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耐腐蚀ODS钢的热时效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30 01:55
【摘要】:通过机械合金化(MA)工艺而制备出的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Dispersion-Strengthened,ODS)钢被确认为是第四代核反应堆的候选包壳材料。含Cr量在13wt.%以下的ODS钢在腐蚀条件恶劣的核反应堆(如超临界水冷堆、“铅铋共晶”冷却快堆)中服役时,耐蚀性能达不到要求,因此发展出了高Cr-ODS钢(含Cr量为14-22 wt.%)。然而,当含Cr铁素体钢Cr含量超过12 wt.%时,会出现“475~oC脆性”,这是由于Fe-Cr系合金在300-500 ~oC附近温度长期时效会发生α→α+α′相分离,即α相分解成富Fe的α相和富Cr的α′相,α′相析出会引起材料硬化甚至脆化。本课题综合利用EFTEM(能量过滤透射电镜)及APT(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对不同Al含量的12Cr(wt.%),15Cr(wt.%)及18Cr(wt.%)ODS钢在475°C下时效9000 h后的微观组织进行表征,旨在研究Cr、Al对FeCrAl-ODS钢的相分离行为的影响机理。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如下:(1)12Cr、12Cr-5Al ODS钢时效处理后未析出α′相,即未发生α→α+α′相分离行为;(2)15Cr-5Al ODS钢时效处理后析出了α′相,即发生了α→α+α′相分离,表明FeCrAl-ODS钢Cr含量为14.16 wt.%时,4.57 wt.%的Al尚不能抑制α→α+α′相分离行为;另外,15Cr-5Al ODS钢热时效后析出了β′相金属间化合物;(3)15Cr-9Al ODS钢时效后未析出α′相,未发生α→α+α′相分离,表明FeCrAl-ODS钢Cr含量为14.25 wt.%时,8.4 wt.%的Al能抑制α→α+α′相分离行为;另外,15Cr-9Al ODS钢热时效后析出了β′相金属间化合物;(4)18Cr-5Al、18Cr-7Al ODS钢时效处理后析出了α′相,即发生了α→α+α′相分离,表明FeCrAl-ODS钢Cr含量分别为16.78 wt.%,16.73 wt.%时,4.46 wt.%及6.28 wt.%的Al尚不能抑制α→α+α′相分离行为;(5)18Cr-9Al ODS钢时效后未析出α′相,未发生α→α+α′相分离,表明FeCrAl-ODS钢Cr含量为16.84 wt.%时,8.16 wt.%的Al能抑制α→α+α′相分离行为。
【图文】:

聚变堆,运行温度,反应堆,第二代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役环境对材料的挑战裂变是利用热中子去轰击铀原子,释放出 2 到 4 个中子,中子再子,从而形成链式反应。撞击时除释放出中子还会释放出巨大能冷却剂传递到锅炉产生蒸汽,蒸汽驱动涡轮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应用与其中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非结构材料)的发展是密切核反应堆更加严酷的工作环境对服役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好的成型能力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包括良好的热蠕变抗力)、长期与冷却剂良好的相容性[9],,而且由于将在高能量的辐照场下服役,中子移位损伤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稳定性和显微结1.1 比较了六种第四代裂变堆和三种聚变堆中结构材料的服役温度照损伤剂量等级。

壳管,制作流程,钢包


图 1.2 ODS 钢包壳管的制作流程[28]Fig. 1.2 Cladding tub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ODS steel[28]ODS 合金的弥散强化机理DS 合金有着优异的屈服强度以及高温蠕变强度,这与其微量合金元散细小的纳米氧化物粒子造成的弥散强化效果密不可分。一般而言强度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提升:高温下,晶界为不稳定因素,此时,晶内强度大于晶界强度。因此善晶界状态,以增加晶界强度;或是减少晶界,如单晶材料,以消材料高温强度的弱化作用。提高位错在滑移面上的运动阻力。ODS 合金中基体上分布的弥散细物粒即可增加位错滑移时形变机构的变形抗力。抑制位错的扩散型运动的进行。 1.3 为合金的强化机制及其有效温度,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弥散强化在效果最好;ODS 合金之所以能有别于非 ODS 合金应用于核能系统的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142.1;TG156.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叶金;热时效对Fe-Cr-Ni-Mo合金Neel温度的影响[J];中国钼业;2003年03期

