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二阶双稳态随机共振的微弱特征增强检测方法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extract the bad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mechanical equipment, an adaptive second-order 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method is proposed. Firstly,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output signal of the system is used as the adaptive function of ant colony algorithm, and then the parameters and damping factors of the second-order stochastic resonance system are optimized by ant colony algorithm, and then the second-order stochastic resonance system is set up by us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s. Finally, the enhancement and extraction of weak fault features are realize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the weak sinusoidal signal submerged in the background of strong noise,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and extract the fault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of the roller body of the deep groove ball bearing. The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stochastic resonance method, thanks to the fact that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use ant colony algorithm to select and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stochastic resonance system in parallel. Moreover, the dependence of the traditional stochastic resonance method on the high-pass filter is overcome.
【作者单位】: 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分类号】:TH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辉;冷永刚;王太勇;张丽;;嵌入式变尺度级联随机共振系统的实现[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 王新旭;;随机共振理论及其应用发展研究[J];科技视界;2013年06期
3 冷永刚,王太勇,李瑞欣,邹海林,郭焱;视觉信息的随机共振[J];天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邓学欣,王太勇,冷永刚,范胜波;自适应扫频随机共振方法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邓学欣,王太勇,冷永刚,于宝琴;自适应扫频随机共振研究[J];机械设计;2005年02期
6 谭继勇;陈雪峰;何正嘉;;采用余弦拟合的随机共振反演技术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王晶;张庆;梁霖;张熠卓;徐光华;;采用遗传算法的自适应随机共振系统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李晓龙;冷永刚;范胜波;石鹏;;基于非均匀周期采样的随机共振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2期
9 杨宁;张培林;马乔;王江涛;;自适应随机共振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J];机械强度;2012年06期
10 赵军;赖欣欢;孔明;林敏;;双频信号作用下的单稳随机共振数值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艳梅;;关于随机共振的理论研究——几个尚未解决的问题[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靳艳飞;;随机共振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刘甜;王青云;张红慧;;异质神经元和信息时滞对神经元网络随机共振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4 孙水发;郑胜;万均力;;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物理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孙水发;郑胜;万均力;;非周期随机共振信号处理物理机制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康艳梅;蒋耀林;;含色噪声随机共振系统的非线性响应:一个半解析研究[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康艳梅;江俊;李逸娟;;非正常扩散下单稳杜芬振子系统中的非传统随机共振[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宝华;陆启韶;吕淑娟;;阈下激励与噪声联合作用下肝细胞系统的内钙时空随机共振问题[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申建伟;;自诱导随机共振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在基因网络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狄根虎;许勇;张凤琴;;线性系统的随机共振研究[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映璧;复杂物理系统存在多样性共振[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法兵;参数调节随机共振在数字信号传输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2年
2 张晓飞;直升机传动系统状态增强检测的随机共振理论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范剑;随机共振和混沌理论在微弱信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4 刘进;基于非线性随机共振的弱信号检测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何美娟;基于统计复杂度的双稳系统随机共振及动力学复杂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曹伟青;机械早期故障弱信号提取及智能诊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楠;非线性系统逻辑随机共振的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周玉荣;随机共振及其在神经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建龙;随机共振的参数调节方法及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薛凌云;神经元随机共振机制及其在语音与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仁国;神经元系统中的阈上随机共振[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沈涛;积分发放模型中的阈上随机共振[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晨;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的参数敏感性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4 杨涛;典型的生物及化学系统中随机和延迟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慧;随机Hodgkin-Huxley神经元网络的相干共振[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婕;基于随机共振和混沌理论的行星齿轮箱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潇;基于随机共振的CDMA波束成形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任昱昊;硬限幅和软限幅阵列中的随机与振荡共振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9 谯自健;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陶艺;基于压电阻抗的转子损伤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94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49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