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考虑齿面及轴线偏差的斜齿轮接触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08 18:49
【摘要】: 渐开线圆柱齿轮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年来在风电增速齿轮箱中的使用,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修形技术对提高齿轮箱传动性能有重要意义,而齿面偏差和轴线偏差是对齿轮强度产生影响的误差因素。本文以一对风电增速齿轮箱斜齿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接触有限元分析深入研究了齿轮修形的原理和方法,并分别讨论了齿面偏差和轴线偏差对载荷分布的影响。 首先,从刀具齿廓方程出发推导了连续的各段齿廓曲线方程,实现快速精确地建立斜齿轮齿廓,然后从不同修形方式出发,分别对局部模型和整体模型进行建模。结合有限元理论对斜齿轮的网格划分和加载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将局部模型加载方式与李润方和F.L.Litvin的方式进行对比,以说明本文加载方式的可行性。 其次,在局部模型和整体模型接触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变形量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了不同修形方式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对比说明齿廓修形、修鼓和螺旋角修形的不同针对性。通过对齿廓修形后的局部模型和综合修形后的整体模型进行分析,表明所用修形方法能很好地减小顶刃刮行、啮入啮出冲击、端面效应和偏载现象。 最后,分别研究了齿面偏差和轴线偏差对斜齿轮接触线上载荷分布的影响。将齿面偏差分解为单个齿距偏差、齿廓形状偏差、螺旋线形状偏差、齿廓倾斜偏差和螺旋线形状偏差等五种相互独立的类型,并包括了5级和7级两个精度等级,以局部模型为基础进行接触分析,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各偏差形式对齿间和齿向载荷分布的影响有很大差别,且随精度等级和载荷大小有所不同,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叠加性。对轴线偏差的研究以整体模型为基础,分别针对中心距偏差、轴线平行度偏差以及轴承游隙,对平行度偏差的推荐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考虑轴承游隙的方法能更好地确定轴颈的实际位置,反映更加真实的啮合状况。 本文对斜齿轮的有限元分析突出了建模与加载的快速精确,修形数据经企业应用验证显示了较好的效果,对齿面偏差和轴线偏差的分类研究比以往更为细致,能反映出各偏差形式对载荷分布的不同影响以及相似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误差对齿轮强度的影响以及设计高性能齿轮箱提供基础。
【图文】:

建模方式,局部模型


局部模型沿轴向或螺旋线截取对结果的影响不大【6’],这里的研究采用了沿螺旋线方向截取的方式。由于重合度为2.66,啮合过程中交替出现两齿和三齿啮合状态,啮合齿个数不会超过3,为方便研究,两种模型都只建立了3个轮齿。两种模型如图3.4所示,图中两模型均为两齿啮合状态,且处在相同的啮合位置。a)局部建模b)整体建模图3.4局部和整体两种建模方式 Fig.3.4Partmodelingandfullmodeling3.2局部模型的有限元分析与齿廓修形3.2.1局部模型网格划分与加载采用10节点四面体单元SOLID187对局部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划分时对接触线周围的单元进行了细化,使得接触半宽上的单元尺寸小于八分之一接触半宽,在计算机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提高求解精度。两齿之间的接触问题通过建立接触对实现,按照目标面和接触面的选择原则,小齿轮齿廓的曲率较大,故选取大齿轮的齿廓面为目标面,小齿轮的齿廓面为接触面,接触单元采用CONTA174。加载时将小齿轮底面和两侧面的节点完全约束

示意图,局部模型,网格,加载


r (3.10)图3.5为局部模型的网格及其加载的示意图。a)网格划分b)加载方式图3.5局部模型的网格及加载示意图 Fig.3.5MeshesandloadsofPartmodel3.2.2局部模型接触应力与齿根应力分析(l)接触应力接触应力分布如图3.6所示,,可以看出,两个轮齿沿接触线的接触应力大部分地方都比较平滑,只是在起点或终点处出现很大变化,第一齿接触应力平均约为978MPa,第二齿约为1005MPa,通过Hertz公式得到的接触应力为1046MPa,相差约为5.2%,故认为结果是可以接受的。两个轮齿上的最大接触应力值分别位于齿顶部位和与齿顶接触的齿根部位,最大值约为接触线上接触应力平均值的2一3倍。这是由于齿顶对与其接触的齿面产生了剪切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H132.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大峰;丁新建;曹鹏男;;西安清真寺木牌楼结构特性与抗震性能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3期

