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兆瓦级液粘离合器结构优化及其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2 12:32
【摘要】:液粘离合器通过摩擦副内油液粘性剪切传递动力,在风机水泵、风力发电等多个工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兆瓦级液粘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对摩擦副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此对比研究了单、双控型兆瓦级液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基于油膜流量方程,推导了摩擦副内油膜温升方程,构建了摩擦片表面为径向油槽的油膜三维模型,采用有限元理论对调速工况下的油膜温度场模型进行求解,揭示了油膜温度场、油膜外径和内外径比对油膜温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输入转速一定时,内外径比增加导致油膜温升峰值增加,内外径比减少导致温升速率变大。以兆瓦级液粘离合器传递转矩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液粘离合器摩擦副的结构优化模型,并利用内点罚函数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当摩擦副组数为8,摩擦片内径0.385m,外径0.528m,内外径比为0.73时,能满足所有约束条件并使得传递转矩和使用寿命最佳。建立了单控型液粘离合器传动效率数学模型,研究了摩擦副间油膜厚度、主被动摩擦片转速、润滑油入口压力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单控型液粘离合器实验研究,获得了液粘离合器不同转速下的传动效率,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发现了提高转速、减小摩擦副间润滑油入口压力可提高传动效率的规律。建立了单、双控型液粘离合器摩擦片油膜承载力和动态平衡方程,得到了摩擦片接合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并对摩擦片接合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表明双控型液粘离合器摩擦片接合时间要明显短于单控型;同时,对双控型兆瓦级液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开展研究,掌握了活塞推力对传动效率的影响规律,在调速工况下,双控型兆瓦级液粘离合器的传动效率始终高于单控型1%以上。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133.4
【图文】:

液粘离合器


兆 瓦 级 液 粘 离 合 器 结 构 优 化 及 其 效 率 研 究2)脱离工况:油膜厚度超过粘性剪切极大值时,输出转速、输出转矩传输动力;3)调速工况:当摩擦副间隙处于零与油膜粘性剪切极限值之间,靠来传递转矩,并根据输出端的负载变化,对油膜厚度进行调节,实现副间隙内油膜受到剧烈剪切作用,产生热,其中大部分热被润滑油带通过对流换热传至摩擦副 1 1-14 。

油膜,边界,结果可视化,校核计算


计算结果正确性校核计算结果可视化操作结果输出正确错误图 2.3 FLUENT 处理步骤Fig. 2.3 Flow diagram of FLUENT numerical calculation定摩擦副内径向油槽的油膜计算模型如图 2.4 所示,考难易程度,对完整的模型进行取简,选取完整环状油行数值求解。

温升分布,油膜,平面,油槽


(e)ω1=2000rpm, c=0.70, r2=550mm (f)ω1=2000rpm, c=0.75, r2=514mm图 2.6 油膜平面 z=0.05mm 温升分布Fig.2.6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plane z=0.05mm图 2.7(a)为 ω1=450rpm 时,非油槽区域内 z=0.05mm, θ=12o上油膜温度的径向分布曲线。从 c=0.70 到 c=0.75,非油槽区内油膜温度的径向分布趋势保持不变,随着半径的增长,油膜温度不断提高,c 越大,温度峰值越大,而 c 越小,温度增长速度越快,都是在接近外径处温度达到峰值,该值随着半径增大而增大,之后温度出现小幅下降。这是因为外径处产生气体回流,此处的油膜温度会降至常温。图 2.7(b)油槽区域内为 z=0.05mm, θ=2o上油膜温度的径向分布曲线。温度分布趋势与非油槽区温度分布基本相同,但不同系数 c 下最大温升值全部比非油槽区最大温升值低。对比图2.7(a)、(b)可知摩擦副间油膜温度都会随着外径 r2的增加、内外径比 c 减小而升高。3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俊;谢方伟;王存堂;崔建中;宣芮;;油槽形式对摩擦副温度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机床与液压;2015年23期

2 郑少青;刘金刚;杨劲军;陈禄辉;;汽车起重机湿式离合器摩擦片油槽改进及有限元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5年10期

3 冯珊珊;姚寿文;刘茜;;考虑热效应影响的液黏调速离合器流体剪切转矩预测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5年07期

4 崔建中;王存堂;谢方伟;童耀文;吴殿成;;液粘传动界面间油膜态数值模拟研究[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5年03期

5 周天宇;龚国芳;廖湘平;王鹤;;粘性离合器摩擦副油膜均匀性分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5年07期

6 廖湘平;龚国芳;王鹤;周天宇;;双活塞液粘调速离合器动态特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7期

7 权洁;孟庆睿;;液体粘性传动摩擦副间油膜传递扭矩的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2年01期

8 谢方伟;侯友夫;张立强;袁晓明;宋喜福;席涛;;液黏传动变形界面间油膜温度场实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2期

9 黄家海;魏建华;邱敏秀;;液黏调速离合器传动特性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11期

10 谢方伟;侯友夫;;液体黏性传动变形摩擦副间油膜压力场[J];工程机械;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崔建中;液粘调速离合器启动稳定性及动力传递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黄家海;液粘调速离合器流体剪切传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孟庆睿;液体粘性传动调速起动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4 陈宁;液体粘性传动(HVD)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殿成;变转速条件下油槽结构对液粘传动特性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2 童耀文;基于空化效应的液粘离合器传递转矩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3 肖磊;液体粘性传动特性及实验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4 冯宝廷;矿用大型带式输送机液粘可控软启动系统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5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65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