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针对瓦斯煤尘爆炸的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22:20

  本文关键词:针对瓦斯煤尘爆炸的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紧急避险系统 避难硐室 瓦斯煤尘爆炸 煤矿灾害


【摘要】:随着我国关于煤矿避险系统建设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也带来了更多对以救生舱为主的井下避险系统的有效性的质疑。为此,本论文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避灾系统的构成,相应灾害下的避灾措施,以及灾害事故的统计明确了瓦斯煤尘爆炸下避险系统的重要性。同时,以国内外学者对瓦斯煤尘爆炸的研究为基础,建立了事故伤害范围模型,并通过该模型,以瓦斯煤尘爆炸的数值计算明确了井下工作面紧急避险系统的理论有效性。并以此为前提,在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事故伤害范围为准则,建设避灾系统理论,优化了工作面避灾系统与硐室系统的建设设置方案。最后本论文通过结合矿山事故实例的应用,确定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并为该事故矿井事故后避灾系统建设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煤矿应急避险系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紧急避险系统 避难硐室 瓦斯煤尘爆炸 煤矿灾害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D7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6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8-11
  • 1.1.1 论文选题背景8-10
  • 1.1.2 论文选题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11-13
  • 1.2.1 国外避灾系统研究及发展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12-13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3-15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技术路线图14-15
  • 1.4 研究方法15
  • 1.5 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15-16
  • 1.5.1 可能遇到的问题15
  • 1.5.2 解决的初步设想15-16
  • 2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构成及灾害类型16-22
  • 2.1 避难硐室及救生舱16-17
  • 2.1.1 避难硐室16-17
  • 2.1.2 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17
  • 2.2 主要灾害类型17-18
  • 2.3 灾害发生时避灾措施18-19
  • 2.4 事故统计及需求性分析19-21
  • 2.4.1 事故统计19-20
  • 2.4.2 需求性分析20-21
  • 2.5 本章小结21-22
  • 3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灾害机理及其伤害范围22-32
  • 3.1 引言22
  • 3.2 伤害成因及伤害范围模型假设22-24
  • 3.2.1 瓦斯煤尘爆炸伤害成因22-23
  • 3.2.2 伤害范围模型建立23-24
  • 3.3 瓦斯煤尘爆炸的能量计算公式建立24-25
  • 3.4 高温火焰伤害准则及伤害范围确定25-26
  • 3.4.1 火焰伤害准则25
  • 3.4.2 高温火焰伤害范围计算25-26
  • 3.5 冲击波伤害准则及伤害范围确定26-28
  • 3.5.1 冲击波伤害准则26-27
  • 3.5.2 冲击波伤害范围计算27-28
  • 3.6 有毒有害气体伤害范围确定28-29
  • 3.6.1 有毒有害气体伤害准则28-29
  • 3.6.2 毒害气体的伤害分区29
  • 3.7 伤害范围模型半径的确定29-30
  • 3.7.1 总体伤害范围模型半径29-30
  • 3.7.2 分岔巷道伤害范围半径计算30
  • 3.8 本章小结30-32
  • 4 瓦斯煤尘爆炸下应急避险系统建设32-41
  • 4.1 我国煤矿应急避险系统建设情况32-33
  • 4.1.1 一般建设要求32
  • 4.1.2 我国基本紧急避险系统布局模式32-33
  • 4.2 工作面紧急避险系统有效性分析33-36
  • 4.2.1 井下人员分布情况33-34
  • 4.2.2 瓦斯煤尘爆炸下作业人员伤亡情况34-35
  • 4.2.3 有效性分析35-36
  • 4.3 工作面紧急避险系统优化36-39
  • 4.3.1 确定人员逃生有效时间36
  • 4.3.2 救生舱及临时避难硐室的合理选择及布置36-37
  • 4.3.3 临时避难硐室距离轻微区位置计算37-38
  • 4.3.4 设置方式选择优化38-39
  • 4.4 建立自救器中继站39-40
  • 4.4.1 中继站功能设施39-40
  • 4.4.2 中继站建设方式及布局40
  • 4.5 小结40-41
  • 5 永久避难硐室建设41-45
  • 5.1 基本设计要求41-42
  • 5.1.1 基本要求41
  • 5.1.2 设计要求41-42
  • 5.2 功能配置及要求42-43
  • 5.3 布置方式优化43-44
  • 5.4 小结44-45
  • 6 应急避险系统建设应用45-54
  • 6.1 引言45
  • 6.2 矿井及事故概况45-47
  • 6.3 爆炸参数计算47-50
  • 6.4 避险系统建设50-53
  • 6.4.1 避灾系统布置50-52
  • 6.4.2 避灾系统功能配置52
  • 6.4.3 紧急避险情况下人员逃生及伤亡情况分析52-53
  • 6.5 本章小结53-54
  • 7 结论与展望54-56
  • 7.1 结论54
  • 7.2 展望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国云;煤矿瓦斯煤尘爆炸原因和防治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06期

2 蔡周全;罗振敏;程方明;;瓦斯煤尘爆炸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9年07期

3 李润之;;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调查的物证分析技术[J];煤矿安全;2013年05期

4 杨保林,张奇铭;防治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途径的探讨[J];中州煤炭;1989年06期

5 黄奎儒,钟千鑫;浅析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中采取逐段恢复通风的方法[J];煤矿安全;1993年08期

6 李志宪,孙猛,张宏元;关于平顶山红土坡煤矿──“3·4”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J];煤矿安全;1997年06期

7 李志宪,孙猛,魏利军;大地深处的灾难──大同东村煤矿“11.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纪实[J];劳动保护;1997年02期

8 李志宪,孙猛,,魏利军;东村煤矿“11·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调查报告[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年02期

9 冉启平;木冲沟煤矿“9.27”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J];煤矿安全;2002年02期

10 张莉聪;徐景德;;瓦斯煤尘爆炸火焰传播机理的光学测量系统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司荣军;王磊;樊小涛;宋春香;;大型地下试验巷道中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陆守香;;爆炸成雾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司荣军;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虎;针对瓦斯煤尘爆炸的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63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63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9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