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嵌入式的出钞模块电控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9-01-29 04:34
【摘要】:中国的金融设备市场长期处于国外厂商垄断统治的局面,无论从国家金融信息安全层面、市场发展以及金融设备核心技术积累等方面,研究出钞模块核心技术都势在必行。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出钞模块电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出钞模块控制系统以STM32F103增强型微控制器为主控核心,通过STM32F103丰富强大的外设功能驱动出钞模块的各个功能单元,并且实现状态信息的整体采集和资源的同一调配。论文按照系统对各功能电路的要求对每一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分析。阐述了执行部件包括电磁铁、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选型参数和驱动电路;介绍了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驱动电路设计以及自适应调节方法;给出了通信单元、存储单元和显示调试等单元的工作原理、器件选型和设计电路。给出了PCB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方法。对于电控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从原理设计和PCB设计两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设计说明和电路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和设计方法。
[Abstract]:China's financial equipment market has been dominated by foreign manufacturers for a long time. Whether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curity, market development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ore technology of financial equipment, it is imperative to study the core technology of banknote modu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design method of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embedded control system. The STM32F103 enhanced microcontroller is used as the main control core in the banknote module control system. Each function unit of the banknote module is driven by the rich and powerful peripheral functions of STM32F103, and the whole collection of state information and the sam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re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of each functional circuit, each functional module is design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The working principle, selection parameters and driving circuit of the actuator, including electromagnet, stepping motor and DC motor, are described,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driving circuit design and adaptive adjusting method of photoelectric sensor are introduced. The working principle, device selection and design circuit of communication unit, memory unit and display unit are given. The design method of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 is given. For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roblem of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this paper gives the detailed design instruction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principle design and PCB design,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and design method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circuit desig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6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俊恒;电磁兼容认证与管理[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0年02期

2 王勤;全国电磁兼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武汉召开[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0年03期

3 ;中国电磁兼容网开通[J];电工技术杂志;2000年04期

4 肖小军;电磁兼容(EMC)技术的发展动态[J];湖南电力;2000年02期

5 侯冬云;2000年电磁兼容学术交流会在厦门召开[J];舰船电子工程;2000年06期

6 腾俊恒;电磁兼容与电磁兼容认证[J];家用电器科技;2000年04期

7 ;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电磁兼容培训班[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1年02期

8 ;已发布的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家用电器部分)[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1年02期

9 ;新世纪电磁兼容安全认证标准化研讨会在广州举行[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1年04期

10 李素凡;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研究的发展[J];电气化铁道;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晖;覃宇建;刘培国;;舰船电磁兼容仿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陈绍魁;;智能化电器及系统的电磁兼容[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刘鸿琴;;浅谈电磁兼容及其测试[A];2001年电子测量新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刚;;序[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5 于延霞;;快轨车电磁兼容解决措施[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建国;;无线超短波电磁兼容环境监测方法研讨[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敏;蓝天翼;;车载平台电磁兼容的数值仿真[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李永明;俞集辉;;从电气工程类学生中培养电磁兼容人才的探讨[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小宇;;电磁兼容学科综述[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10 宋云;张进;;电磁兼容与可靠性[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巍;电磁兼容困扰家电企业[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吴健南 青云;EMC认证向无形“杀手”宣战[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文新 本报记者 张锋;电磁兼容: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N];解放军报;2005年

4 黄小琴 曾轶群;203所的EMC[N];中国航天报;2006年

5 朱明杰 吴慎山;欧盟的电磁兼容指令[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诸玲珍;EMC:新需求催生新技术 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至关重要[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晓光;手机上市要通过电碰兼容认证[N];江苏经济报;2000年

8 小令;打造检验检疫电磁兼容检测平台[N];苏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白同云;电磁兼容认证与有关法规[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记者 刘伊婷;电磁兼容不合格仍是主要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中昊;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马云双;新一代动车组电磁兼容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任国峰;汽车电控单元的热和电磁兼容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高升;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白保东;电磁兼容暗室特性的时域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6 吴定超;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旭锋;传输线理论及电磁兼容计算的半解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勃;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杨开宇;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樊宽刚;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灿;转向架失稳检测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小飞;基于小波分析和FastICA算法在电磁兼容中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夏欢;基于ICA和STFFT算法的辐射EMI噪声分析与诊断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郑悠;多通道Ka波段T/R组件EMC问题分析与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忠洋;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故障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马晨;双多频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孙冉;PCB电路与结构的EMC协同仿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宋逸超;基于频率选择表面屏蔽的运载平台电磁兼容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方雷;基于LabVIEW传导骚扰测量系统[D];济南大学;2015年

10 黄r,

本文编号:2417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417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