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型高效Brayton循环中的离心压气机技术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H452
【部分图文】:
1)Capstone 公司的产品几乎占据了常规能源 Brayton 循环的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 80%的场,其主要产品包括 C30,C60,C200 等,该系列的产品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并网联合使用其燃料形式多种多样,在采用回热器增加热效率的同时也常以冷、热、电联产的方式进一步加能量的利用率。其中以 C30 系列最为典型,其发电功率为 30kW,总发电效率为 26%,设点质量流量为 0.31kg/s,最高转速为 96000RPM,总重量约为 405kg。图 1.1 为 C30 的核心机构。
1)Capstone 公司的产品几乎占据了常规能源 Brayton 循环的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 80%的场,其主要产品包括 C30,C60,C200 等,该系列的产品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并网联合使用其燃料形式多种多样,在采用回热器增加热效率的同时也常以冷、热、电联产的方式进一步加能量的利用率。其中以 C30 系列最为典型,其发电功率为 30kW,总发电效率为 26%,设点质量流量为 0.31kg/s,最高转速为 96000RPM,总重量约为 405kg。图 1.1 为 C30 的核心机构。
最近几年里国外已经涌现了不少的相关研究,NASA 已经考虑用一个封闭的 Brayton 循环的太阳能发电机用于航天器中[33]。下面将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几个典型系统进行简要介绍:1)德国宇航院(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DLR)对太阳能 Brayton 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的研究较早[34],其开展的 REFOS 项目所采用核心机为 Tuebec 公司的 T100系列,名义功率为 100kW,满负载时的质量流量为 0.8kg/s,压气机压比为 4.5,设计涡轮进口温度为 950℃,其长宽高尺寸为 2.52m×0.9m×1.81m,总重约 2200kg。该系列原本设计时采用的是天然气,在进行太阳能应用时进行了改动,更改后的设计发电效率为 28%。核心机方面的改动主要有两点:将一个 300kW 的太阳能集热器取代原先的燃烧室;设计点涡轮进口温度改为900℃。2)欧盟第五次框架支持下名为 SOLGATE 项目主要用于研制太阳能 Brayton 循环微小型热功转换系统,并于西班牙南部的 Plataforma Solar deAlmeria(PSA)塔式太阳能集热器下进行了验证[33]。图 1.3 为该系统采用的核心机与发电机部分。整套系统可采用太阳能和燃气混合发电的方案,在进行纯太阳能发电时,质量流量为 1.22kg/s,太阳能总输入功率为 950kW,净发电功率为 125kW,总效率为 13.2%。在进行太阳能和燃料混合发电时,太阳能所占比例为 60%,设计质量流量为 1.55 kg/s,太阳能总输入功率为 747kW,净发电功率为 227kW,总效率为 1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峰;孙嵘;刘水根;;二氧化碳发电前沿技术发展简述[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年04期
2 康剑雄;黄国平;朱俊强;温殿忠;;离心压气机失速模式及自循环机匣处理的作用机制[J];航空动力学报;2015年12期
3 赵航;邓清华;黄雯婷;郑宽宽;丰镇平;;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叶顶两相流动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7期
4 郑宽宽;赵航;丰镇平;;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特性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年05期
5 王如根;胡加国;余超;李坤;;跨声速压气机转子的二次流旋涡结构[J];推进技术;2015年04期
6 颜超;陆小庆;郑琴;;EOF、SVD和POD的数学统一[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22期
7 朱剑锋;黄国平;傅鑫;付勇;;无源微脉冲射流抑制叶栅气流分离的初步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2期
8 张家忠;陈嘉辉;李凯伦;;流动控制技术在轴流式压气机中的应用初探[J];风机技术;2013年03期
9 陈杰;钟榈;黄国平;;微型离心叶轮流动损失分析与削弱[J];推进技术;2013年07期
10 徐伟;王彤;丁亮;谷传纲;;带有孔式机匣的离心压气机非定常数值模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剑锋;脉冲射流抑制大扩压度压气机流动分离的机理及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刘孟;太阳能高效吸热陶瓷材料及吸热器的设计与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夏晨;高通流大负荷微型向心涡轮设计及试验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陈杰;跨声速微型斜流压气机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吴晓寒;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供暖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炯;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钟榈;带级间冷却的高效两级离心压气机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张远森;微型涡轮发电机双级轴流涡轮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王云飞;雷诺数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08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80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