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算法的多颗粒碰撞耗能机理分析与振动抑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DEM算法的多颗粒碰撞耗能机理分析与振动抑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针对机械构件主系的封闭空间中填充微小颗粒,进行振动抑制问题,对填充颗粒的尺寸、数量以及材料特性因素对振动抑制效果的影响开展了研究。通过采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分析了颗粒与颗粒以及颗粒与主系统之间的运动学特性,建立了能够充分表达颗粒在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的受力、变形关系以及耗能计算模型,分析了多个颗粒之间的碰撞与耗能机理,确定了碰撞过程中颗粒的状态、受力及耗能大小的计算求解算法。在Matlab环境下,针对不同颗粒材质、数量及大小对系统振动抑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颗粒材质大小以及数量对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搭建的试验台,进行了试验数据采集和分析。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为提高机械构件的减振性能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关键词】: 颗粒阻尼 离散单元 振动抑制 碰撞与耗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5051)
【分类号】:TH113.1
【正文快照】: 0引言颗粒阻尼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振动控制领域新兴的一种被动减振技术,它主要通过在振动体的有限封闭空间中填充微小颗粒,利用微小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阻尼器壁之间的摩擦和冲击作用消耗系统的振动能量,从而起到阻尼作用,达到减振的效果。颗粒阻尼技术是一项效果显著且应用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王萍萍;孔宪仁;王本利;;基于航天器复杂动力学模型的鲁棒H_∞振动抑制算法[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1年02期
2 孔宪仁;张也弛;;两自由度非线性吸振器在简谐激励下的振动抑制[J];航空学报;2012年06期
3 杜华军,于百胜,郑钢铁,黄文虎;蜂窝锥壳卫星适配器约束阻尼层振动抑制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2003年03期
4 秦莉;杨明;;实时精确跟踪瞄准中振动抑制的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1期
5 那帅;朱春艳;彭福军;唐国安;;基于输入整形技术的太阳翼调姿残余振动抑制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3年07期
6 陕晋军,刘暾;挠性结构的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研究[J];上海航天;2001年06期
7 王军,郦正能,叶宁;形状记忆合金智能结构的主动振动抑制研究[J];航空学报;2002年05期
8 王晓磊,吴宏鑫;挠性航天器振动抑制的自适应方法及实验研究[J];宇航学报;2005年03期
9 周成刚;李东旭;;卫星大挠性桁架结构振动抑制试验研究[J];航天控制;2009年02期
10 向建华;廖日东;蒲大宇;;基于附板的结构振动抑制与传递衰减特性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建英;刘暾;;频域内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建英;刘暾;;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和闭环反馈控制的同时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郭建平;;用高频微幅振动抑制爬行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专辑[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也弛;非线性能量阱的力学特性与振动抑制效果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伟国;支杆式风洞模型主动振动抑制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常雅杰;智能桁架卫星的振动抑制与姿态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3 孙禄君;双柔性帆板卫星分力合成主动振动抑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陈振兴;高速LED芯片分拣臂振动抑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熊怀;非线性能量阱若干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姜尔东;支杆式风洞模型主动振动抑制方法与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汤海天;带锯锯切负载检测与振动抑制系统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DEM算法的多颗粒碰撞耗能机理分析与振动抑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44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