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体机构的可重构并联机构设计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8 00:02
为了满足工业生产中,对于拥有多种性能并联机构的需求,本文提出了利用单元体机构来设计可重构并联机构的新方法。根据所提出的方法,设计出若干种具有可重构特性的并联机构。针对可重构并联机构的轨迹追踪问题,搭建了一个可以实现对末端轨迹进行精确追踪的控制系统。提出了单元体思想,将平面四杆机构及其衍生机构视作平面单元体,通过将单元体衍化,构造出一系列平面可重构平台;依靠螺旋理论,将空间单环过约束机构视作空间单元体,将空间单环机构衍化到空间多环机构,从而构造出空间可重构平台。将可重构平台与并联机构相结合,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可重构并联机构。利用平面初级可重构平台构造了可重构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性能分析,证明了该机构拥有多种性能,并针对该可重构并联机构,提出相应的性能评价指标,对该机构进行了性能优化。利用平面二级可重构平台构造了可重构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和性能分析,证明了该机构拥有多种性能,并针对该可重构并联机构,搭建了其控制系统模型,实现末端轨迹的精确追踪。利用C1型可重构平台构造了可重构并联机构,并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和性能分析,证明了该机构拥有多种性能。针对该可重构...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Bennettpiano-spherical支链奇异位型136jFig.l-2ThesingularconfigurationsoftheBennettpiano-sphericallinkagel61
-;丨辦,|?3?cm?|??图1-4模块化可重构系统(BRAID)t5G]??Fig.?1-4?Modular?reconfigurable?system?(BRAID)?[5°3??通过对关节的约束,改变支链结构,也是实现机构可重构化的一种方法[53_58]。??Krovi[59]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自由度耦合连续支链(SDCSC)的可重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用来辅助援救。该机构通过约束连续杆件的转动关节,从而实现构型的多??样性。如图1-5所示,Carbonari[1Q]等利用3-CPS机构设计出了一种可重构并联机??床;该机床分为旋转部分和平移部分,通过这两个部分相互配合,来实现零件的??加工任务;通过锁定转动机构的不同关节,实现转动部分在多种运动模式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机构的可重构化。如图1-6所示,Azulay【6Q]等设计出了一个包含所??有运动模式的冗余并联机构加工系统,通过锁定或者释放不同的运动关节,可以??实现在多种运动模式之间切换,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Aghili[61]等通过驱动被动关??节,将原有机构的拓扑形式进行改变,将机构实现了可重构化,从而满足在不同??任务下的需求。Fisher[62]等通过锁定或者释放冗余关节,设计出了一种可重构平面??并联机构,使该机构可以在多种自由度数目之间切换。??
Fig.?1-6?Actuation?schema?of?the?configurations16^??通过添加其他机构或者直接改变并联机构的尺寸参数,来获取多种性能指标,??也是构造可重构并联机构的方法[63]。Karin^64]等提出一种可重构并联机构,可以??通过改变基座的尺寸和形状来规避运动空间中的奇异位型,同时避免完成特定任??务时的杆件碰撞问题。C〇pp〇la[65l等将并联机构和齿轮系结合起来,设计出了一种??可重构混联机构,通过基座的齿轮系的转动,可以实现机构在多种构型下的连续??变换,从而获得不同的性能指标。211〇1^[66_69]等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基座安装了??可以提供水平移动的移动副,通过移动副的运动,可以实现改变并联机构的尺寸??参数,从而实现了并联机构的可重构化。Chi[7G]等将3-RPS并联机构安装在一个可??展的并联机构之上,通过中间电机的驱动,实现3-RPS并联机构的展开,从而改??变并联机构的构型,实现了将3-RPS并联机构的可重构化。Zhang[71_73]等通过在并??联机构上添加一条被动支链,由该被动支链对并联机构的平台提供约束螺旋,并??通过控制该被动支链,实现并联机构在多种自由度模式间切换,将并联机构可重??构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J]. 王洪波,徐桂玲,张典范,胡星. 燕山大学学报. 2010(06)
[2]一种PID模糊控制器(fuzzy PI+fuzzy ID型)[J]. 李庆春,沈德耀. 控制与决策. 2009(07)
[3]基于串并联机构的自重构移动机器人[J]. 王巍,张厚祥,邓志诚,宗光华,傅华蕾. 机械工程学报. 2008(05)
[4]用于可重构地面移动机器人的主动球铰[J]. 邓志诚,王巍,宗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12)
[5]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的机构设计[J]. 贺鑫元,马书根,李斌,王越超. 机械工程学报. 2005(12)
[6]可重构PKM模块的选型原则——理论与实践[J]. 黄田,李曚,吴孟丽,梅江平,赵学满,Hu S.Jack. 机械工程学报. 2005(08)
