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轴向间隙对采用直、弯静叶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H45
【图文】:
View-B[15]图1-2 叶片弯曲的定义1.3.2 弯叶片在叶轮机械中的作用机理弯曲叶片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叶片的提出开创了叶轮机械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受到世界各国叶轮机械专家的高度重视,同时引发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有关弯曲叶片的气动实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后来,弯曲叶片被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叶轮机械上,对叶轮机械的发展起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用。当叶片的长度比较大时,根部与顶部的反动度的差值是很大的。为了防止叶顶的反动度过大而导致严重的顶部间隙漏气损失,只能在根部引入负的反动度,而这无疑会加剧根部低能流体的分离。上个世纪60年代,王仲奇教授与前苏联专家费里鲍夫提出了叶片弯曲成形理论,该理论提出的目的就是使得反动度沿叶高均匀化从而来改善叶轮机械的气动性能。人们在实验中发现叶片的周向弯曲可以降低叶栅内二次流损失[6,16]。开始时科研人员认为叶片弯曲可以获得沿叶高均匀的反动度分布
理论指出决定叶栅内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反动度沿叶高的分布,而是叶栅流道内,尤其是喉部以后静压沿叶高的分布。叶片正向弯曲后,在叶片吸力面形成了两端压力高,中间压力低的“C”型压力分布,如图1-3所示端部角区的低能流体在压差的作用下进入了主流区,从而减少了低能流体在端-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展中部扩压因子由于流管发散而增加。在参考附面层状态下,15°CA的研究表明,总压损失比常规直叶栅有所改善。因此,该论文中指出,正确的、适当的倾斜角的应用可改善端壁区域的流动,在中等冲角与失速冲角之间,叶展平均损失有明显的改善,较为合适的倾斜角为 15°。Sasaki等[15]采用CDA叶型正弯曲平面扩压叶栅的实验研究结果也表明,如图 1-4,叶栅性能改变对弯曲积迭线型式较敏感,弯曲角度和弯高并不与性能改善成正比,15°弯曲角度下的性能参数为最佳;在端壁处,弯曲使得压力提高,轴向速度(质量流量)和叶片负荷下降,中径处则相反,损失增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荣繁;陈克杰;郭宝亭;;R0110重型燃气轮机的研制[J];航空发动机;2011年03期
2 冯永明;王银燕;张国磊;王成;;调整涡轮通流特性提高增压机组与增压锅炉热力匹配性能[J];中国舰船研究;2011年04期
3 余陈君;;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常见故障分析[J];南方农机;2011年03期
4 马淑芝;;TORNADO燃气轮机典型故障的处理[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年08期
5 赵运生;胡骏;吴铁鹰;陈娟娟;;大型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性能仿真[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7期
6 鼐瑁;;法国M88军用涡扇发动机 阵风之心[J];现代兵器;2010年06期
7 马震;郭伟;宁智;王兴海;;小型航空活塞发动机二级增压方案的仿真分析[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1年03期
8 程远;;增压锅炉涡轮增压机组控制系统设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S1期
9 王宪成;杨莹;何星;刘海涛;;低气压环境下柴油机涡轮增压器转速实车估算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施永强;王全奇;杨青真;;风扇/压气机动叶流固耦合特性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昕;符松;黄思源;;航空发动机压气机机匣处理CFD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高红;万春山;;压气机三号机匣强度试验夹具的设计[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屠宝锋;胡骏;;径向总压畸变对轴流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试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张秋鸿;叶东平;;重型燃机的压气机母型机的选型举例[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杜鑫;王松涛;王仲奇;;弯叶片对静叶根部泄漏流动的影响[A];2009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吕凤军;傅国如;陈荣;;某型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叶片打伤原因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大为;李兆红;李家瑞;;闪蒸雾化技术在湿压缩过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沈腾;;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压气机测试中的应用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龚建波;聂超群;;轴流压气机进气含湿量变化与失速特征的关联[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亮;胡骏;高翔;禹世奇;罗钜;;插板到压气机进口距离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tJ;多用途内燃往复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4年
2 文广邋本报记者 杜吟;突击队树起一面旗[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母亚军 陈晓东;巨港电厂检修的80小时[N];中国石油报;2007年
4 胡海;普·惠加拿大公司免受世界金融动荡影响[N];中国航空报;2008年
5 李燕;六0八所以高科技赢得发展主动权[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6 王建云;欧洲刮来的“台风”[N];中国国防报;2003年
7 维国 智杰 记者 何秀丽;新技术助哈抢占核电发展先机[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记者 张长勇 特约记者 穆惠民 通讯员 袁海荣;积极参与标准制定 为行业发展作贡献[N];中国建材报;2006年
9 李燕;六0八所让年轻人挑大梁[N];中国航空报;2000年
10 杨晓莹;东汽重型燃机形成批量生产[N];中国工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康涛;低速轴流压气机旋转失速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张学镭;焦炉煤气合成甲醇和发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李钢;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机理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4 廖爱华;增压器的非线性力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高坤华;基于混沌理论的压气机失速预测及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龚建波;小型燃气轮机传热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7 毛明明;跨声速轴流压气机动叶弯和掠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赵洪滨;新颖外燃式燃气轮机循环与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孙鹏;总压畸变对跨声速风扇流场结构影响的全流道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波;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IGCC系统集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修宝;旋转失速主动控制中叶栅流场分析可视化VCFD软件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2 卢新根;轴流压气机转子内流数值模拟及叶顶间隙泄漏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张书军;压气机气动设计软件平台的建立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吴国强;压气机排气蜗壳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万继林;变轴向间隙对采用直、弯静叶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高嵩;喷水对轴流风扇/压气机性能影响的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左晓东;雷诺数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分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胡广红;余热利用透平—压气机联合循环制冷装置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李可顺;船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对环境温度适应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10 安帮贤;压气机进气弯管内部流动的气动计算和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93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93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