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考星粉尘爆炸及火焰传播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替米考星粉尘爆炸及火焰传播试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替米考星粉尘 粉尘爆炸 最大爆炸压力 最小点火能(MIE) 火焰传播
【摘要】:为研究制药工业粉尘爆炸事故机制,以典型药物替米考星为对象,分析药物粉尘爆炸和火焰传播特性。主要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最小点火能(MIE)装置和颗粒图像测速仪(PIV)等设备,试验测试替米考星粉尘的爆炸下限、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MIE和火焰传播速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50μm的替米考星球形颗粒粉尘,其爆炸下限质量浓度为20~30 g/m3,最大爆炸压力为0.89 MPa,最大爆炸指数为25.80 MPa·m/s,MIE为13.20 m J;当粉尘质量浓度为416.67 g/m3时,喷粉初始压力为0.5 MPa,喷粉点火87.5 ms后,竖直管道中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34 m/s。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304137)
【分类号】:TQ460.1;TQ086
【正文快照】: 替米考星是由泰乐菌素的水解产物半合成的畜禽专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兽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般药物的生产工艺非常复杂且危险[1],其生产加工过程涉及粉碎、研磨、筛选、混合及搅拌等工艺,这些生产文·60·2016年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低着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宝祥;粉尘爆炸种种[J];劳动保护;2002年07期
2 王跃进;谨防粉尘爆炸[J];山东消防;2002年08期
3 薛福连;粉尘爆炸及其防护[J];安全;2003年03期
4 薛福连;粉尘爆炸及其防护[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02期
5 潘成刚;粮食粉尘爆炸及预防对策[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06期
6 张超光,蒋军成,郑志琴;粉尘爆炸事故模式及其预防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段颖;;粉尘爆炸的成因及避免灾害发生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8 ;粉尘爆炸原因[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8期
9 毛星;;粉尘爆炸危险阈值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10 费学威;冯印辉;;工业粉尘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晶禹;高存文;;密闭容器中粉尘爆炸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第二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刘盛;;生产过程中粉尘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孙贵磊;;可燃性粉尘爆炸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金辉;孔令华;王建军;林玉和;;温州“8·5”粉尘爆炸案调查与思考[A];消防科技创新与社会安全发展[C];2014年
5 齐志高;李堑;刘锦瑜;;粮食粉尘防爆的进展和再认识[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上册)[C];2004年
6 齐志高;;粮食粉尘爆炸事故分析与安全评估方法[A];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机电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邵卫卫;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频发[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
2 班玮;德国如何防范粉尘爆炸[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范传贵;法令重重 粉尘爆炸事故为何依旧频发[N];法制日报;2014年
4 记者 王佑 实习记者 林馨;昆山中荣粉尘爆炸该怎样预防[N];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
5 余明辉;粉尘爆炸事故为何一再发生[N];福建日报;2014年
6 辛京;粉尘爆炸惨剧为何一而再发生[N];济南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王云峰;粉尘爆炸事故频发病根在哪儿?[N];辽宁日报;2014年
8 陈楚 本报记者 苏利川;昆山粉尘爆炸案:炸开汽车上下游供应体系黑幕[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发布[N];中国煤炭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是否存粉尘爆炸危险 全国工贸企业过筛子[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健;粮食粉尘爆炸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东北大学;2010年
2 张小良;医药行业C_8H_8KNO_5(克拉维酸钾)混合粉尘在输运管道内爆炸特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3 魏吴晋;铝纳米粉尘爆炸及其抑制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思琦;粮食粉尘爆炸的定量危险性评价[D];东北大学;2014年
2 郑超峰;激波卷扬粉尘爆炸试验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3 李延鸿;管道式可燃气体—粉尘爆炸试验装置设计[D];中北大学;2006年
4 付文文;黑索今的粉尘爆炸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黄丽媛;石松子粉粉尘爆炸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贾玉涛;面粉企业粮食粉尘爆炸及防治[D];东北大学;2011年
7 郑大高;密闭空间粉尘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与泄放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张倩;粉尘爆炸防护专家系统[D];东北大学;2011年
9 田甜;密闭空间镁铝粉尘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苗楠;粉尘爆炸性参数测试实验平台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05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30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