[7]KINEMATIC DESIGN OF A RECONFIGURABLE MINIATURE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J]. D J Whitehous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3(01)
博士论文
[1]一类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学分析[D]. 叶伟.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变胞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特性研究[D]. 张克涛.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83854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Bennettpiano-spherical支链奇异位型136jFig.l-2ThesingularconfigurationsoftheBennettpiano-sphericallinkagel61
-;丨辦,|?3?cm?|??图1-4模块化可重构系统(BRAID)t5G]??Fig.?1-4?Modular?reconfigurable?system?(BRAID)?[5°3??通过对关节的约束,改变支链结构,也是实现机构可重构化的一种方法[53_58]。??Krovi[59]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自由度耦合连续支链(SDCSC)的可重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用来辅助援救。该机构通过约束连续杆件的转动关节,从而实现构型的多??样性。如图1-5所示,Carbonari[1Q]等利用3-CPS机构设计出了一种可重构并联机??床;该机床分为旋转部分和平移部分,通过这两个部分相互配合,来实现零件的??加工任务;通过锁定转动机构的不同关节,实现转动部分在多种运动模式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机构的可重构化。如图1-6所示,Azulay【6Q]等设计出了一个包含所??有运动模式的冗余并联机构加工系统,通过锁定或者释放不同的运动关节,可以??实现在多种运动模式之间切换,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Aghili[61]等通过驱动被动关??节,将原有机构的拓扑形式进行改变,将机构实现了可重构化,从而满足在不同??任务下的需求。Fisher[62]等通过锁定或者释放冗余关节,设计出了一种可重构平面??并联机构,使该机构可以在多种自由度数目之间切换。??
Fig.?1-6?Actuation?schema?of?the?configurations16^??通过添加其他机构或者直接改变并联机构的尺寸参数,来获取多种性能指标,??也是构造可重构并联机构的方法[63]。Karin^64]等提出一种可重构并联机构,可以??通过改变基座的尺寸和形状来规避运动空间中的奇异位型,同时避免完成特定任??务时的杆件碰撞问题。C〇pp〇la[65l等将并联机构和齿轮系结合起来,设计出了一种??可重构混联机构,通过基座的齿轮系的转动,可以实现机构在多种构型下的连续??变换,从而获得不同的性能指标。211〇1^[66_69]等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基座安装了??可以提供水平移动的移动副,通过移动副的运动,可以实现改变并联机构的尺寸??参数,从而实现了并联机构的可重构化。Chi[7G]等将3-RPS并联机构安装在一个可??展的并联机构之上,通过中间电机的驱动,实现3-RPS并联机构的展开,从而改??变并联机构的构型,实现了将3-RPS并联机构的可重构化。Zhang[71_73]等通过在并??联机构上添加一条被动支链,由该被动支链对并联机构的平台提供约束螺旋,并??通过控制该被动支链,实现并联机构在多种自由度模式间切换,将并联机构可重??构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J]. 王洪波,徐桂玲,张典范,胡星. 燕山大学学报. 2010(06)
[2]一种PID模糊控制器(fuzzy PI+fuzzy ID型)[J]. 李庆春,沈德耀. 控制与决策. 2009(07)
[3]基于串并联机构的自重构移动机器人[J]. 王巍,张厚祥,邓志诚,宗光华,傅华蕾. 机械工程学报. 2008(05)
[4]用于可重构地面移动机器人的主动球铰[J]. 邓志诚,王巍,宗光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12)
[5]可重构星球探测机器人的机构设计[J]. 贺鑫元,马书根,李斌,王越超. 机械工程学报. 2005(12)
[6]可重构PKM模块的选型原则——理论与实践[J]. 黄田,李曚,吴孟丽,梅江平,赵学满,Hu S.Jack. 机械工程学报. 2005(08)
[7]KINEMATIC DESIGN OF A RECONFIGURABLE MINIATURE PARALLEL KINEMATIC MACHINE[J]. D J Whitehouse.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03(01)
博士论文
[1]一类可重构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学分析[D]. 叶伟.北京交通大学 2016
[2]变胞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特性研究[D]. 张克涛.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838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98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