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基于电荷控制法的压电惯性摩擦驱动器的设计及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14:59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精度驱动和定位技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压电驱动器具有驱动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驱动力大,结构简单等优点,在高精度驱动和定位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压电驱动器的驱动行程通常较短,只适用于短行程驱动的情况,无法满足长行程(毫米级)驱动的要求。此外,压电驱动器在应用中会出现迟滞效应,即系统的激励电压和响应位移之间会存在明显的非线性,这会影响驱动器的精度和稳定性,也会增加了控制系统的设计难度。针对压电驱动器行程短的问题,本文基于摩擦驱动原理,设计了一款压电惯性摩擦驱动器,该驱动器既具有压电驱动器的高精度特点,又具有摩擦驱动原理的长行程特点,能够实现高精度长行程(毫米级)驱动和定位。由于压电驱动器存在的迟滞效应会影响驱动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本文基于电荷控制法设计了一款新型高压电荷控制电路,来降低压电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该电荷控制电路基于高压运算放大器OPA454设计,使用平衡电阻来消除漏电阻的影响,适用于高压接地压电负载的情况下。实验结果显示在此电荷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压电驱动器的迟滞效应导致的非线性减少了82%。本文还设计了一款复合控制器来控制压电惯性摩擦驱动器的运动(定位运动和轨迹跟踪运动)。根据驱动器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的距离,把其运动分为步进阶段和精密阶段,分别设计了步进阶段控制器和精密阶段控制器。步进阶段控制器采用电压比例控制法,实现较快的运动速度,精密阶段采用基于系统逆模型的前馈控制法,以达到高的驱动精度。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定位运动和轨迹跟踪运动的运动控制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电压比例控制法,采用复合控制器能明显的提高驱动系统的精度和驱动速度。
【学位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H122
【部分图文】:

微动平台,压电,压电驱动器


而利用压电材料做成的压电驱动器常用的结构包括:薄膜型驱动器(单片型)、??叠堆型驱动器(多片型)、管型、长方体型等|3_61。其中最常用的是叠堆型压电驱动器,??它是由i午多片的笮层压电驱动片叠加粘结起来形成的,实物如图1.1所示。压电驱动器??具有如下优点:(1)、非常高的运动精度,理论L:可以达到无限小的位移分辨率;(2)、响??应速度快,可以达到毫秒;(3)、驱动刚度大:(4)、输出力较大;(5)、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71。基于压电驱动器的上述特性和优点,压电驱动器被广泛地应用于高精度定位??和驱动领域,以实现精密的位置控制或输出较大的力。如下图1.1所示,为一个三自由??度的压电微动平台,其中内嵌三个压电驱动器为驱动元件,在柔性铰链的作用下终端平??台产生微运动,终端平台在l〇|imx?10pm的运动范围内,运动精度可以达到0.0557(arn|81。??,』、柳r??图l.i多层叠堆型压电驱动器实

摩擦驱动,压电驱动器,驱动器,驱动电压


器的位移输出起到积极作用,本节会对两种驱动原理进行介绍。??2.2.1?摩擦驱动原理(FDA:?Friction?driven?actuator)??摩擦驱动原理的驱动器结构和驱动过程如图2.1所示。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固??定支架、压电驱动器、驱动块和终端输出器。固定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减震台上,压??电驱动器一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当向压电驱动器两端施??加电压,使压电驱动器伸长或缩短时,驱动块也随之产生运动。终端输出器被直接放置??在驱动块上,两者之间没有固定,靠摩擦力相互作用。在驱动过程中终端输入器可以相??对驱动块产生移动。驱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驱动原理,驱动器,压电驱动器,驱动电压


器的位移输出起到积极作用,本节会对两种驱动原理进行介绍。??2.2.1?摩擦驱动原理(FDA:?Friction?driven?actuator)??摩擦驱动原理的驱动器结构和驱动过程如图2.1所示。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固??定支架、压电驱动器、驱动块和终端输出器。固定支架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减震台上,压??电驱动器一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块固定连接,当向压电驱动器两端施??加电压,使压电驱动器伸长或缩短时,驱动块也随之产生运动。终端输出器被直接放置??在驱动块上,两者之间没有固定,靠摩擦力相互作用。在驱动过程中终端输入器可以相??对驱动块产生移动。驱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青;文立华;刘勇;;共振式压电驱动器分析及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05期

2 王轩;王辉;陈聪;聂宏;;多压电驱动器系统迟滞和蠕变前馈补偿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18期

3 周玉华;周长省;鞠玉涛;;压电驱动器非线性模型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3年06期

4 向思桦;陈四海;吴鑫;郑夏威;肖丁;;基于新型压电驱动器的激光扫描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01期

5 陈伟民 ,管德 ,李敏 ,诸德超;颤振抑制中的测量点和压电驱动器的分布(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02年01期

6 张成功;李以贵;王欢;;隔膜式压电驱动器的制备及其在微泵中的应用[J];微纳电子技术;2019年02期

7 李旭;;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新型压电驱动器仿真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9年04期

8 连安志;曹蕾蕾;宋绪丁;;直线压电驱动器的发展研究及关键技术[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02期

9 王光庆;郭吉丰;;压电驱动器环形压电振子特性及其等效电学参数识别[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11年04期

10 申永红;;基于喷气压电驱动器的机械振动主动控制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冬梅;弯曲压电驱动器共振与非共振一体化设计与致动方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赵宏伟;尺蠖型压电驱动器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耿;压电驱动器非线性校正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4 于月民;新型压电驱动器及其在可变形机翼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唐玉娟;引信用直线型超声压电驱动原理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桂林;压电定位平台的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贾宏光;基于变比模型的压电驱动微位移工作台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8 陈远晟;压电驱动器的迟滞非线性建模与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崔琦峰;压电无阀薄膜微泵多场耦合建模与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婷婷;基于电荷控制法的压电惯性摩擦驱动器的设计及控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年

2 刘鑫;基于神经网络的压电驱动器非线性迟滞效应的建模与校正[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9年

3 任金鹏;基于惯性原理的直线型压电驱动器理论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王云;步进蠕动式旋转精密压电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薛凯磊;多梁纵振复合型直线压电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沈强强;纵弯复合型步进式直线压电驱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7 何盛;弯振复合型压电驱动器的结构设计和性能分析[D];湘潭大学;2018年

8 赵亮亮;面向折展机构的足式直线压电驱动器及驱动电源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孙淑杰;非对称惯性压电驱动器双向驱动机理与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10 杨建春;弹道修正用多自由度压电驱动器的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39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839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6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