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研究 出处:《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浅埋煤层 m大采高综采 导水断裂带 钻孔成像 “三带”分布 保水采煤
【摘要】:为研究西部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条件下导水断裂带的发育规律,以大柳塔煤矿5-2煤层7m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理论计算分析、钻孔冲洗液漏失量分析和数字全景钻孔成像观测等方法。结果表明: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与覆岩赋存结构类型、工作面长度以及主关键层位置距煤层高度等因素有关,工作面尺寸的变化对覆岩导水断裂带影响较大,同样7 m大采高条件下,工作面长度为147.5 m时,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为68.76 m,为采高的9.82倍;工作面长度为301m时,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远超出理论值,断裂带高度为137.32 m,为采高的19.62倍。5-2煤层采后实测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为68.76~137.32 m,裂采比为10.1~20.2。
[Abstract]:To study the shallow seam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development of water guide fault zone, 7m 5-2 coal seam in Daliuta coal min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working fa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rilling fluid leakage analysis and digital panoramic borehole imaging observation and other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height and rock occurrence structure types, about the length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the location of primary key stratum from the coal seam height and other factors, changes in working face and size of the overlying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is larger, the same 7 m high mining conditions, the length of working face is 147.5 m, water conducting frac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ight of 68.76 m, 9.82 times of mining height; the length of the working face is 301m,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height is far beyond the theoretical value, the fracture zone height was 137.32 m, 19.62 times.5-2 mining height of coal mining after the measured water flowing fractured zone height is 68 .76~137.32 m, the split recovery ratio is 10.1~20.2.
【作者单位】: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ABC10B00)
【分类号】:TD823;TD745
【正文快照】: 0引言煤层采出后,上覆岩层由下至上依次会形成垮落带、断裂带和弯曲下沉带,其中断裂带的发育高度与矿井水害评价以及水资源流失程度密切相关。国内学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开展了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并形成了相关的行业规范性文件,对水体下安全生产及保水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运培,文光才;顶板岩层“三带”划分的综合分析法[J];煤炭科学技术;2000年05期
2 王志强;李鹏飞;王磊;高运;郭晓菲;陈超凡;;再论采场“三带”的划分方法及工程应用[J];煤炭学报;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运培;采场覆岩移动的组合岩梁理论[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2 吕霁;孙世国;崔颖辉;刘佳;鲁海;;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数值模拟[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3 黄志安;童海方;张英华;李示波;倪文;宋建国;邢奕;;采空区上覆岩层“三带”的界定准则和仿真确定[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4 张军;孙东玲;黄旭超;孙炳兴;;地面钻井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技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1期
5 徐彬;张军;刘宏进;林府进;;保护层上风巷穿层钻孔抽采被保护层卸压瓦斯的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3期
6 梁运培;;淮南矿区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技术实践[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7 刘洪永;程远平;赵长春;周红星;张志鹏;;保护层的分类及判定方法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8 蔡光顺;左建平;李毅;闫万俊;李生亚;于洋;;中兴矿近距离煤层上覆岩层移动规律研究[J];矿业工程研究;2010年02期
9 梁运培;胡千庭;郭华;任庭祥;;地面采空区瓦斯抽放钻孔稳定性分析[J];煤矿安全;2007年03期
10 禹东方;蔡正委;左金宝;;首采煤层顶板瓦斯综合抽放实践[J];煤矿安全;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唐建新;矿井非典型动力现象及评价方法[D];重庆大学;2004年
2 杨帆;急倾斜煤层采动覆岩移动模式及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齐跃明;矿区岩溶地下水动态的随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刘洪永;远程采动煤岩体变形与卸压瓦斯流动气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曾强;新疆地区煤火燃烧系统热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夏小刚;采动岩层与地表移动的“四带”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7 田利军;忻州窑矿压缩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8 谢东海;急倾斜突出煤层群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9 白汉营;深埋土岩界面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致灾机理[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朋;综采矿压显现规律与巷道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琰庆;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研究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3 徐海洋;重庆鱼田堡煤矿矿井充水条件分析及治理方案[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田洪胜;双含水层夹煤层突水危险性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9年
5 董春勇;网络并行电法在覆岩破坏动态监测中的应用[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6 吕霁;特厚煤层综放开采上覆岩层破坏规律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道勇;石膏矿采空区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靳辉;地震横波反射方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张朋;综采矿压显现规律与巷道支护效果数值模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10 雷家好;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诱发上覆岩体水文特性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昝雅玲;吴慧琦;;《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附录F经验公式适用条件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34期
2 付玉平;宋选民;邢平伟;;浅埋煤层大采高超长工作面垮落带高度的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3 戴露;谭海樵;胡戈;;综放开采条件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探测[J];煤矿安全;2009年03期
4 倪兴华,郑远任,谢业良,张文泉,刘伟韬;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覆岩冒裂带高度观测研究[J];煤矿开采;1996年S1期
5 伊茂森;朱卫兵;李林;赵旭;许家林;;补连塔煤矿四盘区顶板突水机理及防治[J];煤炭学报;2008年03期
6 许家林;朱卫兵;王晓振;;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J];煤炭学报;2012年05期
7 钱鸣高,缪协兴,何富连;采场“砌体梁”结构的关键块分析[J];煤炭学报;1994年06期
8 宋选民;顾铁凤;闫志海;;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长度增加对矿压显现的影响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S2期
9 许家林;王晓振;刘文涛;王志刚;;覆岩主关键层位置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10 钱鸣高,,何富连,王作棠,高存宝;再论采场矿山压力理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雄;汪小刚;段庆伟;于青春;杨健;孙燕冬;;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2008年06期
2 范志胜;程敏;;应用井下仰孔分段注水观测导水断裂带高度[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6期
3 马德鹏;栾元重;马少杰;;覆岩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离散元模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5期
4 曾先贵;李文平;李洪亮;刘启蒙;姜广路;;综放开采近断层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3期
5 邵昌尧;刘业献;栾元重;任雪松;闫勇;姜京福;王波波;曹旭;;唐口煤矿2309工作面覆岩导水断裂带高度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6 张勇杰;;关于厚煤层采全高导水断裂带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4期
7 马保明;张宏;钱自卫;;分层开采覆岩导水断裂带高度的确定[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6期
8 胡巍;徐智敏;王文学;邢程;;海下采煤软弱覆岩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08期
9 李伟;张文泉;;近距离煤层开采覆岩导水断裂带高度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6期
10 陈兵宇;刘亚军;武志明;班峻魁;邵明明;;三山岛金矿导水断裂带的危害及防治方法[J];现代矿业;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同彬;施龙青;韩进;魏久传;朱鲁;李述才;;导水断裂带高度理论计算[A];煤矿安全与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善飞;;山东三山岛滨海矿山导水断裂带的危害及防治[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本文编号:1376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37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