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解耦式精调机的正运动学建模与误差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2 22:55
   以一种六自由度解耦式精调机为研究对象,将其分解为水平机构和竖直机构,建立了正运动学模型和误差模型,为结构参数误差的标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提高精调机的位姿调整精度。对于水平机构,采用牛顿迭代法获得正运动学的数值解,并通过对运动支链的闭环矢量求导,推导出误差模型;对于竖直机构,推导了正运动学的解析解,并通过引入扰动量推导出误差模型。根据MATLAB仿真结果,当各结构参数误差在[-2,2]mm范围内,标定前后水平机构的最大位置调整偏差从2.1 mm改善为0.05 mm,最大姿态调整偏差从0.19°改善为0.02°;竖直机构的最大位置调整偏差从1 mm改善为0.06 mm,最大姿态调整偏差从0.08°改善为0.02°。仿真结果表明,标定方法可以减小由结构参数误差引起的精调机位姿调整误差。
【部分图文】:

示意图,解耦,示意图,运动平台


精调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机架由外部的4个支腿固定;4个水平油缸的两端为转动关节,一端Mi(i=1,2,3,4)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Ni连接到上运动平台,构成水平机构。上运动平台装有4个向下的竖直油缸,一端Pi固定在上运动平台,另一端Qi通过高度相同的球铰与下运动平台相连,构成竖直机构。其中,Q2的球铰底座与下运动平台固定,Q1的球铰底座可以沿着Q1和Q2方向滑动,Q3和Q4的球铰底座可以在安装平面内滑动。水平机构和竖直机构分别由4个油缸驱动调整3个自由度,为冗余机构,在后文的讨论中,均略去一个油缸。在机架、上运动平台和下运动平台上分别建立刚体固连坐标系{A}{B}{C},{A}与{B}在初始位置时重合,{C}的原点OC为Q2球铰的球心。精调机结构参数以各点在其刚体上的局部坐标的形式给出,如表1所示。用lih表示水平液压缸两端距离|MiNi|,liv表示竖直液压缸两端距离|PiQi|。精调机所需的工作空间为:平移量[-150,150]mm,旋转量[-10,10]°。

机构简图,机构简图,机构,牛顿迭代法


并联机构的正运动学由于包含互相耦合的非线性方程,求解较复杂,除一些特殊机构,难以得到解析解,因此通常只能得到数值解。本文采用最常见的数值解法———牛顿迭代法。根据机器人理论,各驱动杆的伸缩速度和末端位姿的变化速度满足映射关系,即

机构简图,机构简图,运动平台,坐标


如图3所示,相对于上运动平台,下运动平台可沿着zB轴平移,绕xB轴和yB轴旋转,有3个自由度(w,β,γ),其坐标转化矩阵可表示为结构参数d1=1 050,d2=429。根据坐标系{C}的位置易知w=-lv2。已知油缸固定端Pi在{B}中的坐标P1(d1,-d2,0),P2(-d1,-d2,0),P3(-d1,d2,0),则油缸自由端铰点Qi在{B}中的坐标Q1(d1,-d2,-lv1),Q2(-d1,-d2,-lv2),Q3(-d1,d2,-lv3)。设平面Q1、Q2、Q3在坐标系{B}中的表达式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家,周骥平,曲艳丽,赵明扬;一种四滑块驱动的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建模[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1年05期

2 陈文家,陈书宏,杨玲,赵明扬;四滑块平台机构及其运动学建模[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5期

3 陈文家,陈书宏,张波,赵明扬;一种四自由度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建模[J];机械设计;2001年10期

4 李晓刚;林新峰;胡耀增;;基于6-UPS并联构型的运动学建模与仿真[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21期

5 赵明扬,陈文家,王洪光,陈书宏,房立金,徐志刚;混合型4自由度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6 韩江;曹伟;姜阳;夏链;;车铣复合机床运动学建模及逆解计算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9期

7 徐瀚;李静;陈原;张荣敏;高军;;基于螺旋理论的水下机器人矢量推进球面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建模[J];机器人;2016年06期

8 邱志成,谈大龙,赵明扬;并联机器人研究现状[J];机械制造;2000年04期

9 史明辉;陈建魁;;基于解耦并联角度调整机构分析与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5年01期

10 沈惠平;许正骁;许可;邓嘉鸣;杨廷力;;零耦合度且部分解耦的3T1R并联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太克;一类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特性研究与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屈淑维;广义混联机构解耦的统一理论模型与型综合方法[D];中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转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及新机型分析[D];燕山大学;2014年

2 林伟阳;平面并联机构运动控制和解耦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汪毅;两种含间隙解耦并联机构动力学仿真与混沌现象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张占叶;两种解耦并联机构构型与运动学分析及其混沌辨识[D];燕山大学;2014年

5 李明洋;一种解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与混沌现象辨识[D];燕山大学;2015年

6 王华明;具有三转动的少自由度广义解耦并联机构构型综合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7 朱红磊;基于虚拟现实平台的线缆运动学建模与安装仿真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常威;移动解耦并联机构型综合及样机研制[D];燕山大学;2014年

9 黄桂东;解耦式振动传输系统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刘小杨;五轴柔性生产线上零件形面特征在机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本文编号:2867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867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