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测温系统的矿井采空区“三带”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光纤测温系统的矿井采空区“三带”研究 出处:《中国煤炭》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传感 煤矿采空区 火灾监测 自然发火 “三带” 测温系统
【摘要】:针对束管测温系统存在的不足,利用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将光纤分布式测温系统应用于煤矿采空区,以便及时监测采空区内温度变化,准确预报采空区自然发火前期表象,将自然发火抑制在早期阶段。通过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现场工程实践,表明光纤测温系统可以对高温点进行连续监测和定位,使定位精度误差控制在士1 m。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划分采空区"三带"范围,符合矿井实际情况,为煤矿井下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对认识煤矿灾害形成机理和重大灾害的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beam tub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the optical fiber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coal mine goaf in order to monitor the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goaf in time by utiliz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The early stag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can be accurately predicted, and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will be restrained in the early stag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test and field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can continuously monitor and locate the high temperature points, and control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error within 1 m. At the same time, the monitoring data are analyzed and the "three zones" range of goaf is di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ine, it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the underground coal mine, and promot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al mine disast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diction and prediction technology of the major disaster.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华北科技学院研究生处;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6113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42015110)
【分类号】:TD752.2
【正文快照】: 随着煤矿^u采深度逐年延伸,自然发火灾害愈加严重。自然发火不但导致煤矿生产接续紧张,而且对职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一直困扰和制约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氋。煤的自燃发展过程,实质是其自身氧化速度加速的过 程,其氧化速度之快,以致产生的热量来不及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金萍;生春丽;;测温系统精度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冶金;2011年01期
2 王维喜;马瑞勇;武兴旺;高爱民;吴永飞;李希双;戴秀杰;;红外线测温系统在矿用高强度圆环链连续中频热处理中的应用[J];金属热处理;2007年05期
3 陈国栋;洪佳丽;;嵌入式测温系统在散粮筒仓输送系统中的开发及应用[J];粮食流通技术;2014年01期
4 朱光衡;;测温系统误差的处理方法[J];南化科技;1994年04期
5 马续香;;中间罐内连续测温系统[J];连铸;1996年04期
6 王静岩,侯永彬,王静安;回转窑测温系统安装与调试[J];山西冶金;1998年02期
7 李强;井式回火炉测温系统的改进[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王丰;吴爱华;;红外测温技术在高温液体连续测温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2007年06期
9 王亮,黄新跃,冯全,赵迪,张行安;持久蠕变试验智能测温系统的应用[J];物理测试;2005年01期
10 邓健;丁文英;;直缝焊管自动测温系统的开发[J];钢管;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琦志;郝建生;李轲;;一种新型全自动测温系统在粮库中的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郭象峗;田绍彦;戴秀丽;;峡山水库水电站测温系统改造探讨[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权万红;;无线测温系统在高压电气设备上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恒;;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在冶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肃;刘位平;李丽萍;张君静;;回转窑无线限测温系统[A];中国金属学会2008年非高炉炼铁年会文集[C];2008年
6 毕卫红;付兴虎;;基于MSP430F1122单片机的新型测温系统[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刘超;王坤;;蒸汽环境下比色测温系统参数的优选设计[A];2007年鄂、皖、苏、冀四省电机工程学会汽轮机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卷)[C];2007年
8 黄剑龙;于文召;王忠锋;李力刚;朱珍;;基于无线网络的母线测温系统[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9 孙伟民;张杨;相艳荣;刘强;苑立波;;掺钕光纤测温系统[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周萍;;浅议工业炉温测量系统的计量测试[A];江苏计量测试学术论文集(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龚达发;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通过鉴定[N];人民日报;2003年
2 马真庆;多路智能测温系统面市[N];中国信息报;2000年
3 暴青雨 奚启新;远距离人体测温系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记者 汪永安;“金星”小产品闯出大市场[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臧健;谱色测温系统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菲;无线多点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云龙;输电线T接点远程测温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石霄;长距离大面积农田土壤测温系统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朱海鹏;基于拉曼散射效应的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5 周慧烨;复杂温度场中声学测温系统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孙俊峰;多点智能测温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赵刚;分布式远程巡回测温系统的实现[D];厦门大学;2001年
8 朱丽叶;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无线远程测温系统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2年
9 张达伟;光纤测温系统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丁贺苹;声学测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78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37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