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源影响的地铁车站乘客疏散仿真模型
本文关键词:基于危险源影响的地铁车站乘客疏散仿真模型 出处:《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疏散过程 微观行为 社会力模型 危险源 地铁车站
【摘要】:为研究地铁车站在危险源突发事件条件下乘客主观能动性和外界环境对疏散过程的影响,结合危险源场景特征对乘客疏散过程进行社会力分析,建立基于危险源的社会力模型.模型考虑了乘客的主观能动性,调整自驱动力中期望速度大小和方向的确定方法及更新规则,并针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引入危险源对乘客的排斥力.以上海地铁某车站站台层为场景进行算例应用及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危险源突发事件下乘客疏散过程.为减少疏散时间,车站疏散组织工作要安排乘客合理绕行,控制危险源范围,当车站密度小时,要提高乘客期望速度,而车站密度大时,则要提高瓶颈的通行效率.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assenge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 evacuation process of subway st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angerous source emergencies, the social force analysis of passenger evacu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azard source scene characteristics. A model of social force based on hazard source is established. The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passengers, adjusts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updating rules of expected speed and direction in self-driving force, and aims at the influence of externa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pulsive force of the dangerous source to passengers. Taking the platform layer of a Shanghai subway station as the scene, the 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example are carried ou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can well simulate the evacuation process of passengers under the emergency of danger sourc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vacuation time, the evacuation organization of the station should arrange the passengers to make a reasonable detour and control the range of the danger source. When the station density is low, the expected speed of passengers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the efficiency of bottleneck should be improved when the station density is high.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1153,51408323)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13G010010)~~
【分类号】:U298
【正文快照】: 1 引言 地铁车站客流密集,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期,安全隐患很大.较非危险源突发事件而言,发生危险源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毒气等,往往带来的后果更为严峻,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87年11月18日晚19点29分,英国伦敦国王十字地铁站发生重大火灾,造成31人死亡,100多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无平;谢伟平;王国波;;混凝土动弹模对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的分析[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李英波;白雪梅;;地铁车站内的污水提升方式探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年05期
3 徐滢;叶永峰;蒋燕锋;胡群芳;;地铁车站人员安全疏散仿真理论分析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4 陈敏;夏昭丹;;南昌市地铁车站给排水设计[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0年04期
5 蒙国往;周佳媚;;地铁车站矩形框架结构设计过程初步探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11期
6 孟丹;臧晓光;于广明;袁长丰;;地铁车站开挖引起地表沉降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7 孔键;范业闻;;地铁车站内部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J];创意设计源;2013年01期
8 余博;;关于构建地铁车站四级应急演练体系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3年06期
9 崔志强;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防火安全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1999年02期
10 苏国华;地铁车站轨行区顶部风管制安工艺及风口风量调试[J];化工建设工程;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靓;;地铁车站的绿色设计原则与技术要点[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2 翟恩地;;饱和砂土中浅埋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英文)[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刘招伟;王梦恕;周世祥;;繁华城区修建大型地下立交多功能地铁车站技术[A];第一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1999年
4 闫秋实;刘晶波;刘阳冰;;地铁车站内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张红;李德裕;崔维贤;;地铁车站火灾人员安全疏散仿真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振信;;再论地铁车站防水技术[A];重大隧道、地铁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排水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胡蒙达;王庆国;贾坚;;上海卢湾区55号地块开发与地铁车站及隧道共建的研究与实践[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杜修力;廖维张;;地铁车站内部爆炸作用下的抗爆性能分析[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谢量瀛;黄长江;胡万毅;;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的系统分析与决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92年
10 汪敏;侯学渊;;后续路网地铁车站压缩规模之探讨[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万红 实习生 魏薇 通讯员 孙刚;国庆前启动地铁车站安检 明年修订小客车调控办法[N];天津日报;2014年
2 同济大学教授 束昱;以地铁车站为核心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N];建筑时报;2008年
3 田豆豆 杨柳 郑群华;武汉金银潭地铁车站“零渗水”的秘密[N];中国建材报;2010年
4 昱含;地铁车站细节设计应更加人性化[N];人民铁道;2011年
5 本报记者 袁弘;今日新益州地铁车站封顶[N];成都日报;2006年
6 邓恺;上海最深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封顶[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记者 沈英甲;北京市政精心打造地铁车站精品[N];科技日报;2005年
8 王立武 曾正贤;北京立交桥下建地铁车站[N];科技日报;2004年
9 李忠东;世界大都市轨道交通面面观[N];中国交通报;2007年
10 记者 张琦;13个地铁车站交通疏导方案确定[N];西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振坤;地铁车站敞开楼梯空气幕防火防烟分隔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何理;地铁车站大客流疏运风险形成机理及行为特征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3 万欣;基于乘客行为的地铁车站运行脆弱性分析与评估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姚国伟;基于乘客疏散仿真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布置和设施协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孔键;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王维;地铁车站混凝土结构开裂有限元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李淑;基于变形控制的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设计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8 吴小将;同站厅平行换乘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变形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齐锋;地铁车站纤维混凝土结构抗渗试验及阻裂防水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曲树盛;地铁车站在内爆炸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与破坏及地面振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鹏;地铁车站乘客集散仿真研究及其在设施协调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陈世栋;地铁车站人工照明智能控制与节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王华鑫;多模态视角下西安地铁车站标识中地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浩;基于多智能体的地铁车站行人疏散仿真及其内部设施布局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廖庄;粉、砂土地层地铁车站支护结构力学与变形特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6 杨X;下穿隧道对既有地铁车站的影响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徐嫣;地铁车站客用设施通用设计方法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8 郑学涛;基于反应位移法某地铁车站抗震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9 刘敏;钻爆法地铁车站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10 吕志涛;地铁车站与其上覆建筑物地震响应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75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375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