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三螺杆泵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3 06:58
【摘要】: 三螺杆泵主要靠主从杆相互啮合形成密封腔将液体从吸入口输送到排出口。因此,正确设计螺杆型面是保证螺杆泵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以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为基础,设计了135型三螺杆泵主、从杆及衬套的参数化设计系统,方便了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不同参数下的主、从杆及衬套。因此,该参数化设计系统在工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在研究SolidWorks软件中样条曲线实现技术的基础上,分别提取了主、从杆法截面和纵截面上型线数据,并与理论数据对比,得出了主、从杆法(纵)截面型线与提取法(纵)截面型线之间最大的极坐标误差。由于计算结果表明二者误差很小,即可直接通过主、从杆三维模型获取主从杆法、纵截面型线,并加工成样板进行检验。此方法同时也为一些表达式未知的复杂型面样板的获取提供了参考。 螺杆泵工作时,相互啮合的主、从螺杆在衬套内以较高速度旋转。当衬套在介质压力作用下,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衬套与螺杆之间的磨损会加快,致使螺杆型面遭到破坏,产生泄漏、降低容积率等问题,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螺杆“卡死”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衬套实际工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衬套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对改进后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衬套力学性能较改进前有了较大提高。 最后,采用电测法对衬套外表面进行了应变测量,得出了衬套外表面测点的应力值分布规律。实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较为接近,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H327
【图文】:

螺杆泵,容积泵,单螺杆泵,内啮合


2 螺杆泵的概述螺杆泵是典型的转子容积泵,其依靠相互啮合的螺杆绕自身轴线作旋转运动将介口输送到排出口的。螺杆旋转时,装在泵套中的相互啮合的螺杆把被介质封闭在,并使介质由吸入口沿着螺杆轴向作连续、匀速地运动,推至排出口。由于各螺共轭以及螺杆与衬套内壁的紧密配合,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就会形成了封空间。随着螺杆的转动和啮合,这些密封空间在泵的吸入端不断形成,将吸入质封入其中,并自吸入室沿螺杆轴向连续地推移至排出端,将封闭在各空间中的排出。螺杆泵按螺杆根数不同分为单螺杆泵、双螺杆泵、三螺杆泵和五螺杆泵等;按密类可分为密封式和非密封式螺杆泵,如图 1.1 所示。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似,齿形和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工作腔,螺杆,三螺杆泵


吸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其加工精度要求高,且对介质中的固体目前三螺杆泵已在工业和国防的许多部门得到广泛应用。4)五螺杆泵通常是非严格密封型螺杆泵。由主螺杆带动与其啮合的四根副转,每根螺杆有两条螺旋线。五螺杆泵最大特点是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能好,其缺点是螺杆数量多、多孔衬套制造精度高、成本高、制造周期长比,五螺杆泵更适合于低压大流量的工况,且外形尺寸相对更小,但结构噪音都相对高于三螺杆泵[6]。135>型三螺杆泵的概述三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35>型摆线啮合三螺杆泵的主要零件是衬套和相互啮合的主、从螺杆,其中的螺杆称为主动螺杆(简称主杆),另外两根对称配置于主动螺杆的两侧,称称从杆)。主、从杆齿形共轭与衬套组装在一起就形成多个彼此隔离的密封入口与排出口隔开。如图 1.2 所示,密封腔 1 与吸入口相通,密封腔 2 为闭 3 与排出口相通。当主动螺杆转动时,密封腔内的液体沿轴向移动,从吸口。

结构图,三螺杆泵,结构图,螺杆


1、安全阀 2、主螺杆 3、从螺杆 4、衬套5、泵体 6、滚动轴承 7、机械密封图 1.3 三螺杆泵结构图衬套内的螺纹部分的长度叫螺杆工作长度,它是由管路系统所需要的特性来确定。螺杆上的轴向力包括作用于螺杆两端的力和作用于些力将螺杆压向吸入端,并使螺杆的端部磨损,因此在泵的结构上通常是在泵衬套上钻深孔,引高压液体至三根螺杆右侧平衡活塞的轴向力。螺杆沿轴心线方向是在受压状态下进行运转。对于细长螺线方向受拉的状态下进行运转。作用在螺杆上的径向力是由液体压称配置在主螺杆两侧,使主杆的径向力得到平衡。泵轴密封通常采经过机械密封腔,回到低压腔,形成回流,并保持机械密封腔内分机械密封动环与静环的摩擦热量。泵上有安全阀 1,当排出管路作压力时,安全阀 1 自动开启,使排出口与吸入口相通,形成液体常工作。泵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拆装方便、体积小、质量轻、螺杆转速高、相互啮合的螺杆磨损甚少、使用寿命长;压力和流量稳定,脉动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f;3D-Part2.0版推出[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3年06期

