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材料和成形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04:05
【摘要】: 奥氏体不锈钢屈强比低,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常用于制造低温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技术可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提高其屈服强度。与常规设计方法相比,采用应变强化技术设计低温容器内容器,可减小容器设计壁厚,减轻容器重量,降低重容比,减少容器制造与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实现低温容器的绿色制造。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在成形和强化过程中会发生塑性变形,过量的塑性变形会导致容器的性能难以满足相关制造和检测标准的要求。 本文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009AA044801)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专题(项目编号:2006BAK04A02)的支持下,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塑性形变量及应变速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封头冲压和简体卷制的力学分析和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制造过程中简体和封头的应力应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为成形工艺的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了复杂结构低温容器的非线性有限元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应变强化过程中各结构的应力应变状态。本文得到了如下结论: (1)稳定性较差的奥氏体不锈钢,较易发生马氏体转变,形变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量较多,抗拉强度较高,均匀伸长率较低。 (2)应变控制强化方式可以较好的控制强化过程的塑性形变量,确保容器强化后的力学性能。 (3)较快速率拉伸,材料的屈服强度较高,抗拉强度较低,形变过程中的马氏体相变量较少。随着应变速率的降低,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逐渐减弱。 (4)所建立的封头冲压成形和简体卷制成形计算模型可以较好的分析封头冲压和筒体卷制过程中的塑性形变量,为判定成形过程对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5)所建模型对复杂结构低温容器应变强化过程的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于复杂结构应变强化低温容器的应力应变分析。
【图文】:

低温液体运输车,罐式集装箱,低温液体


量实验研究,1%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替代铝合金及铁合金制成液氦容器,成功用于航空运载火箭及卫星发射装置(见图1一2)的推进剂储罐141。图1一2火箭发射器图1一3汽车壳体图1一4低温液体运输车图1一5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也是基于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技术发展起来的l5]。实验研究表明,奥氏体组织在室温下发生塑性变形时,会出现面心立方结构奥氏体相向体心立方结构马氏体相转变的现象l6],马氏体相的产生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相变作用则增加了材料的塑性流动性。塑性成形后,由TRIP钢制成的汽车零件(见图1一3)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充足的塑性储备可以吸收撞击过程中的冲击功,减缓冲击惯性,保证车辆良好的碰撞安全性;材料强度的提高,可以减薄壁厚减轻车体重量,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和能耗。同时,汽车车体的抗凹陷性和耐久强度也得到了提高【7〕。这种高强度低合金钢在冷成形过程中的相变诱发塑性效应,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杆、保险杆、纵梁等碰撞吸能件,是汽车制造实现轻量化的理想材料l6]。

火箭发射器,壳体,汽车


量实验研究,1%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利用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替代铝合金及铁合金制成液氦容器,成功用于航空运载火箭及卫星发射装置(见图1一2)的推进剂储罐141。图1一2火箭发射器图1一3汽车壳体图1一4低温液体运输车图1一5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相变诱导塑性钢(TRIP钢)也是基于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技术发展起来的l5]。实验研究表明,奥氏体组织在室温下发生塑性变形时,,会出现面心立方结构奥氏体相向体心立方结构马氏体相转变的现象l6],马氏体相的产生提高了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相变作用则增加了材料的塑性流动性。塑性成形后,由TRIP钢制成的汽车零件(见图1一3)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充足的塑性储备可以吸收撞击过程中的冲击功,减缓冲击惯性,保证车辆良好的碰撞安全性;材料强度的提高,可以减薄壁厚减轻车体重量,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和能耗。同时,汽车车体的抗凹陷性和耐久强度也得到了提高【7〕。这种高强度低合金钢在冷成形过程中的相变诱发塑性效应,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杆、保险杆、纵梁等碰撞吸能件,是汽车制造实现轻量化的理想材料l6]。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H49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挺;王步美;徐涛;徐惠新;楚亚军;;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技术的发展及国外标准比较[J];机械工程材料;2012年03期

2 周连东;江楠;;国产S30408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低温容器许用应力及应变确定[J];压力容器;2011年02期

3 刘凡;江楠;张文建;李兆锋;;国产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S30408)拉伸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2011年04期

4 汪志福;孔韦海;;应变速率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变硬化行为的影响[J];压力容器;2013年07期

5 陈海云;盛水平;;S31608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诱发马氏体相变实验[J];压力容器;2013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建;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应变强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兆锋;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低温容器的安全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汪志福;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强化工艺和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惠志全;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凯宇;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焊接接头的力学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闫永超;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022Cr17Ni12Mo2低周疲劳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7 冯小松;应变强化技术在低温储罐轻型化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吴睿;应变强化压力容器应力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9 周连东;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的塑性载荷及安全裕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凡;应变强化压力容器的稳定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29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29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