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重力对超静定结构受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4 11:03
【摘要】:目前有关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中几乎均未考虑分支重力的影响,针对此,提出了一种考虑分支重力情况下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的方法。首先基于分支的力矩平衡方程直接求解出在分支重力作用下产生的施加给动平台的垂直分支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量,并将其视作施加给结构的广义外力;然后基于结构变形协调关系和受力平衡方程,获得超静定结构各分支沿其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量的完整解析表达式以及存在制造误差时装配内力的解析表达式;最后讨论了分支重力对超静定结构受力的影响机理。以平面超静定结构3-RR和空间超静定结构7-SS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建立对应的刚柔混合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图文】:

对称分布,超静定结构,分支


机理,并将提出的方法用于空间超静定结构7-SS的受力分析中以检验其通用性。1重力对超静定结构3-RR受力的影响分析平面3-RR结构由三个共面的RR分支组成,如图1所示,分别记为分支AD、BD和CD。三个分支的一端通过R副与基座相连,另一端通过R副彼此相连,所有R副轴线垂直于结构所在平面。中间分支BD竖直布置,分支AD和CD关于分支BD对称分布且与分支BD的夹角记为α。当D点受到外力作用时,三个分支中均会产图13-RR超静定结构简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3-RRstaticallyindeterminatestructure生与外力相平衡的约束力,取D点为研究对象,最多只能建立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即该结构中存在1个冗余约束,因此,平面3-RR结构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在D点建立参考坐标系DXYZ,Z轴垂直于结构所在平面,X轴与基座AC平行,Y轴则根据右手定则确定。当D点受到外载荷F=(0,Fy)T作用时,若不考虑分支重力作用,则分支AD、BD、CD均产生沿对应分支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别用f1、f2、f3表示,且各分支杆产生拉压变形,D点变到D′点位置,如图2所示。图2变形后的3-RR结构Fig.2Deformed3-RRstructure由图2可建立变形协调方程如下:Δl1cosα=Δl3cosα=Δl2(1)Δli=filiEiAi=fik-1ii=1,2

分支,轴线方向,约束力,任意方向


对象,最多只能建立两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即该结构中存在1个冗余约束,因此,平面3-RR结构属于一次超静定结构。在D点建立参考坐标系DXYZ,Z轴垂直于结构所在平面,X轴与基座AC平行,Y轴则根据右手定则确定。当D点受到外载荷F=(0,Fy)T作用时,,若不考虑分支重力作用,则分支AD、BD、CD均产生沿对应分支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分别用f1、f2、f3表示,且各分支杆产生拉压变形,D点变到D′点位置,如图2所示。图2变形后的3-RR结构Fig.2Deformed3-RRstructure由图2可建立变形协调方程如下:Δl1cosα=Δl3cosα=Δl2(1)Δli=filiEiAi=fik-1ii=1,2,3(2)ki=EiAili式中,Δl1、Δl2、Δl3分别为分支杆AD、BD、CD的轴向变形;ki分别为分支AD、BD、CD的拉压刚度;Ei、Ai分别为各分支杆的弹性模量和横截面面积;li为各分支杆的长度。联立式(1)和D点的受力平衡方程即可求解未考虑分支重力情况下沿各分支轴线方向的约束力大校在考虑各分支重力情况下,分支BD仍产生沿轴线方向的约束力,但分支AD(CD)产生的约束力不再沿分支轴线方向,而是沿结构所在平面内的任意方向,此时可将该任意方向的力分解为沿分支轴线方向和垂直分支轴线方向两个分量,其大小分别用fi和fpi(i=1,3)表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生桥;;拉压超静定问题教改尝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于波;;对称性在超静定结构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年03期

3 王启焯;超静定结构中的几个问题及它们的电比分析[J];煤矿设计;1957年06期

4 王启宏;材料的流变性对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影响[J];武汉建材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5 杜森田;介绍两种求解某些超静定结构的方法[J];兵工学报;1985年02期

6 丁训荣;;求超静定结构支座反力的新方法[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张金;朱凯;张穷;刘贵江;;浅析混凝土超静定结构极限承载力状态[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8 王坚白;;用变位法计算超静定桁架[J];土木工程学报;1962年01期

9 陆惠民,吕志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试验及分析[J];建筑技术;1999年12期

10 吝学良,王伟朝;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金建三;刘郁馨;;超静定结构分析中的数学物理空间[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2 李银山;李彤;郭晓欢;李欣业;;索-梁耦合超静定结构的一种快速解析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3 龚耀清;崔清洋;蒋小鸣;;超静定刚架的影响线函数[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3年

4 简斌;黄音;喻兰;;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变刚度分析法[A];第五届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5 田克琦;;力法分析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A];第四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6 许腾云;孟冬;张亦良;王亲猛;;车轮超静定结构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付章建;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仿真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赵庆云;常微分方程法在超静定结构求解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3 刘慧萍;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设计方法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红梅;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次内力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6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96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