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修磨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修磨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双内圈 修磨量 轴向载荷 轴向位移
【摘要】:结合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凸出量测量原理及内圈修磨量计算。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和数值解法计算不同载荷作用下的轴向位移量,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可用于计算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宽度修磨量。
【作者单位】: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高性能轴承技术重点实验室;滚动轴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双内圈 修磨量 轴向载荷 轴向位移
【分类号】:TH133.331
【正文快照】: 洛阳471003)在实际应用中,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相当于2套单列角接触球轴承以“背靠背”(DB)方式成对使用,组配时需通过测量凸出量值确定套圈最终的修磨量,准确的修磨量是提高轴承组配合套率的前提。同时,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预紧力的大小由两内圈非基面轴向间隙决定,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胜超;徐海利;刘志恒;张文涛;商琪;;轴向载荷作用下角接触球轴承轴向位移分析[J];轴承;2016年01期
2 张蕾;张中元;张文涛;韩涛;陈天驹;;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组配技术[J];轴承;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海利;何崇光;刘志恒;焦春照;;角接触球轴承球径变化对凸出量的影响[J];轴承;2017年05期
2 徐海利;宋晓东;刘胜超;何崇光;;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圈修磨量分析[J];轴承;2017年02期
3 孙怀全;刘红莉;赵立新;张长之;;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的精确控制[J];轴承;201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荣瑜;角接触球轴承旋滚比的计算方法[J];轴承;1994年05期
2 孙福;新型角接触球轴承诞生[J];机床与液压;1997年01期
3 杨咸启,姜韶峰,陈俊杰,王卫国;高速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J];轴承;2000年01期
4 蔡亚新;配对角接触球轴承凸出量的设计及误差分析[J];轴承;2000年03期
5 蒋兴奇,马家驹,赵联春;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热分析[J];轴承;2000年08期
6 侯广军;角接触球轴承预加负荷值的计算、实施与测量[J];磨床与磨削;2000年01期
7 李松生,裴翠红,王永坚;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支承特性分析[J];轴承;2001年02期
8 李小弟,崔红娟;一对角接触球轴承安装位置的研究[J];机械;2002年S1期
9 张锡昌,王鸿伟;角接触球轴承的特性与应用[J];轴承;2003年09期
10 肖曙红,黄晓明,张伯霖;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发热及其影响因素[J];机床与液压;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香;孙茂文;;关于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组配率的研究与分析[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程超;汪久根;;基于遗传算法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优化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3 吴非;燕萍;张浩宇;赵芳;韩超;;精密配对角接触球轴承7207BTN1/P5DB关键技术研究[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立晖;高速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力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陈思佳;角接触球轴承安装预紧对转子动力学性能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3 梁群;角接触球轴承的热特性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4 唐建;高速精密角接触球轴承油气两相流动润滑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5 李琦;基于ADAMS的角接触球轴承的动力学分析与结构优化[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廖星尧;高速角接触球轴承油气润滑二相流温升数值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7 赵紫生;配合公差对角接触球轴承动态特性影响规律研究及参数优化[D];湖南大学;2015年
8 周阳;形位误差对角接触球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9 周益乐;多工况下角接触球轴承力学响应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10 黄丛领;电主轴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学和动力学耦合特性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66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