2 王冬梅,殷国富,成尔京,石勇;Solidworks环境下基于CBR的机构创新设计[J];现代制造工程;2004年02期

3 程磊,杨永顺,陈建军;VisualC~(++)对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方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辽军,谷勇霞,张强;Solid Works在平面连杆机构动态模拟中的应用[J];起重运输机械;2004年12期

5 许泽银;SolidWorks在平面连杆机构动态模拟中的应用[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顾yN娜;;应用Solidworks辅助《机械制图》教学[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年04期

7 ;智诚科技Solidworks2003产品发布会[J];模具制造;2002年12期

8 杜明侠,吴鲁纪,李刚;基于SolidWorks的三维CAD系统二次开发方法[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刘秀娟 ,辛选荣 ,刘汀;挤压模CAD专家系统[J];模具制造;2003年06期

10 王庆明,赵付青,宋玉梅;SolidWorks与MFC的接口开发技术及其应用[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子平;钱晓琳;;用Solidworks生成渐开线齿廓的研究[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信群;;基于SolidWorks冲模标准模座的参数化造型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伟;赵春花;王芬娥;;基于Solidworks Simulation对玉米剥皮齿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广鑫;曹为;;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手臂虚拟设计与运动仿真[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韩绿霞;宋怀俊;雒廷亮;张彩云;;CAD/CAM技术在泵体三维设计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尹文韬;;钢网夹持框及有限元分析[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九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惠斌;李洪文;白丽珍;;基于SolidWorks圆盘式免耕开沟器的仿真设计与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惠仙;郭慧;蔡祥兴;;SolidWorks在工程制图教学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吉庆山;谭_g;;利用SolidWorks进行液压集成块的设计[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10 高立萍;崔亚辉;赵桐;张宝锋;;SolidWorks中齿轮的参数化建模[A];制造技术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SolidWorks2003[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SolidWorks发布新版产品数据管理解决方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冷文生;SolidWorks:释放3D的巨大威力[N];科技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邹大斌;SolidWorks 推出三维设计工具[N];计算机世界;2011年

5 特约撰稿 高文 计算机世界实验室 周童;拿到金箍棒的感觉[N];计算机世界;2009年

6 陈友梅;SolidWorks打造大众化CAD[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刘浩宇 山西西山晋兴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基于solidworks的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三维参数化建模[N];科学导报;2009年

8 记者 侯闯;SolidWorks欲加大对华投入[N];计算机世界;2003年

9 电脑商报记者 冯华中;胜兵先胜而后求战[N];电脑商报;2011年

10 郭莹;设计、文档、营销:全面迁移到三维[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何广忠;机器人弧焊离线编程系统及其自动编程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张海鹰;生物质常温开模成型机及其快捷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王四一;SP-70型全液压顶驱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韩奇钢;WC硬质合金顶锤的理论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10年

5 刘巍;武装直升机与航炮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孙钟雷;基于咀嚼模拟的食品质地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李徐佳;锂电池极片干燥箱流场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彦斌;三螺杆泵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韩锐;基于SolidWorks的机构运动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3 高立萍;基于Solidworks的弩机信息管理与运动仿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4 汪海志;基于IntraWeb的SolidWorks标准件库图文信息系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谢玉敏;精冲模CAD及三维动态演示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冷长林;企业产品的数字化研究与应用[D];华北工学院;2003年

7 张帆;轮轨式提梁机主框架三维建模及有限元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孙惠娟;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机床高速主轴系统开发与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9 刘萍萍;面向企业应用的Solidworks软件二次开发[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冯保发;双圆弧齿轮参数化建模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7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67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2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