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大采高综采面风流-呼尘耦合运移规律CFD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10-19 00:11

  本文关键词:大采高综采面风流-呼尘耦合运移规律CFD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大采高综采面 呼尘质量浓度 风流流线 粉尘迹线 数值模拟


【摘要】: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原理,应用FLUENT软件对多工序、多尘源下的大采高综采面风流-呼尘耦合运移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采煤机中心下风侧10m附近的支架立柱附近形成了一段长约10m、高约4m、最高风速达4.95m/s的"大采高综采面高速风流带";煤机割煤及移架产生的呼尘在滚筒截割煤体变截面处叠加形成平均质量浓度为1 445mg/m~3的高质量浓度呼尘团,并向人行道方向扩散;移架产尘主要局限在顶板附近扩散运移,平均呼尘质量浓度达到996mg/m~3;人行道呼吸带高度内呼尘沉降不明显,沿程质量浓度围绕250mg/m~3上下波动;综采空间呼吸带高度范围的呼尘质量浓度在距离煤壁约0.6m处达到最大值,并沿下风测方向减小.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了以导流板、高压微雾、喷雾卷吸、联动喷雾、全断面雾化以及湿式捕尘网等为体系的大采高综采面呼尘防治措施,以达到高效抑尘的目的.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面 呼尘质量浓度 风流流线 粉尘迹线 数值模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U1261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1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0602)
【分类号】:TD714
【正文快照】: 随着煤矿采煤技术和装备的不断发展,大采高综采已经成为厚煤层高效开采的重要方法之一,并被越来越多的厚煤层矿井采用.然而,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现场粉尘质量浓度大大提高,严重污染井下作业环境,威胁着矿工的身心健康[1-3].此外,宽阔的大采高环境为风流流动提供了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世界首个7m大采高综采面投产[J];煤矿开采;2010年01期

2 张金耀;;大采高综采技术在三交河煤矿的实践与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9年05期

3 袁永;屠世浩;王瑛;马小涛;吴其;;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1期

4 易伟明;;浅论大采高综采技术[J];民营科技;2010年08期

5 王朝阳;大采高综采高产高效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通过技术鉴定[J];河北煤炭;1996年01期

6 何富连,钱鸣高,赵庆彪,尚多江;高产高效大采高综采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7 张友林;侯正利;李兴柱;;玉华矿4~(-2)煤层大采高综采可行性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13年05期

8 惠本利;;深部矿井厚煤层超大采高综采技术研究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4年04期

9 谢伟;;煤矿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实践和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年19期

10 郭保华,涂敏;浅谈我国大采高综采技术[J];中国矿业;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振先;;关于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技术问题及措施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司荣军;;大采高综采煤层塑性区宽度的确定方法[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3 刘建功;赵庆彪;祁泽民;;5.0m大采高综采集约高效技术集成研究[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4 杨智文;石永奎;刘文;;大同“两硬”条件下大采高综采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5 轩涛;;兖州矿区复杂条件大采高综采设备配套浅析[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6 魏民涛;王建树;;“三软”高承压水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贾川;何维胜;;羊场湾煤矿大采高综采大倾角仰斜开采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8 魏民涛;刘军;王建树;;马丽散固化技术在“三软”突出厚煤层大采高综采中的应用[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肖大军;;黄陵二号煤矿大采高综采设备选型配套[A];安全高效矿井机电装备及信息化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10 王家臣;张剑;姬刘亭;郑厚发;;“两硬”条件大采高综采老顶初次垮落力学模型研究[A];东北岩石力学与工程分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国军 杨新保;获奖的“大采高综采技术”[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王继明;世界首个7米大采高综采面投产[N];中国煤炭报;2010年

3 王俊;“山东第一架”试用成功[N];中国煤炭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凤东;大海则煤矿大采高综采技术适应性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朱涛;软煤层大采高综采采场围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小明;羊场湾煤矿大采高综采工艺设备确定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兴滨;软煤层大采高综采围岩控制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艳辉;大采高综采和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的对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7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57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