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柔性凸轮创新设计实验平台开发与实践
【部分图文】:
针对传统凸轮实验的局限性,从新工科背景下凸轮实验的功能需求出发,研制开发了柔性凸轮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实验台主要包括了机械结构部分和测控系统部分。它是一个机电复合系统,具体包含了动力驱动单元、参数化凸轮设置单元、从动件变换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传感器单元、数据传输单元等。图1是该实验平台的系统功能结构图。2 平台核心结构设计
盘状凸轮是基于外轮廓工作的,外轮廓的廓型体现了凸轮的规律。凸轮的基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它决定着凸轮生成的规律,以及压力角、凸轮尺寸、从动件升程等诸多指标。同时凸轮的外轮廓与从动件保持接触,因此必须保证外轮廓的连续性,这样才能保证规律不失真。基于上述考虑结合需求,实验中就是通过基圆的变换实现盘状凸轮设计参数的变化。可设置柔性凸轮如图2所示。2.2 从动件快速变换单元设计
针对凸轮从动件更换的需求,设计了从动件快速变换单元。设计思路是,根据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几种从动件类型,各自特点,对它们的结构形式、安装方式等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和集成。包括滚动摩擦的圆柱滚子从动件,球形滚子从动件,滑动摩擦的尖顶从动件和平顶从动件。将他们预安装到一个旋转支撑架上,通过旋转支撑架达到更换从动件的目的。从动件安装组合到旋转支撑架上可以在生产时只需保证一次安装精度,后续无需考虑,使得从动件的变换时间以及运行精度,都可以的到了有效保证。从动件快换单元如图3所示。2.3 从动件偏置调整单元设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萍;于国军;;巧改凸轮提高加工效率[J];金属加工(冷加工);2011年13期
2 尹明;;逆凸轮的设计[J];机械制造;1992年01期
3 韦巍;丁旭;;凸轮驱动高频摆动机构设计方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0年06期
4 郑旭;;试述进刀凸轮的加工方法[J];职业;2012年09期
5 余谧;轴向凸轮的NC制造[J];机械制造;2004年04期
6 张瑞昌;;用小的升程角快速获得升程的凸轮[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2年08期
7 邵世权,尚久浩,曹西惊;修正在凸轮制造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5年05期
8 周渝明;林光明;;联动凸轮双向快速装夹装置设计[J];机电工程;2020年07期
9 陈未峰;;柱塞泵偏心凸轮的组合夹具设计[J];机械工程师;2016年12期
10 王华敏;张爱梅;张强;陈鹏;;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凸轮盘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鹏;组合式凸轮轴径向滚花装配工艺优化及粉末凸轮装配失效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2 廖海平;线接触高副机构摩擦学设计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程金石;管状面槽式凸轮分度机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胡占齐;平面凸轮CAD/CAM/CNC一体化磨削系统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5 付振山;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蕾;滚珠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东;基于数字模型的凸轮连杆系统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徐伟;凸轮CAD/CAM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中南大学;2004年
3 刘学串;平行分度凸轮综合与仿真系统研究开发[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黄清海;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分析与综合[D];福州大学;2006年
5 李俊美;轮切电子凸轮的研究与开发[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高文攀;平行分度凸轮的参数化加工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7 王彩;应用电磁直线执行器实现电子凸轮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8 赵鹏;一种新型凸轮—连轩组合分度机构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牛金涛;单片凸轮驱动的平行分度凸轮研究[D];济南大学;2016年
10 胡安朋;基于旋转式吹瓶机取、送瓶系统的组合凸轮参数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9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83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