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价值链演化趋势与STEDI咨询业务升级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价值链演化趋势与STEDI咨询业务升级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11年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价值链演化趋势与STEDI咨询业务升级路径研究
胡章喜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目前世界上著名大都市如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等已经基本建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客运交通体系。 中国大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比较晚。白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集聚导致大城市交通压力剧增,经济持续高增长也使得城市财力快速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己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在中国作为新兴行业,其发展对原材料、装备制造、工程施工、科技研发、工程咨询、机电系统集成、教育培训、建设与运营管理服务、节能、环保等产业的直接拉动作用显著。经过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行业规模快速扩大,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进入该行业的企业也迅速增加。 本文在全面梳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历史、现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价值链相关理论,构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寿命周期价值链与工程咨询产业价值链,从需求与能力两大关键因素的未来变化趋势预测中长期及十二五期间行业总体规模,分析行业价值在价值链纵横维度的转移趋势,识别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与工程咨询产业价值链治理现状与演化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升级理论对所在企业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STEDI)的十二五咨询业务发展定位与升级路径进行了探讨。 本文提供了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新视角,取得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现状与发展的全新认识。扩大了价值链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丰富了价值链理论的相关概念,创造性地发展了价值链理论与轨道交通行业结合的研究工具。对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梳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和工程咨询产业发展脉络,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捕捉发展机遇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5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柳钦;;有关全球价值链理论的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胡章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咨询若干问题探讨[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8年02期
3 胡章喜;;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模式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年09期
4 杨时;曾文超;;从价值链到价值网: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价值链演进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12期
5 周新军;;客户驱动下的价值链演变[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姬军荣;;基于知识为竞争要素的企业价值链重构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9期
7 赵雪锋,丁烈云,骆汉宾;建筑业价值链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应名洪;;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发展战略[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7年04期
9 熊英;马海燕;刘义胜;;全球价值链、租金来源与解释局限——全球价值链理论新近发展的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满园;张学鹏;;基于博弈视角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主体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2 王卫东;朱合华;李耀良;;城市岩土工程与新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3 胡亦盛;;群体投资作用下的地方产业链构建与升级[J];北方经济;2010年18期
4 王睿丽;;产业链背景下出版企业如何实现增值[J];编辑之友;2007年01期
5 冉庆国;;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关系的耦合模型[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6 曹群;姜振寰;;产业链的内涵及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11期
7 魏素宝;;从产业链整合角度分析企业的行为——以盛大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8 王燕;张宗益;;区域自主创新知识资源利用的机理及路径研究[J];财贸研究;2010年03期
9 刘小兰;樊一阳;廖雅;;基于产业链资源整合的电子商务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8期
10 王德;干迪;朱查松;陆锡明;;上海市郊区空间规划与轨道交通规划的协调性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文宏;陈文艳;;后建设期轨道交通可持续网络化体系建设再评估[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胡章喜;;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现状分析及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要求[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朝隆;陈敬堂;;区域旅游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理论解释与分析[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宋国琴;邓红蕾;郑胜华;章俊杰;;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整合及其发展策略研究[A];2012-2015年转型期的中国——中国未来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人淮;熊飞;张萸;;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耿松涛;公共企业经营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周枝田;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崔毓剑;基于网络化的林业工程装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耿亚新;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李金津;企业生态链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峰;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广生;基于价值链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海峰;中国TD-SCDMA产业内企业间协同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黄立雄;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夏贤明;我国手机出版产业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逸群;国际代工企业:从OEM到ODM、OBM[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迪;基于WEB2.0的即时通讯盈利模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维涓;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下的烟草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8 梁盼盼;轨道交通车站设备智能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陈然;基于产业链治理的中国铁矿石进口贸易市场势力构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赵磊;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士德;蒋冰晶;;基于价值链的高层管理团队集成模型[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2 陈功玉;王珍珍;;虚拟企业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潘成云;解读产业价值链——兼析我国新兴产业价值链基本特征[J];当代财经;2001年09期
4 唐守廉,郑丽,王江磊;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演变和价值网络[J];电信科学;2003年09期
5 张辉;全球价值链理论与我国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5期
6 曹明福,李树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利益来源: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和价格倾斜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7 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租金及其形成机理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6期
8 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收益分配——基于笔记本电脑商品链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7期
9 胡大立;;基于价值网模型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9期
10 刘林青;谭力文;施冠群;;租金、力量和绩效——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对竞争优势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杰;;列车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交通信息产业);2001年12期
2 艾珂,艾晟;浅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仿真系统[J];中国工程咨询;2003年03期
3 程军民;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J];甘肃科技;2003年03期
4 庾晋 ,白杉;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综述[J];交通企业管理;2003年02期
5 胡世东;城市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4年01期
6 ;城市轨道交通面临在建、拟建项目清理[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4年02期
7 贾志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集中告警[J];中国交通信息产业;2004年07期
8 李崇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筹划设计文件编制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5年04期
9 任重;我国成为世界最大城市轨道交通市场[J];工程设计与建设;2005年05期
10 蔡晓民;;关于宁波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必要性的初步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铁夫;;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做出努力[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黄衛;;前言[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专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成果简介[A];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技术(第三集)[C];2009年
5 马尧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施工控制网测量与研究[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傅铭;;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网络的谐波污染及抑制技术探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和振兴;;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控制体系及优化[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沈秀芳;周国甫;胡维撷;胡章喜;;城市轨道交通新线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的体会与思考[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施仲衡;;前言[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张玮晨;周裕德;祝文英;夏丹;应乐淳;储益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路振动投诉原因剖析及建议[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重庆日报;2004年
2 王健 常玉伟;[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通讯员刘乃森 闫玉玲;[N];科技日报;2002年
4 ;[N];人民日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白秀喜 顾宇新;[N];中国建设报;2005年
7 林妍;[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滕学蓓;[N];中国交通报;2007年
9 记者 许晓楠;[N];大连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谢然浩;[N];经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阳;城市轨道交通信息融合与决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育南;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整合发展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翟维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及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玉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能耗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郝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效益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赵宇刚;考虑服务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孔令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型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曹守华;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交通特性分析及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福彤;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振动源的频域反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张建华;地铁复杂网络的连通脆弱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佩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于东;城市轨道交通站出入口空间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纪雪艳;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韦中利;城市轨道交通试验测试系统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高飞;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轨道交通的衔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穆辉;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王平瑞;天津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监控系统优化设计[D];天津大学;2009年
8 杨维;城市轨道交通路网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智超;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和环境综合影响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炜;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价值链演化趋势与STEDI咨询业务升级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50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