无阀微压电泵的微流场仿真及设计[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丽萍;扁锥腔无阀压电泵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董景石;微型精密压电泵设计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刘勇;轮式阀微型压电泵的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姜德龙;多腔串联压电泵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吴越;压电泵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3年

6 纪晶;半球缺阻流体无阀压电泵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黄俊;流阻差型无阀压电泵的原理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8 陈松;液体压电泵中气泡控制的机理、方法及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杨嵩;基于附壁效应的新型无阀压电泵[D];江苏大学;2015年

10 陈建;基于振动滤波器的压电泵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立安;多腔串联压电泵的设计及其在直线马达中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杨嵩;基于数值模拟的三通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设计及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张波;新型压电泵的结构设计及动态系统建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董景石;悬臂梁阀压电泵理论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路计庄;新型无阀压电泵开发与压电泵工作噪声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袁又春;收缩管/扩张管型无阀压电泵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7 刘健;针对不同粘度液体压电泵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吴迪;液体混合用多入口压电泵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朱佳炜;平面扩散收缩管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瞬态特性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王志军;基于合成射流原理的无阀气体压电泵的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838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838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e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