2 宋yN平;黄勤;刘正瑞;;三环减速器的PATRAN-NASTRAN接触有限元分析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03期

3 白娜;杨湘杰;叶寒;张长拴;;四坐标联动斜齿轮偏差测头运动规划[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7期

4 操建平;孟庆昆;高圣平;王向东;胡贵;;单螺杆泵的接触疲劳磨损分析[J];水泵技术;2011年03期

5 曾祥华;;大溪水库溢洪闸静动力三维有限元分析[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1年04期

6 李功峰;;基于CATIA环境下的斜齿轮三维参数建模及参数化应用[J];汽车零部件;2011年04期

7 马迅;解聪;;鼓式制动器的有限元模拟与接触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8期

8 高大峰;丁新建;曹鹏男;;西安清真寺木牌楼结构特性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9 程万康;;行星齿轮传动的机构仿真及多体接触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08期

10 杨鸿;杨代恒;赵阳;;钢筒仓散料静态压力的三维有限元模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武志斐;王铁;张瑞亮;;斜齿轮传动的啮合瞬态动力学分析[A];第四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纪蓉;王宝棣;温静娴;;汽车斜齿轮生产工艺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A];2006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洪武;顾元宪;钟万勰;;传热与接触两类问题耦合作用的有限元分析[A];计算力学研究与进展——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葛轶强;张其林;;接触分析在扣合式板承载力分析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哲;彭俊生;;斜交地道桥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受力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6 姚振汉;危银涛;;轮胎接触有限元分析的一种自适应后处理[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明廷涛;张永祥;李军;王新海;;斜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仿真研究[A];设备监测与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陈荣;蒋国璋;;基于ANSYS钢包内衬膨胀缝热应力问题研究[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9 徐兵;徐建国;黎维芬;宗欣;;橡胶隔振体大变形接触分析[A];第二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月;陈学峰;刘立萍;杨军;;车身顶盖外板的局部凹痕抗力分析[A];第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世亚太 马骏;新一代混合刚柔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RecurDyn[N];中国航空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管学军;C2:偷不走的小车[N];中国工业报;2006年

3 小灵;摩托车常见故障诊排法[N];重庆商报;2000年

4 ;中国减速机设制技术问鼎世界[N];工人日报;2003年

5 李玉龙;柔印设备与连线工艺的探讨[N];中国包装报;2001年

6 浙江 张培君;电风扇常见故障的自行检修[N];电子报;2006年

7 刘兴标;刻苦钻技术 艺高能克坚[N];广西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成吉昌 通讯员 李娟;泰隆集团产销利同步增长[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9 成吉昌;李娟;看泰隆如何延伸产业链[N];中国工业报;2004年

10 吉文;多元化经营延伸产业链[N];国际商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霞;小倾角船用齿轮箱接触分析及动态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陈锦江;轴承数字化设计及其在高速陶瓷球轴承结构设计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3 范久臣;汽车鼓式制动器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及数字化分析平台[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陆波;基于热弹耦合大功率船用齿轮箱动态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5 段芳莉;橡胶轴承的水润滑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杨洪秀;活塞缸套系统仿生非光滑界面摩擦与润滑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单小彪;钢丝滚道球轴承的接触力学特性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王克用;弹性接触问题的杂交Trefftz有限元解法[D];天津大学;2006年

9 许焕卫;稳健设计建模及优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高志强;ZFWZ12型滚齿机数控改造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钦;基于接触分析的齿轮建模和齿廓修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孙振;隧道式锚碇受力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熊菲;基于不同表面纹理的UHMWPE磨损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海蓉;冷却运输机滚子输送链的有限元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5 沈法鹏;大型井架拆装专用设备的研制[D];山东理工大学;2006年

6 秦志文;复合材料加筋板螺栓连接结构的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永胜;钢丝绳试验台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李呼斯勒;基于ANSYS的齿轮运动副有限元结构分析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5年

9 费国标;船用斜齿轮三维动力接触及温度场仿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覃小雄;有限元接触分析及其在飞机投放挂架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9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19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b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