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变截面涡旋盘的铣削试验及参数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06:43
   为了满足涡旋压缩机高效、节能、可靠的使用要求,涡旋型线的设计往往是几种曲线的组合,这就使变截面涡旋盘成为一种变壁厚深腔类零件,其铣削加工的难度比等截面涡旋盘更大。在加工设备确定的条件下,铣削参数的选择是否合理成为决定涡旋盘加工质量优劣的关键因素。本项研究选择三段基圆渐开线为变截面涡旋盘的型线,在变截面涡旋盘正交铣削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铣削力、齿面粗糙度和铣削时间的参数优化研究。(1)F_x、F_y、F_z三向铣削力的数据处理。为了处理变截面涡旋盘铣削过程中三向压电式测力仪测量并记录的几十万个数据,本文提出了“模糊判定法”—在SPSS软件中利用方差分析筛选出方差在?6内的数据,计算出正交铣削参数条件下的平均铣削力。(2)基于经验公式建立了改进的铣削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单因素响应预测精确的得到了铣削参数分别对F_x、F_y、F_z的影响规律。利用处理好的铣削力数据建立了铣削力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改进的铣削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经试验证明改进的铣削力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以铣削力回归模型的预测值为参考,用改进的铣削力BP神经网络模型对各铣削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响应预测,直观的的反映出各铣削参数对F_x、F_y、F_z的影响规律。(3)建立了变截面涡旋盘齿面粗糙度的双预测模型,精确的得到了各铣削因素对齿面粗糙度的影响程度。首先,利用正交铣削试验条件下的铣削参数和相应的粗糙度值建立齿面粗糙度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和改进的齿面粗糙度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合两种模型的优点,建立了变截面涡旋盘齿面粗糙度的双预测模型。然后,用试验证明了粗糙度的双预测模型比单一的预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而且可以避免单一预测模型的离散误差。最后,用齿面粗糙度的双预测模型进行了单因素响应预测,直观的表达出齿面粗糙度与铣削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4)以各个铣削参数的范围为约束条件,以铣削合力最小,齿面粗糙度不大于0.8μm,工序铣削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在多目标约束空间中寻优,得到了具体且最佳的铣削参数组合。当a_p=1.65mm,f_z=0.18mm,n=3757r/min,a_e=0.74mm时达到的最佳铣削效果为F_H=186.27N,R_a=0.78μm,t_m=17.37s。
【学位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G54;TH45
【部分图文】:

章节,论文,涡旋盘,铣削


针对变截面涡旋盘的型面复杂,加工的精度要求较高,铣削参数选取不明确的问题,基于变截面涡旋盘铣削加工试验的研究分析,首先在理论上对变截面涡旋盘铣削加行分析,再用实际的试验数据建模、验证、仿真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三段基圆变截面涡旋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正交铣削试验。利用XK714数床对变截面涡旋盘进行铣削加工试验,收集铣削加工过程中三向铣削力的数据并用S软件处理数据,测量不同铣削参数条件下变截面涡旋盘齿侧面的粗糙度值。(2)分别建立Fx、Fy、Fz的回归预测模型和改进的铣削力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归预测模型为预测方向,利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表达铣削参数与三向铣削间的变化关系,进而达到铣削参数优化的目的。(3)基于齿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和优化的粗糙度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涡旋盘齿糙度的双预测模型,精确的反映出粗糙度与铣削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避免了单一模型造成的主观误差。(4)建立基于铣削力、表面粗糙度、工序铣削时间为评价指标的多目标函数模型,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变截面涡旋盘最佳铣削参数。

渐开线,涡旋盘,基圆,母线


a2=3.326,φ1=2π,φ2=4π,φ3=6π,由以上各公式分析可得旋盘的母线参数方程为 1 111 1os ( )sin0in ( )cosa aa a 1 1 1 2 1 2 1 2 11 21 1 1 2 1 2 1 2 1cos ( )sin ( )cossin ( )cos ( )sina a a a a aa a a a a a 1 1 1 2 2 1 2 2 1 1 1 2 1 1 1 1 2 2 1 2 2 1 1 1 2 1 os ( )sin ( )cos sin ( )cos ( )sin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3 三段渐开线的基圆半径;a1:第二段渐开线的基圆半径;φ:展二段渐开线连接处的展角值;φ2:第二段与第三段渐开线连线终点的展角值;生成三段基圆渐开线变截面涡旋盘的母线,如图 2.1 所示。

型线图,涡旋盘,变截面,型线


变截面涡旋盘的铣削试验及参数优化研究分修正,内壁型线的修正方程:11( )cos( )d2 2( ,0)2( )sin( )d2or ororR RaRa 方程:112( )cos( )d2 2( ,0)2( )sin( )d2or ororR RaRa 生成三段基圆渐开线变截面涡旋盘的型线,如图 2.2 所示。用开线变截面涡旋盘的三维立体模型,如图 2.3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平;黎建芳;龚琦;;基于移动热边界的动涡旋盘温度场有限元分析[J];液压与气动;2019年01期

2 邬再新;刘涛;吴军;;基于逆向工程的变截面涡旋盘快速精度诊断[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7年02期

3 黄蕾;唐景春;韩坤;;温度场对动涡旋盘应力与应变的影响[J];低温与超导;2013年05期

4 韩坤;唐景春;高才;;涡旋压缩机动涡旋盘热弹性耦合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7期

5 刘振全;佘莉芳;;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涡旋压缩机涡旋盘优化的研究[J];流体机械;2006年12期

6 张立群,刘振全;涡旋压缩机静涡旋盘实际工况下的变形分析[J];流体机械;2000年02期

7 刘振全,任俊士;动涡旋盘与轴向随变机构机械振动模拟[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蒋修治;特集:制冷压缩机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流体工程;1989年04期

9 陈择贤;李涛;于宏款;姚杰;卢贻峰;唐景春;;温度与压力耦合作用下涡旋盘的结构优化[J];科技风;2017年01期

10 王涛;桑伟波;蒋立军;;涡旋盘在普通加工中心上的编程加工[J];压缩机技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艳艳;吴茂永;曲华;袁讯道;;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高性能压缩机用涡旋盘[A];第十四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2 王宝龙;李先庭;彦启森;石文星;;涡旋压缩机通用几何模型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年会资料摘要集(2)[C];2004年

3 杨广衍;盛林;张秀丽;李春燕;李明辉;;无油涡旋真空泵涡旋盘ANSYS参数化热载荷的施加方法[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君;多涡旋齿涡旋压缩机啮合型线理论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立存;通用涡旋型线集成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强建国;涡旋压缩腔几何模型与涡旋齿强度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贝;涡旋泵设计与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彭阳建;涡旋盘型线设计及其加工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银萍;变截面涡旋盘侧壁面表面微观形貌的表征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4 郭刚;变截面涡旋盘高速铣削关键参数及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5 张文超;变截面涡旋盘的铣削试验及参数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6 张文帅;变截面涡旋盘铣削有限元仿真参数优化及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7 夏一凡;变截面涡旋盘铣削加工力学建模及稳定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8 马龙生;涡旋压缩机涡旋体结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刘剑峰;液态模锻涡旋盘工艺优化及偏析行为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10 杨南;超洁净涡旋真空干泵用开关磁阻电动机研究与热场分析[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5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825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