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配流阀静动态分析及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配流阀静动态分析及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驱柱塞泵 配流阀 运动规划 静动态特性 NLPQL
【摘要】:相对传统斜盘式旋转轴向柱塞泵柱塞运动曲线固定单一的情况,直线电机驱动柱塞泵柱塞运动曲线具有可规划性。选取直线电机常用的三角波曲线、S形曲线、指数曲线作为直线电机运动曲线规划,建立了锥形配流阀内部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直线电机运动规划下配流阀静动态特性。基于NLPQL算法对配流阀敏感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以及阀芯结构尺寸。仿真结果表明:指数曲线不适用作为直线电机运动曲线,直线电机运动曲线在三角波规划情况下压力脉动率最小;为获得压力平稳无脉动,直线电机往复运动频率应避开配流阀自振频率整数倍且小于阀最大响应频率。最后通过泵试验证实了前期仿真研究,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关键词】: 直驱柱塞泵 配流阀 运动规划 静动态特性 NLPQL
【基金】:863计划项目(2012AA091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572012;51375018) 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CIT&TCD20130316)
【分类号】:TH137.51
【正文快照】: 0前言单向阀作为液力闭锁机构,在液压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其作用是使液缸与排出管和吸入管交替连通或隔开,控制液体的单向流动,由两个单向阀组成的配流阀是直驱水压往复柱塞泵三大关键部件之一。近几年针对液压水泵驱动器的研究中,智能材料驱动的液压容积伺服作动器是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志;刘桓龙;吴文海;柯坚;;配流盘负遮盖结构对配流特性的影响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0年19期
2 卞艺杰,许拯民;计算机在网络配流分析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李方俊;斜轴泵最佳配流工况的理论分析[J];煤炭学报;1995年01期
4 李元勋,钟廷修,陈卓如;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端面配流副发展与现状[J];液压气动与密封;1998年01期
5 王东;海水液压泵配流副关键技术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王晓力;;偏心配流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端盖材料的选择[J];机床与液压;1986年02期
7 邓海顺;许贤良;;球面配流副油膜间隙的研究[J];煤矿机械;2006年01期
8 邓海顺;许贤良;;球面配流副的泄漏分析与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7年03期
9 杨华勇;王彬;周华;;圆盘缝隙的平面配流副压力分布模型与解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5期
10 李方俊,王国彪,,陆文;斜轴泵配流副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English Edition);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海顺;许贤良;王传礼;;球面配流副的泄漏分析与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孟庆堂;施光林;泮健;;一种数字配流与调速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东;;海水柱塞泵配流阀结构及其动力学的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海顺;织构化配流副摩擦润滑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2 王彬;轴向柱塞泵平面配流副润滑特性及其参数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3 艾青林;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润滑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晓刚;三配流窗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理论及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朱旭;高速大流量电液配流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彬;铁路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刘京京;考虑距离因素的城市多模式交通配流模型[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曾祥彬;轴向柱塞马达变量机构及配流特性的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邹俊;基于转阀配流的水力振荡减阻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周辉;自平衡式高低压配流阀组低速大扭矩乳化液马达的设计与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井伟川;转阀配流液压振动器工作特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7 向伦凯;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润滑特性理论研究及其参数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8 吴红涛;高压泵配流副油膜润滑及摩擦特性的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4年
9 胡志W
本文编号:637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637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