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合金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16 20:31
【摘要】:可控核聚变能作为一种理想能源已经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然而核聚变反应堆中复杂的工作环境对材料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的关键挑战之一是面临高温等离子体的第一壁材料,即“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s,PFMs)。由于金属钨具有熔点高、高温高机械强度、高自溅射阈值能量、高热导系数、低热膨胀系数、低氚滞留和高抗等离子体侵蚀能力等特点,被认为是PFMs最有希望的材料之一。然而,纯钨金属表现出较差的辐射稳定性和断裂韧性,低的延展性与高韧脆转变温度(DBTT)。特别是固有杂质(C,N,O)及嬗变产物(H,He,D,T)进入钨金属材料中,严重影响钨金属的力学特性和结构强度。在钨金属中掺杂合金元素可降低韧脆性转变温度和提高再结晶温度,以达到改善其性能的目的。因此,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部分元素(Y,Ti,Ta)对钨金属力学特性的影响,讨论了弹性常数、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柯西压力等参数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W-Ti二元合金对碳、氢杂质介入的影响,着重讨论了碳、氢杂质与钨合金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对钨合金材料的成分和结构的设计以便制备出性能优越的新型钨合金材料。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部分W合金(掺杂Y、Ti和Ta)材料的力学性质,同时研究了W-Ti二元合金对C、H杂质介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W晶格中分别掺杂元素Y、Ti和Ta均降低了W金属材料的力学强度。然而,W合金材料的延展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当Y的含量为0.25时,可有效改善W-Y二元合金的延展性和抵抗变形的能力。当Ti的含量低于0.25时,W-Ti二元合金具有热力学稳定结构。在W-Ti结构中,W0.8125Ti0.1875二元合金具有最低的形成能。虽然W-Ti二元合金的力学强度低于纯钨金属,但它比纯钛金属高很多。另一方面,W-Ti二元合金的延展性均高于纯W金属,甚至高于纯Ti金属,表明Ti合金化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W的延展性。在W-Ta结构中,W-Ta二元合金是一种无限固溶体,W0.5Ta0.5二元合金具有最低的形成能。虽然W-Ta二元合金的力学强度低于纯钨金属,但它比纯Ta金属高很多。另一方面,W-Ta二元合金的延展性均高于纯W金属,甚至高于纯Ta金属,表明Ta合金化也可以大幅度提高W金属的延展性。在W-Ti晶格,单一C原子最容易占据最近邻Ti原子的八面体间隙位置(OIS),最小溶解能约为0.874 eV。单一H原子最容易占据最近邻Ti原子的四面体间隙位置(TIS),最小溶解能约为-0.606 eV。W-Ti二元合金对C、H杂质的迁移行为影响较小。然而,C杂质迁移的能量势垒相当高,最高的能量势垒高达1.600 eV。H杂质迁移的能量势垒约为0.186eV~0.206 eV。基于弹性常数分析,W-Ti二元合金可能补偿由C、H杂质引起的W金属力学强度的衰退。同时发现C、H杂质对纯钨金属和W-Ti二元合金的延展性均有改善,但对纯钨金属的延展性改善更为明显。此外,在纯W金属结构中,替代C原子相比间隙C原子更能提高纯W金属的延展性。这些计算结果为进一步优化W合金的成分起一个导向作用,有助于理解C、H杂质与W-Ti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研究面向等离子体材料提供有益的资源库。
[Abstract]:Controllable nuclear fusion can be regarded as an ideal source of energy , but the complex working environment in nuclear fusion reactors imposes strict requirements on materials .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s to face the first wall material of high - temperature plasma , that is , " Plasma - facing Materials " ( PFMs ) . The effects of W - Ti binary alloy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 - Ti binary alloys have been studied . The ductility of W - Ti binary alloy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W metals , even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Ta metals . It indicates that Ta alloy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uctility of W metals .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G146.411;TL6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善洲;;二元合金相图实验的改进[J];大学化学;2008年03期

2 杨涛;;二元合金相图实验的改进[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二元合金相图 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3期

4 ;二元合金相图——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4期

5 ;二元合金相图 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5期

6 ;二元合金相图连载[J];上海有色金属;1980年06期

7 唐军;丁迎春;徐明;;第一性原理研究立方相尖晶石二元氮化物[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高巍;朱嘉琦;武洪臣;张华芳;崔向中;;四面体非晶碳结构建模的第一性原理模拟方法[J];功能材料;2010年S2期

9 陶治,王瑞芳;二元合金相图与黄金分割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10 蔡定建,杨忠,郁德清,钟一平;二元合金相图的绘制与应用实验装置的改进[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晓庶;Walter R.L.Lambrecht;;半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2 宋卫东;刘海燕;宁建国;;钨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鼎春;夏耀勤;;国内钨及钨合金的研究新进展[A];纪念方毅同志题词“振兴钨业”二十周年暨中国钨工业科技创新大会文集[C];2001年

4 郑晓;陈冠华;;开放电子体系的第一性原理方法[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何伦英;徐丽辉;;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测定铜-钨合金中的铜量[A];全国第八届稀有金属难熔金属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李淑华;王富耻;许保才;张朝晖;;钨合金微观组织及晶粒取向对钨合金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7 杨勇彬;;钨合金形变强化研究[A];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2007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庆功;褚勇;王艳波;耿德平;郭艳蕊;;有序α-(Al_(1/4)Cr_(3/4))_2O_3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研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9 刘桂荣;王玲;裴燕斌;;细晶钨合金密度均匀性研究[A];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孙学勤;周树兰;林娜;李良;张玉芬;赵显;;关于金刚石的硬度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有研;船用“10吨大型一体化钨合金配重”试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付洁;钨及钨合金的研发和应用现状[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迪友;面向等离子体材料钨合金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2 孙金平;水溶液环境羟基磷灰石/钛界面结构与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龚奎;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及自旋相关器件量子输运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4 孙瑜;若干半导体非晶化相变的结构及化学键演化规律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晨辉;纳米线,,纳米岛和薄膜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李国豹;三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姚路驰;半导体纳米线成核生长机理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8 容青艳;掺杂改善BiFeO_3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宁锋;基于InAs纳米体系的电子结构和输运特性第一性原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张小乐;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深紫外氟化物晶体及复杂氧化物的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正交系超硬材料bc-BC_xN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乌日勒;三元混晶GaAs_(1-x)Sb_x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尹梦园;掺杂CoO与铁磁体/MoS_2界面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牛之慧;单相多铁性体CaMn_7O_(12)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金元俊;压力下122系铁基超导体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蓉芳;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永真;Ba_2Ti_2Fe_2As_4O和CaIr_2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马静;纳米拓扑绝缘体(01ī5)电子结构第一性原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元元;掺杂ZnO和In_2O_3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胡京;几种Ⅱ-Ⅳ-Ⅴ_2型黄铜矿半导体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27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127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