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参数对混输泵全流道内气液相间作用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1-08 14:44
为了解流动参数对混输泵内气液相间作用特性的影响,针对不同进口含气率(3%、9%、15%)、不同流量(0.75Qd、Qd、1.25Qd)和不同进口气泡直径(0.1 mm、0.4 mm、0.7 mm、1.0 mm)条件,利用ANSYS CFX对一叶片式气液混输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进口含气率下,泵内气液相间作用力中均是阻力起主导作用,湍流弥散力大小可忽略;随进口含气率增加,各相间作用力逐渐增大,且叶轮内相间作用力的增大幅度大于导叶。当Q=0.75Qd时,叶轮进口处阻力、附加质量力、升力以及叶轮内阻力均出现了明显增大。同时,进口气泡直径增加,叶轮内阻力、附加质量力和升力均增大,而导叶内相间作用力的变化相对较小。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叶轮和导叶网格??Fig.?2?Mesh?for?impeller?and?guide?vane??
1912??工程热物理学报??41卷??输泵内气液相间作用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文献[7]?[9]虽然对该类泵内气液相间??作用力的量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计算分析,但??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利用ANSYS?CFX??软件对一气液混输泵内流动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探讨了进口含气率、流量、进口气泡直径等参数对泵??内气液相间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了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液相间作用特性。??1研究对象??图1是气液混输泵的试验泵模型,包括进出口管??道、叶轮和导叶四部分。该泵的设计流量为50?m3/h、??设计转速2950?r/min、设计扬程15?m、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分别为4和11.为了便于高速摄影机观察泵??内气泡的运动及分布规律,叶轮和导叶的外壳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加工而成。??阻力通常被认为最重要的气液相间作用力,计??算表达式为:???Fb.i?=—办名=|yg?—?Vi|?(Vg?-?T4)?(3)??其中,是气泡直径;CD为阻力系数,其通常是决??定阻力模型精度的关键。由于目前被广泛用于混输??泵的Schiller?Naumann模型和定常阻力系数模型对??于较大进口含气率工况预测不够精确,因此对阻力??模型系数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阻力模型系数为:??/?24?(1?+?0.1i?eg-75)/i?eb,?\??^D-m? ̄?niax?Q?/??I?(4)??、#b^/(Pi-Pg)分/。(1—〇g)?〇?’5?乂??附加质量力、升力和湍流弥散力的计算表达式??如式(5)?(7),其中,CA、Ct、CT分别为各相间作用?
结转子法。在数值求解方面,??对流项和湍动能相均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求解,收敛??残差为lxlO-4。??3结果与讨论??3.1计算模型验证??关于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已在??文献[13]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与试验工况对??比,纯水设计工况数值计算的效率和扬程相对误??差分别为0.94%和2.97%。当进口含气率分别为??3%、9%、15%和21%时,数值计算得到的栗扬程??相对误差分别为3.00%、2.07%、3.30%和1.57%。??3.2进□含气率的影响??图3是当进口含气率分别为3%、9%、15%时,??叶轮和导叶流道内阻力、附加质量力、升力和湍流??弥散力沿着流动方向的变化对比。由图3可知,整??体上,叶轮和导叶流道内四种气液相间作用力的大??小顺序分别为阻力、升力/附加质量力、湍流弥散力,??且湍流弥散力的大小与其余三种力相比可以忽略。??同时,在叶轮进口及出口处的阻力、升力和附加质??量力均出现了明显地突然增大现象。??随着进口含气率的增加,叶轮和导叶流道内各??相间作用力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由阻力、附加质??量力和升力的计算表达式(3)、(5)、(6)可知,含气??率是影响相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之一,且与其成正??相关关系。随着进口含气率的增加,气体在叶轮和??导叶流道内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大(如图4),阻塞了??流道,减小了过流面积,进而使流道内的气液流动??变得更加紊乱,相间作用增强。??3.3流量的影响??通过3.2节分析,湍流弥散力的大小相对其余三??轴面相对距离z//??(d)湍流弥散力??图3不同进口含气率下叶轮和导叶流道内相间作用力对比??Fig.?3?In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混流泵性能及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 张文武,余志毅,祝宝山,杨策. 机械工程学报. 2017(22)
[2]螺旋轴流泵内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J]. 张金亚,蔡淑杰,朱宏武,强睿.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3483896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08)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2叶轮和导叶网格??Fig.?2?Mesh?for?impeller?and?guide?vane??
