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压力和温度对水带阻抗系数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水带 供水压力 温度 阻抗系数 试验平台 压力损失 出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供水压力和温度对水带阻抗系数的影响,补充火场供水计算技术参数,完善火场供水理论,选用水罐消防车等作为供水装备,参照火场供水实际,搭建试验平台。选用流量变送器、数据采集仪、差压变送器等测试仪器,分别测定不同供水压力和不同温度情况下,80 mm口径和65 mm口径聚氨酯(PU)及聚氯乙烯(PVC)衬里消防水带的阻抗系数。结果表明:就给定铺设方式而言,给定的消防水带的阻抗系数与供水压力、外界温度及水温无关。不同供水压力及温度条件下的供水压力损失,可按照同一公式计算。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water supply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impedance coefficient of water belt, supplement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fire water supply calculation, perfect the theory of fire water supply, select water tank fire truck as water supply equipment, and refer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ire water supply. Set up the test platform. Select the flow transmitter, data acquisition instrument,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and other testing instruments to measure the different water supply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respectively. Impedance coefficient of 80 mm diameter and 65 mm diameter pu) and PVC PVC lining fire ho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for a given laying mode. The impedance coefficient of the given fire hose is independent of the water supply pressure, external temperature and water temperature. The water supply pressure loss under different water supply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can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ame formul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灭火救援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科研部组织计划处;
【基金】:公安部科技强警基础工作专项(2011 GABJC021)
【分类号】:TU892
【正文快照】: 0引言火场供水是火灾扑救的重要环节,供水用量的计算是决定灭火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如果火场供水量不足,将达不到预期的火灾扑救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水渍损失,甚至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1]。半个世纪以来,我国消防部队火场供水量估算的理论依据一直是朱吕通教授的《火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玉;;水带蜿蜒铺设时水头损失估算及火场供水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阙兴贵;苏琳;杨志伟;胡传平;;消防水带压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仇绍新;中低压泵消防车高层供水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4 刘立文;中低压消防车供水能力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5 吴晋;;火场供水装备的发展对火场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9期
6 刘海生;张鑫磊;宋丽霞;;基于统计数据的全国火灾形势综合评价与预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康青春;卢立红;李玉;李焕群;苗程宾;高扬;;沿楼梯铺设水带压力损失测定及计算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年11期
8 闵永林,,邱洪芳;火场供水设备水力特性试验装置系统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玉灵;;利用天然水源的消防供水技术探讨[J];安防科技;2005年06期
2 任建新;熊亮;张鹏;谌首臣;;科氏质量流量计挂壁状态在线监测与校正[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3 任建新;张利军;熊亮;;基于CFD的固体颗粒对流量计振动管的磨损分析[J];传感技术学报;2011年08期
4 徐斌;薄东;尧辉;;高原发动机涡轮增压的效率修正计算[J];车用发动机;2009年06期
5 王玉;;水带蜿蜒铺设时水头损失估算及火场供水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谢春萍;潘潂鹏;苏旭中;黄正科;;基于FLUENT的紧密纺大风机系统流场模拟与分析[J];纺织学报;2009年10期
7 姚培;潘文群;李恩田;;输油管路网式过滤器压降的实验研究[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8年03期
8 韩晓雷;赵文涛;唐三元;;新疆老风口地区公路风吹雪流场分析研究[J];公路;2011年12期
9 樊国安;宋君;;火场联片供水方案研究制订[J];甘肃科技;2007年07期
10 樊国安;代风华;崔振宇;;如何开展消防战术训练——拉近灭火实战与训练的距离[J];甘肃科技;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樊洪明;刁彦华;尹志芳;姜海航;;气体动力学声速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李占松;朱士江;;黄河合理整治宽度研究的理论思考[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韩书新;刘军;曹广敏;石磊;赵旭;;DZS-Ⅱ型低速风洞参数拟合及性能测试[A];S8 大气探测与仪器新技术、新方法[C];2012年
4 王军龙;侯捷;蒋婷;贺拥军;;新型复合灭火材料的性能及灭火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9分会:应用化学[C];2014年
5 朱连伟;李伟伟;;一种无人机气压弹射起飞装置的设计[A];2014(第五届)中国无人机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大为;增压稀燃电控预混合LPG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楼飞燕;CMP中抛光液膜特性的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3 李晓伟;复杂地质条件下石门及井筒揭煤突出危险性快速预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王明斌;有压隧洞结构稳定性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时国庆;防灭火三相泡沫在采空区中的流动特性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6 陈裕佳;石门揭煤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7 陆松;中国群死群伤火灾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王智磊;降雨影响敏感型滑坡变形动态预测方法及排水洞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伏苓;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与工程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10 刘霖;分布式存储系统中的能耗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玲;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节制闸控制运行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孟涛;煤气混合增压过程智能控制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国文;基于分形理论的钛铁尾矿絮凝沉降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吴慧;PDP电视生产专用涂料涂注头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兴;水流作用下平面网衣周围流场特性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何航;利用CFD技术对平流式二次沉淀池的数值模拟及优化改进[D];长安大学;2011年
7 张富臣;高压气密封检测系统回收卸压装置及控制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郭汉中;非理想流体不稳定性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雷长顺;3号汪子碱渣山运移及碱渣加固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廖小明;高压共轨柴油机轨压智能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增青;;“三合一”建筑场所成因及火灾隐患整治对策[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王玉;;水带蜿蜒铺设时水头损失估算及火场供水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阙兴贵;苏琳;杨志伟;胡传平;;消防水带压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贾水库;温晓虎;蒋仲安;林大建;;灰色系统理论在城市火灾事故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6期
5 仇绍新;中低压泵消防车高层供水计算[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6 刘立文;中低压消防车供水能力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7 杜兰萍;正确认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火灾形势仍将相当严峻的客观必然性[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8 吴晋;;火场供水装备的发展对火场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09期
9 田玉敏,刘茂;高层建筑火灾风险的概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9期
10 郑红梅;陈国良;王玮;刘梅;;火灾风险评估相关概念辨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振平;吴林峰;文虎;王伟峰;孟清华;蔡琪;;比例混合器在煤矿泡沫防灭火制备工艺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4年07期
本文编号:1470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470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