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蛴螬体表的粘附及摩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11:14
【摘要】:由于一些在土壤之中工作机械,与土壤接触的部件会发生土壤粘附问题,使得生产运转过程中的能耗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严重时导致机械寿命骤减。于是,减少触土部件的土壤粘附力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自然界中一些土壤动物可以在土壤中自由地行动,甚至是土壤黏重的环境下,仍能保持洁净表面。受此启发,相关的科研人员将减小土壤粘附的研究对准了土壤动物。蛴螬是金龟科的幼虫,它长期生活在土壤之中,我们将蛴螬挖掘出来时发现其表面干干净净,基本上没有土壤的粘附。这种在黏湿土壤中的“不沾土”特性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充分检索相关文献之后发现,国内外并无关于蛴螬减粘脱土的研究,本文属于首次研究。本文以蛴螬活体及其体表切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蛴螬减粘脱土的原因。主要进行了蛴螬体表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的观察、蛴螬体表硬度的测量、蛴螬表面润湿性的研究,利用拉压力试验机进行了蛴螬体表土壤粘附力的测试试验和验证微电渗试验,运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进行了蛴螬体表的土壤摩擦力试验。主要结论如下:1、蛴螬体表有着3μm的微凸起结构和100μm长的刚毛,蛴螬体表的刚毛和微观凸起结构具有与运动一致性的特点,蛴螬体表的结构和表面性质对“不沾土”起到一定的作用,粘附力试验证明了蛴螬体表相较于其他的常用材料具有良好的减小土壤粘附的作用。2、蛴螬表皮是一种疏水的表面,接触角可达108?,疏水的表面能够有效减小土壤粘附。3、蛴螬体表的土壤摩擦力具有方向异性,即从头部到尾部方向的摩擦力要小于相反方向,这种方向异性与蛴螬自然状态下的运动具有一致性。4、蛴螬表面不同两点之间的电位在静息状态时只有20m V左右,当受刺激运动后可达80m V。在对蛴螬活性于土壤粘附力测量时发现,活体表面的土壤粘附力要小于切片表面,进一步展开了微电渗试验,测得不锈钢在接通负极、土壤接通正极时,土壤粘附力要小于没有电极的情况,验证了微电渗具有一定减小土壤粘附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4.5;TH117.1
【图文】:

土壤粘附,土壤,固体表面,粘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引言壤粘附是黏湿土壤对与土壤接触固体表面产生附着的现象。在与土壤密切接触的土壤粘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土壤中工作的机械,其触土部件会出现土壤粘附 1.1)。这种现象会使地面机械行走装置和作业部件遇到工作阻力大的问题,严重作效率、使用寿命和作业质量,增大能量消耗[1, 2]。因此,研究土壤粘附机理与规脱附减阻技术与方法,成为国内外科技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重大课题。

水分张力,理论模型,土壤粘附


图 1.2 Fountaine 水分张力理论模型[12]子和空气负压理论[12],认为在固体表面与非接触性的在分子吸引力,但分子间的吸引力只有在它们之间的以显著地促进土壤粘附。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封闭结构单元内存在的负压也吸引力和负空气压力是土壤粘附橡胶的主要原因。理还有其他学者的相关理论,如钱定华[13]的五层界面论;合力模型理论;张际先[15]的粘附界面的分子模型研究成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土壤粘附的力学并且这些因素复杂多变,还缺少有效的方法控制和完题。因此,土壤粘附机理的理论与学说的系统性及其很难做到,土壤粘附理论还有待人们系统深入地研究附的方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东;黄奕欣;罗怡;李鹏;;影响微小零件可靠操作的粘附力及其影响因素[J];电子器件;2019年01期

2 胡江,王战会,应佩青,李涛,陶祖莱;生物素-亲和素系统控制细胞在表面的粘附力[J];医用生物力学;2000年02期

3 荣长发;减粘脱土研究状况综述[J];农业与技术;1996年01期

4 杨志强;李建桥;许亚婷;;微小土壤粘附力测试系统的研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李美栓;李铁藩;;加载弯曲法原位测量氧化膜的粘附力[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3年01期

6 雷云娟;张逸彪;凌志强;;免疫激活大鼠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研究[J];浙江医学教育;2007年03期

7 叶敏;铸铁材料粘附力测定及温度影响因素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8 李美栓,辛丽,马信清,彭晓,周龙江,李铁藩;拉力法测量氧化膜的粘附力[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4年03期

9 刘建兵;;软骨细胞与丝素基质之间粘附力随时间的变化[J];国外丝绸;2008年04期

10 卿涛;邵天敏;温诗铸;;相对湿度对材料表面粘附力影响的研究[J];摩擦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建桥;刘国敏;许亚婷;杨志强;孙久荣;;蚯蚓体表法向粘附力初步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潘子鹤;杜志平;程芳琴;;生物启发的疏油/导电微米柱结构的开发及在降低冰冻油粘附力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六分会: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7年

3 何安;刘文文;薛伟;杨焕;曹宇;;纳秒激光和低温退火制备具有可调超高粘附力可再生超疏水铜表面[A];第五届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手册[C];2017年

4 庄逢源;赵红;董f^;李秀峰;;LFA-1与ICAM-1单键粘附力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马雯波;刘琦;漆采玲;饶秋华;;深海底质土/金属界面粘附特性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夏强;沙莎;李仕林;;超憎水与低粘附力表面防覆冰可行性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时机;微小结构粘附的尺度效应与张拉法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晏顺坪;微纳仿生结构粘附力学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GUEYE Birahima;纳尺度摩擦润滑机理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章文明;仔猪源高粘附性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肠道定植及其粘附相关表面蛋白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5 张松松;仿生减阻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6 姜燕;复杂环境下基底与扫描探针间相互作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7 李国华;一维硫属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相关NANO/MEMS器件特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绍杰;蛴螬体表的粘附及摩擦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王雪莹;道路冰雪与路面粘附特性及除雪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杨志强;三套微小土壤粘附力测试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天鹏;准格尔煤灰粘附机理的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孟广双;荒漠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灰尘作用机理及其清洁方法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6 黎虹颖;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真菌和细胞形态及其力学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7 张庆建;饱和粘土地基中粘附强度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8 邹阳;制霉菌素口腔粘附片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雷金;微粒捕集器振动再生机理及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王炯坤;原子力显微镜研究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9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39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c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