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直齿锥齿轮直廓变切深加工理论及验证
发布时间:2021-01-15 22:32
为了实现特大型直齿锥齿轮的高质量、高效率加工,针对特大型直齿锥齿轮的大轮提出直廓、变切深加工理论,即大轮的齿面以直廓齿面代替传统的渐开线齿面。基于直齿锥齿轮单刀双面法切齿原理,进行直廓指形铣刀的设计,通过切深变化及齿形分析,得到切深沿齿长方向变化的函数关系式,推导直廓变切深加工时大轮的齿面方程。在此基础上,推导与其完全共轭啮合的小轮齿面方程,并对小轮齿面进行齿面拓扑修形。以一对特大型直齿锥齿轮为例,进行加工和修形啮合分析,最后通过加工对滚试验,验证直廓变切深加工理论的正确性及其可行性。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铣刀进给方向示意图
图2中:ha为铣刀的齿顶高;hf为铣刀的齿根高;S为铣刀的分度圆齿厚;Sa为铣刀齿顶厚;ei为铣刀的任意分度圆处齿厚;ri为铣刀任意分度圆齿厚到齿顶的距离。由于直齿锥齿轮沿齿长方向某点截面的齿形可以由背锥上的齿形近似代替,故任意截面即为模数已知的平面渐开线,在该截面处分度圆齿厚
规定:Ki<0时表示退刀;Ki>0时表示进刀。根据拟合出的曲线可以看出,从齿长中点位置往小端加工时,在节锥线的基础上退刀;往大端加工时,在节锥线的基础上进刀。进退刀是为了保证分度圆锥上齿宽和齿槽宽一致,使齿轮副满足强度要求[14]。2 齿面方程求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弧齿锥齿轮齿面拓扑修形及加工参数计算[J]. 聂少武,邓静,邓效忠,张华,曹雪梅,李聚波. 航空动力学报. 2017(08)
[2]大模数直齿锥齿轮的加工与修形[J]. 张丰收,许淼南,张波,王劲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02)
[3]国内齿轮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J]. 赵韩,吴其林,黄康,邱明明,刘鹏. 机械工程学报. 2013(19)
[4]大齿轮测量:现状与趋势[J]. 石照耀,林虎,林家春,张白. 机械工程学报. 2013(10)
[5]含有直廓内齿轮行星轮系的传动误差计算与噪声试验[J]. 徐恺,邓效忠,刘更,杨建军,苏建新. 中国机械工程. 2010(01)
[6]基于直廓内齿轮的行星轮系传动误差分析[J]. 徐恺,邓效忠,张发玉,苏建新. 机械设计. 2009(09)
[7]螺旋锥齿轮设计与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樊红卫,谷霁红. 机械制造. 2009(08)
[8]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直齿锥齿轮机床及技术[J]. 徐晨影.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09(16)
[9]螺旋锥齿轮技术的研究现状[J]. 李兆文,王勇,陈正洪. 工具技术. 2007(10)
[10]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研究方法及进展[J]. 汪中厚,周晓玲. 中国机械工程. 2006(11)
本文编号:2979626
【文章来源】: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铣刀进给方向示意图
图2中:ha为铣刀的齿顶高;hf为铣刀的齿根高;S为铣刀的分度圆齿厚;Sa为铣刀齿顶厚;ei为铣刀的任意分度圆处齿厚;ri为铣刀任意分度圆齿厚到齿顶的距离。由于直齿锥齿轮沿齿长方向某点截面的齿形可以由背锥上的齿形近似代替,故任意截面即为模数已知的平面渐开线,在该截面处分度圆齿厚
规定:Ki<0时表示退刀;Ki>0时表示进刀。根据拟合出的曲线可以看出,从齿长中点位置往小端加工时,在节锥线的基础上退刀;往大端加工时,在节锥线的基础上进刀。进退刀是为了保证分度圆锥上齿宽和齿槽宽一致,使齿轮副满足强度要求[14]。2 齿面方程求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弧齿锥齿轮齿面拓扑修形及加工参数计算[J]. 聂少武,邓静,邓效忠,张华,曹雪梅,李聚波. 航空动力学报. 2017(08)
[2]大模数直齿锥齿轮的加工与修形[J]. 张丰收,许淼南,张波,王劲松.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02)
[3]国内齿轮研究现状及问题研究[J]. 赵韩,吴其林,黄康,邱明明,刘鹏. 机械工程学报. 2013(19)
[4]大齿轮测量:现状与趋势[J]. 石照耀,林虎,林家春,张白. 机械工程学报. 2013(10)
[5]含有直廓内齿轮行星轮系的传动误差计算与噪声试验[J]. 徐恺,邓效忠,刘更,杨建军,苏建新. 中国机械工程. 2010(01)
[6]基于直廓内齿轮的行星轮系传动误差分析[J]. 徐恺,邓效忠,张发玉,苏建新. 机械设计. 2009(09)
[7]螺旋锥齿轮设计与制造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樊红卫,谷霁红. 机械制造. 2009(08)
[8]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直齿锥齿轮机床及技术[J]. 徐晨影.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09(16)
[9]螺旋锥齿轮技术的研究现状[J]. 李兆文,王勇,陈正洪. 工具技术. 2007(10)
[10]螺旋锥齿轮动力学研究方法及进展[J]. 汪中厚,周晓玲. 中国机械工程. 2006(11)
本文编号:2979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97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