1912??工程热物理学报??41卷??输泵内气液相间作用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文献[7]?[9]虽然对该类泵内气液相间??作用力的量级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计算分析,但??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利用ANSYS?CFX??软件对一气液混输泵内流动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探讨了进口含气率、流量、进口气泡直径等参数对泵??内气液相间力的影响,进一步了解了叶片式混输泵??内气液相间作用特性。??1研究对象??图1是气液混输泵的试验泵模型,包括进出口管??道、叶轮和导叶四部分。该泵的设计流量为50?m3/h、??设计转速2950?r/min、设计扬程15?m、叶轮和导叶??叶片数分别为4和11.为了便于高速摄影机观察泵??内气泡的运动及分布规律,叶轮和导叶的外壳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加工而成。??阻力通常被认为最重要的气液相间作用力,计??算表达式为:???Fb.i?=—办名=|yg?—?Vi|?(Vg?-?T4)?(3)??其中,是气泡直径;CD为阻力系数,其通常是决??定阻力模型精度的关键。由于目前被广泛用于混输??泵的Schiller?Naumann模型和定常阻力系数模型对??于较大进口含气率工况预测不够精确,因此对阻力??模型系数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阻力模型系数为:??/?24?(1?+?0.1i?eg-75)/i?eb,?\??^D-m? ̄?niax?Q?/??I?(4)??、#b^/(Pi-Pg)分/。(1—〇g)?〇?’5?乂??附加质量力、升力和湍流弥散力的计算表达式??如式(5)?(7),其中,CA、Ct、CT分别为各相间作用?
结转子法。在数值求解方面,??对流项和湍动能相均采用二阶迎风格式求解,收敛??残差为lxlO-4。??3结果与讨论??3.1计算模型验证??关于本文采用的数值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已在??文献[13]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与试验工况对??比,纯水设计工况数值计算的效率和扬程相对误??差分别为0.94%和2.97%。当进口含气率分别为??3%、9%、15%和21%时,数值计算得到的栗扬程??相对误差分别为3.00%、2.07%、3.30%和1.57%。??3.2进□含气率的影响??图3是当进口含气率分别为3%、9%、15%时,??叶轮和导叶流道内阻力、附加质量力、升力和湍流??弥散力沿着流动方向的变化对比。由图3可知,整??体上,叶轮和导叶流道内四种气液相间作用力的大??小顺序分别为阻力、升力/附加质量力、湍流弥散力,??且湍流弥散力的大小与其余三种力相比可以忽略。??同时,在叶轮进口及出口处的阻力、升力和附加质??量力均出现了明显地突然增大现象。??随着进口含气率的增加,叶轮和导叶流道内各??相间作用力均逐渐增大,这是因为由阻力、附加质??量力和升力的计算表达式(3)、(5)、(6)可知,含气??率是影响相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之一,且与其成正??相关关系。随着进口含气率的增加,气体在叶轮和??导叶流道内的聚集程度逐渐增大(如图4),阻塞了??流道,减小了过流面积,进而使流道内的气液流动??变得更加紊乱,相间作用增强。??3.3流量的影响??通过3.2节分析,湍流弥散力的大小相对其余三??轴面相对距离z//??(d)湍流弥散力??图3不同进口含气率下叶轮和导叶流道内相间作用力对比??Fig.?3?In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混流泵性能及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 张文武,余志毅,祝宝山,杨策. 机械工程学报. 2017(22)
[2]螺旋轴流泵内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J]. 张金亚,蔡淑杰,朱宏武,强睿.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9)
本文编号:3483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348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