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全自动振膜上料传输机的设计及其特性仿真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8 03:25

  本文关键词:全自动振膜上料传输机的设计及其特性仿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振膜上料传输机 机械手爪 有限元仿真 联合控制仿真


【摘要】:目前实现电子产品的全自动化加工装配,是解决用工难和人力成本居高不下的有效途径。手机扬声器振膜组件不仅尺寸小厚度薄,具有一定的声学要求,,在全自动化上料传输有一定的难度,进而需要开发研制全自动化振膜上料传输机。 本文研究了上料传输机的类型和发展研究现状,依据客户要求并结合扬声器音圈振膜的特殊性,分析了振膜上料传输机的关键结构和其所要实现的运动功能。完成上料传输机的机械结构整体布局设计,以及振膜上料传输机构的详细分析设计。对关键零件进行了计算校核,保证了传输机构的运行稳定性。设计的专用送料机构,解决了全自动上料振膜盘和自动回收空料盘的关键技术。对设备的定位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设计,采用六点定位和一面两销的定位原理,通过定位夹紧载体工作平面,保证了载体传输到等待上料位置处的精确定位。 振膜夹取机构是振膜上料传输机中的关键结构。采用直角坐标机器人夹取振膜,详细分析了振膜夹取机构的动作过程和时间分配,并分析了确定夹取振膜机械装置的类型、夹取力的大小和夹爪与振膜环的接触宽度。并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夹爪夹取振膜环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和屈曲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夹取力大小范围值的合理性,以确保振膜结构的稳定性。 机械手爪在电缸起停时波动较大,影响振膜的夹取精度。综合考虑设备运行过程的稳定性,采用ADAMS机械动力学仿真和Matlab Simulink仿真的联合仿真技术,改进优化了控制系统。优化后的振膜夹取机械夹手控制系统振动大幅度减少,同时能够让客户通过动画仿真直观地了解设备的实际工况。
【关键词】:振膜上料传输机 机械手爪 有限元仿真 联合控制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课题来源10
  • 1.2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2
  • 1.3 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12-15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5-16
  • 2 振膜上料传输机的功能与工艺分析16-22
  • 2.1 手机扬声器音圈振膜16-18
  • 2.2 振膜上料传输机整体设计方案18-21
  • 2.2.1 振膜上料传输机的功能要求18-19
  • 2.2.2 传输机构的工艺分析19-20
  • 2.2.3 送料机构的工艺分析20
  • 2.2.4 夹取机构的工艺分析20-21
  • 2.3 本章小结21-22
  • 3 振膜上料传输机的结构设计22-35
  • 3.1 传输机构的设计22-27
  • 3.1.1 传输机构的结构设计23-24
  • 3.1.2 传输机构的计算分析24-27
  • 3.2 送料机构的设计27-30
  • 3.2.1 上料盘结构设计27-29
  • 3.2.2 空料盘回收结构设计29-30
  • 3.3 定位装置设计30-34
  • 3.3.1 取工件位置的重复定位方式30
  • 3.3.2 放工件位置的重复定位方式30-34
  • 3.3.3 夹取机构的重复定位方式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4 振膜上料传输机夹取机构的设计与仿真分析35-55
  • 4.1 夹取机构工作过程及工步时间分配35-37
  • 4.2 夹取机构的直角坐标机器人设计37-47
  • 4.2.1 底座设计37-38
  • 4.2.2 直线运动单元设计38-40
  • 4.2.3 机械夹手设计40-47
  • 4.3 机械夹手的有限元分析与仿真47-54
  • 4.3.1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与分析软件47-48
  • 4.3.2 屈曲分析48-50
  • 4.3.3 机械手夹取振膜环的屈曲分析50-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5 振膜上料传输机动态特性联合仿真55-73
  • 5.1 联合仿真概述55-58
  • 5.1.1 动力学仿真软件 ADAMS55-56
  • 5.1.2 控制系统设计软件 Matlab/Simulink56
  • 5.1.3 联合仿真的流程56-58
  • 5.2 联合仿真机械系统模型的建立58-64
  • 5.2.1 建立振膜上料传输机模型58
  • 5.2.2 添加约束和驱动58-59
  • 5.2.3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59-63
  • 5.2.4 ADAMS/Control 模块导出控制参数63-64
  • 5.3 联合仿真控制系统的建立64-68
  • 5.3.1 联合仿真机械系统子模块64-65
  • 5.3.2 联合仿真控制系统模型65-67
  • 5.3.3 仿真参数设置67
  • 5.3.4 联合仿真结果与分析67-68
  • 5.4 基于 PID 控制系统仿真分析68-72
  • 5.4.1 PID 控制原理68-70
  • 5.4.2 PID 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70
  • 5.4.3 基于 PID 联合仿真的结果与分析70-72
  • 5.5 本章小结72-73
  • 6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未来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79-80
  • 致谢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屠凤莲;范顺成;罗文龙;;基于ANSYS的支撑架特征值屈曲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茅志玉;;“一面两销”定位时的定位尺寸设计[J];机床与液压;2011年12期

3 孙传琼;刘雍德;任爱华;;梯形齿同步带传动压轴力的计算[J];机械传动;2009年04期

4 武聪,李树军;同步带传动失效及疲劳寿命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6年03期

5 郭万川;梅碧舟;;六点定位原理及其应用[J];机械;2007年03期

6 曹云露,张文祥,裴善报,李法俊;矿用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的有限元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2003年10期

7 苑学众;孙雅珍;;计算简支梁最大挠度的简单方法[J];力学与实践;2013年04期

8 倪建成;一种变型“一面两销”定位的夹具[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00年02期

9 韩庆华;金辉;艾军;刘兴业;;工程结构整体屈曲的临界荷载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雅玲;电动汽车用双定子永磁无刷电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2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692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c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