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开缝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2 09:37

  本文关键词:开缝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效率与较小空化余量的离心泵始终是科研工作者和设计工程师追求的目标,而低比转速离心泵由于叶轮直径大、出口宽度小、流道扩散严重等原因,导致其性能较差,且易发生空化现象。叶轮流道中的流动是极其复杂与不稳定的,在扩散流道的下游区域一般会出现流动分离以及随之产生的不稳定旋涡,甚至堵塞部分流道,导致泵的下降,水力效率降低。因此,在离心泵的水力设计过程中,应该确保在设计工况范围内不产生流动分离的现象。本文以M33-12.5型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开缝叶片流动控制技术对叶片进行开缝,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研究手段来分析开缝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全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利用CFD数值模拟与试验设计方法对叶片开缝参数的选择进行研究与分析。从正交试验的结果得出缝隙各因素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叶片开缝对扬程的影响由大到小为:开缝直径D缝隙的偏转角β缝隙中心宽度b缝隙深度h缝隙的收缩比f;对效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缝隙的偏转角β开缝直径D缝隙深度h缝隙的收缩比f缝隙中心宽度b;对空化余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为:缝隙深度h开缝直径D缝隙的收缩比f缝隙中心宽度b缝隙的偏转角β。综合考虑,开缝直径、缝隙的偏转角和缝隙深度对离心泵性能影响最大。根据试验结果,对原模型进行开缝优化设计,得到较好的结果。2.基于原模型与4种开缝叶轮的流场分析结果,探索开缝叶片改善叶轮内部流动与空化性能的机理,分析了叶片缝隙的射流、卷吸作用及流动分离现象对叶轮流道内压力、流场和空泡的影响。结果发现,当缝隙位于叶片出口位置,扬程会有较大的下降,但是当偏转角为负时,会减弱叶轮出口的射流-尾迹现象,提高离心泵的效率;当缝隙靠近叶片进口处,对离心泵的性能基本无改善作用,甚至会降低泵的性能。因为叶片进口背面的压力尚未提升,且由于颈缩效应与卷吸效应的影响,又在缝隙叶片背面后端形成新的湍流漩涡与空泡区域。3.通过对M33-12.5型低比转速离心泵与另一款低比转速恒扬程泵的叶片开缝并进行数值分析发现,合理的叶片开缝有利于离心泵性能的提升,验证了本文开缝方法的可靠性,为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开缝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推荐的开缝参数选取范围为:开缝直径D=0.5~0.7D2,缝隙的偏转角β=45°~70°,缝隙深度h=1.0,缝隙中心宽度b=1~3mm,缝隙的收缩比f=1.2~1.5。
【关键词】:低比转速离心泵 开缝叶片 数值计算 试验设计 空化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3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2.1 国内的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15-16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16-17
  • 第二章 边界层理论及流动分离17-26
  • 2.1 边界层理论17-21
  • 2.1.1 边界层概念17-19
  • 2.1.2 边界层的控制方程19-21
  • 2.2 边界层分离理论21-24
  • 2.2.1 分离发生的机理21-22
  • 2.2.2 离心泵中的流动分离22-23
  • 2.2.3 流动分离的判定方法23-24
  • 2.2.4 流动分离控制24
  • 本章小结24-26
  • 第三章 数值计算方法26-30
  • 3.1 网格划分26-27
  • 3.2 湍流模型27-28
  • 3.3 空化模型28-29
  • 3.4 其他的相关设置29
  • 本章小结29-30
  • 第四章 基于试验设计方法的优化设计30-53
  • 4.1 原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30-34
  • 4.1.1 原模型的外特性预测31-32
  • 4.1.2 原模型的流场分析32-33
  • 4.1.3 原模型的空化性能预测33-34
  • 4.2 开缝叶片的正交试验设计及优化34-47
  • 4.2.1 开缝叶片参数的选择34
  • 4.2.2 正交试验设计简介34
  • 4.2.3 正交试验表的设计34-37
  • 4.2.4 试验结果汇总37-38
  • 4.2.5 试验结果的直接分析38-39
  • 4.2.6 试验结果的极差分析39-44
  • 4.2.7 优化设计的计算分析44-47
  • 4.3 均匀试验设计及优化47-51
  • 4.3.1 均匀设计表的设计47-49
  • 4.3.2 均匀设计的结果及分析49-50
  • 4.3.3 均匀设计的回归求优50-51
  • 本章小结51-53
  • 第五章 开缝叶轮的流场分析53-76
  • 5.1 叶轮流场的定常计算结果分析53-63
  • 5.1.1 叶轮的扬程与水力效率53-54
  • 5.1.2 叶轮流场的分析54-63
  • 5.1.3 开缝式叶轮性能提升机理的讨论63
  • 5.2 叶轮流场的非定常计算结果分析63-71
  • 5.2.1 性能对比64
  • 5.2.2 流场分析64-69
  • 5.2.3 开缝叶片抗空化的机理探讨69-71
  • 5.3 开缝叶片的应用及验证71-74
  • 5.3.1 计算模型71
  • 5.3.2 叶片开缝71-72
  • 5.3.3 结果分析72-74
  • 本章小结74-7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6-78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76-77
  • 6.2 研究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3
  • 致谢83-84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永燕;袁寿其;袁建平;张金凤;;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模型[J];排灌机械;2008年01期

2 高忠大;朱玉峰;张平;白海波;;低比转速化工离心泵改进设计[J];轻工机械;2008年03期

3 何乃英;;浅析离心泵吸入比转速对运行稳定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10年04期

4 戴正元,李龙;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理论现状及发展[J];水泵技术;2000年02期

5 何希杰,刘家柏,杨文,颜春万,朱广奇;低比转速离心泵范围的界定[J];流体机械;2000年11期

6 文权 ,姚明贵;低比转速无过载自动排气离心泵的设计[J];东方电气评论;2002年04期

7 张佩芳,袁寿其,许建强;低比转速离心泵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J];排灌机械;2003年06期

8 何希杰;低比转速离心泵主要参数对性能综合影响和排序[J];通用机械;2004年01期

9 程福,刘中华,张序成;一种低比转速小流量离心泵的设计[J];通用机械;2004年06期

10 杨军虎,张人会;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系数的计算方法探讨[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倪永燕;袁寿其;袁建平;潘中永;;低比转速离心泵加大流量设计优化模型[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付跃登;袁寿其;袁建平;;带分流叶片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概述[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徐洪泉;王万鹏;;比转速选择对水电站稳定运行的影响[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小林;严敬;;低比转速叶轮水力设计新方法综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谢宝星;杨官霞;赵毅锋;曾辉;;MGV在解决低比转速水泵水轮机空载稳定性中的应用[A];第十八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斌;低比转速无过载排污泵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2 朱兵;缝隙引流叶片提高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的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山峰;开缝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影响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陈洁达;单轴双输送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赵安;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多目标优化与湍流模拟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马中强;大型中比转速矿用泵无过载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5 徐洁;低比转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D];甘肃工业大学;2001年

6 梁杰;超低比转速部分流泵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7 胡家昕;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复合式叶轮内部流动及其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8 钱晨;低比转速离心泵圆盘损失计算的探讨及内部流动特征的数值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9 冯新粮;一种低比转速离心水泵叶轮的改进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10 马雷;边界层理论在低比转速离心泵叶片设计中的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开缝叶片对低比转速离心泵性能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414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a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