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改进Winkler接触模型的含间隙铰接副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1 07:11
【摘要】:随着现代机械结构不断向高性能方向的发展,机械系统的可靠性、精度以及使用寿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铰接副广泛应用在机械结构中,但其不可避免存在间隙,特别是不均匀磨损导致间隙发生变化,对机构的可靠性、运动精度以及使用寿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深入研究了铰接副间隙以及磨损对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对传统Winkler接触模型进行改进,并基于该接触模型构建了含间隙机构动力学模型。针对传统Winkler接触模型在没有考虑接触碰撞过程中能量损耗方面的不足,通过引入阻尼系数和相对碰撞速度来考虑接触碰撞过程中能量损耗,得到了改进Winkler接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实际接触碰撞过程。进而结合含间隙铰接副运动学描述,建立了考虑铰间间隙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为进一步分析含间隙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奠定了基础。(2)基于改进Winkler接触模型开发了适用于复杂接触情况的ADAMS接触力子程序,并进行含间隙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针对ADMAS自带的接触力模型仅适用于简单接触情况,无法完成复杂接触情况下接触力计算,基于改进Winkler接触模型开发了接触力子程序,并嵌入到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以含间隙曲柄滑块机构为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从多个角度(间隙大小、含间隙铰接副个数、摩擦和曲柄转速)分析了铰接副间隙对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3)实现了含间隙铰接副磨损预测,并分析了磨损导致的间隙变化对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改进Winkler接触模型和Archard磨损模型建立了间隙铰磨损预测模型,开发了磨损预测程序,进而在动力学仿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铰接副磨损规律的预测。为实现磨损后表面轮廓重构,本文提出了一种在ADAMS中通过接触力子程序间接实现表面轮廓重构的方法,并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磨损对铰接副接触碰撞力、滑块速度和加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间隙铰接副的非规则磨损导致铰接副元素的碰撞更剧烈,降低了机构运动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H113
【图文】:

实验系统


基于 L-N 接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间隙对滑,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结果的正确性。Flores 等[1并通过仿真分析对比了有润滑和无润滑时,间隙对明:存在润滑时,含间隙机构运动更加稳定,更加部分学者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含间隙机构动分析含间隙铰接副的接触碰撞特性,发现现有描述并不准确,在三状态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增触过程。Flores[45]搭建了如图 1-1 所示的含间隙曲柄证其理论建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Erk隙曲柄滑块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间隙的存机构出现振动,间隙的增大会加剧振动的产生。同柔性构件,可以起到抑制机构的振动作用。郑坤明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关节间隙对 Delta 机器人位置

实验系统


Flores[45]搭建了如图 1-1 所示的含间隙曲柄证其理论建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Erk隙曲柄滑块实验系统,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间隙的存机构出现振动,间隙的增大会加剧振动的产生。同柔性构件,可以起到抑制机构的振动作用。郑坤明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关节间隙对 Delta 机器人位置图 1-1 Flores 实验系统[45]

实验系统,含间隙机构,铰接


a) FARO 激光跟踪仪 b) 模拟实验台图 1-3 郑坤明实验系统[46]响,发现关节间隙的存在将会降低机器人的位置精度,加剧振动的产生,其实验系统如图 1-3 所示。到目前为止,对含间隙机构动力学特性的研究大多采用理论建模分析,然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其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搭建的实验平台大多采用简单机械结构。1.2.4 含间隙机构铰接副磨损研究现状含间隙机构在运转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磨损,随着磨损的累积,其间隙值不断的变化,将会改变含间隙铰接副元素的碰撞规律,加剧机构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导致其精度不断下降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失效。铰接副磨损对机构运动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含间隙铰接副的磨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Flores[1]基于 Hertz 接触模型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国亮;余奇异;龚维明;;基于Winkler模型的有效桩长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S2期

2 沈鹏程,何沛祥;ANALYSIS OF BENDING, VIBRATION AND STABILITY FOR THIN PLATE ON ELASTIC FOUNDATION BY THE MULTIVARIABLE SPLINE ELEMENT METHOD[J];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1997年08期

3 卜小明,严宗达;无拉力Winkler地基上自由边矩形薄板的弯曲[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9年05期

4 赵晓军;;Winkler地基对薄圆板的非线性弯曲行为的影响[J];甘肃科学学报;2017年02期

5 张系斌;;Winkler基础上矩形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突变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年07期

6 张系斌;;Winkler基础上矩形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突变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6年03期

7 马建军;聂梦强;高笑娟;秦紫果;;考虑土体质量的Winkler地基梁非线性自由振动分析[J];工程力学;2018年S1期

8 梁峰;李伟杰;杨晓东;闻邦椿;;Winkler地基上输流管道的临界流速分析[J];机械强度;2011年01期

9 赵宝生;王敏中;于新;;Winkler弹性地基上梁的精化理论[J];应用力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干斌;开前正;周晔;;移动荷载作用下Winkler地基的沥青路面动力响应[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文军;许名鑫;黄圣钧;;桩基的Winkler模量(Ⅰ)-水平Winkler模量[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2 袁松;黎良仆;甘立松;;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研究[A];2016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杨志安;聂志凌;;Winkler地基上柱式桥墩受双频激励双重超谐共振[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4 干腾君;康石磊;邓安福;;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Winkler地基上筏板基础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3年

5 张系斌;;Winkler地基上管柱在流体压力作用下的横向振动[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6 陈小安;宋顺成;;集中载荷作用下Winkler地基上变厚度薄板的内力分析[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志安;韩彦斌;;Winkler地基上材料非线性矩形薄板主参数共振-主共振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燕斌;王志强;王君杰;;桩土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Winkler地基梁模型综述[A];第三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兴冲;朱f^;;弹塑性Winkler地基上刚性浅平基桥墩水平力—位移关系的滞回特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7年

10 马建军;聂梦强;高笑娟;秦紫果;;Winkler地基上有限长梁非线性自由振动中土体质量的影响效应分析[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Compaq“亲和”Linux[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彭博主编道歉 窥探门能掀起多大浪?[N];证券时报;2013年

3 记者  张琦 实习记者 唐晓静;“节能,让生活更美好”[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边歆;阻止间谍偷窃企业数据[N];网络世界;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彭香武;双层复合材料系统屈曲的非局部分析[D];上海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万富;基于改进Winkler接触模型的含间隙铰接副机构动力学特性分析[D];燕山大学;2019年

2 盛叶舟;分布随从力作用下Winkler地基上含裂纹输流管道的稳定性[D];南华大学;2015年

3 余晓雅;Winkler地基上带肋筏板无单元与有限元耦合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忠洁;基于Boussinesq和Winkler地基模型的梁板受力特征差异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汪涯;Winkler地基路面板荷载响应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6 彭川海;Winkler地基上圆板分析的RKPM无网格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张霞;预应力锚杆格构梁的改进计算方法研究及优化设计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建良;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桥梁桩基地震响应分析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尚尔京;川气东送工程中地层塌陷及土壤液化区段管道安全评估[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李群;格构梁双参数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88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88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d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