2 秦小云,戴涛;灰口铸铁件取消热时效的可行性实践[J];航天工艺;1995年04期

3 梁海灿;;关于灰口铸铁件热时效问题的商榷[J];铸造技术;1990年06期

4 张藏慧;小功率柴油机薄壁灰铸件取消热时效试验[J];浙江农村技术师专学报;1992年02期

5 钟雪友,韩青有;铸铁件取消热时效的实验探索[J];铸造;1988年08期

6 胡本芙,高桥平七郎;热时效和辐照环境下Fe-Cr-Mn奥氏体钢晶界溶质元素偏聚和相析出[J];北京钢铁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7 胡可义;关于灰铸铁热时效的讨论[J];现代铸铁;1989年02期

8 赖志明;;铸造活塞环热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工艺的几点思考[J];内燃机;2011年06期

9 杨艳;尹立孟;张新平;;热时效和焊点尺寸对SnAgCu微焊点强度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10 陈家权,邓晓丽,沈炜良,温洁明;柴油机缸体铸件的热时效处理[J];铸造;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耿冰;马桂荣;王纯武;林仁荣;;过热时效对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工程元件微观组织的影响[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8)[C];2007年

2 倪纯珍;陈立功;黄峰;王平;周晓伟;;300兆瓦电机机座的振动时效[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1999年

3 肖帆;宋仁国;;低温条件下生物活性骨种植体的表面改性[A];第十五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8年

4 卫东海;李克锐;吴现龙;李桐;赵怀普;;降低铸铁件残余应力的研究及在机床床身上的应用[A];2014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4年

5 李霞;孙凤莲;刘洋;刘洋;;SAC-Bi-Ni焊点抗热冲击及抗热时效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靳硕学;张鹏;卢二阳;张春雄;曹兴忠;王宝义;;氢离子辐照FeCu合金的慢正电子束表征[A];第十二届全国正电子谱学会议论文集[C];2014年

7 贾向南;王均安;蔡琳玲;徐刚;王晓娇;刘文庆;周邦新;;RPV模拟钢热时效过程中磷元素偏聚的三维原子探针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册(核材料分卷、同位素分离分卷、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卷)[C];2011年

8 沈猛;铁金艳;李明义;冯立新;陈金涛;;振动时效技术在转炉炉口上的应用[A];2012中国(唐山)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推介会论文集/推介指南[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方言;北京翔博科技:节能振动世界[N];机电商报;2010年

2 黄志荣邋伍群光;玉柴一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工业报;2008年

3 张红;基于应变设计高强度抗大变形管线管的研制[N];世界金属导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淑芬 滕继濮;危机中高速运转的齿轮[N];科技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刘莉;新能源:谁错过机会谁落伍[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刚;热时效对RPV模拟钢的微结构与冲击性能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2年

2 鞠国魁;SnAgCu基五元合金的焊点性能及其IMC热时效演化行为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允题;耐腐蚀ODS钢的热时效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2 方宇;先进核能系统用Fe-Cr-Al ODS钢的热时效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3 杨艳;无铅电子封装微互连焊点中的热时效和电迁移及尺寸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怀山;低银无铅焊料球栅阵列焊点的热可靠性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5 郭冠宁;振动时效设备开发及其工艺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刘杨;机床床身铸造及热时效过程残余应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威;窄间隙Cu/Sn-Cu-Ni-xRE/Cu微互连焊点的组演化及力学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黎滨;无铅微互连焊点界面断裂行为及其电迁移和热时效影响的有限元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9 袁帅;DN1200型阀门蝶板残余应力检测与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10 许元涛;12%Cr耐热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06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06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c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