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富水性 切入点:AHP模型 出处:《煤炭技术》2016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评价是确定煤层底板是否突水的重要前提,选取构造裂隙发育程度、含水层厚度、脆性岩与塑性岩厚度比、钻孔涌水量共4个因素进行分析,利用AHP模型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利用SURFER的信息融合及数据处理功能,将归一化处理后的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良庄井田15煤层富水性评价模型,最终对奥灰含水层进行富水性分区。
[Abstract]:To evaluate the property of aquifer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oal floor water inrush, selection of structure crack growth degree, aquifer thickness, rock and brittle plastic rock thickness ratio, for a total of 4 factors of borehole water inflow analysis,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factor by using AHP model. The use of information fusion and SURFER the function of data processing,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normalized analysis, the establishment of Liangzhuang coal mine 15 coal seam water enrichment evaluation model of Ordovician limestone aquifer water content.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系;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地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24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5DM013)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20133718110004)
【分类号】:TD7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韩超;泮晓华;李国梁;涂杰楠;;基于GIS多源信息集成的含水层富水性模糊层次分析法[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2年04期
2 邓雪;李家铭;曾浩健;陈俊羊;赵俊峰;;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7期
3 武强;樊振丽;刘守强;张耀文;孙文洁;;基于GIS的信息融合型含水层富水性评价方法——富水性指数法[J];煤炭学报;2011年07期
4 李志明;;大采深高承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0年09期
5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婷;谢贵德;孙华;;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质异常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以江苏灌南县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年11期
2 马子超;张振超;李杰;詹求杰;;基于层次熵和雷达图的电气火灾风险评估研究[J];安全;2016年11期
3 文彦君;刘珍;白鸽;;关中地区农户旱灾脆弱性分析——以岐山县雍川镇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6年11期
4 仲旦彦;陈玉荣;;基于AHP的文化引导专项资金绩效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财会学习;2016年21期
5 朱倩玉;姜新强;刘庆超;王奎玲;刘庆华;;青岛地区彩叶树种的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31期
6 叶梅;;基于AHP的注浆效果多因素综合评价[J];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21期
7 郭妍婷;武志昂;;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临床研究协调员胜任特征模型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6年20期
8 段晓旗;刘涛;武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尺度点群目标相似度计算[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6年10期
9 苏琦;;企业技术引进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研究——以烟草机械为例[J];中国商论;2016年28期
10 任宇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篮球赛程评价模型[J];信息技术;201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忱;冯现大;李术才;李利平;袁超;;矿井顶板突水模型试验多场信息的归一化处理方法[J];煤炭学报;2011年03期
2 王凌鹤;;王家岭矿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弱富水性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12期
3 宋忠应;;龙东井田奥灰含水层富水性评价[J];中国煤炭;2010年12期
4 桑泽宏;;薄层底板条件下煤层开采防治水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9年06期
5 梁光明;唐玉鹏;孙即祥;;基于概率分布均衡技术的归一化算法及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J];信号处理;2009年04期
6 董东林;王焕忠;武彩霞;陈书客;吕镇岐;李泳慧;;断层及滑动构造复合构造区煤层顶板含水层渗流特征及突水危险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施龙青;翟培合;魏久传;朱鲁;韩进;尹会永;;三维高密度电法技术在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侯卫生;吴信才;刘修国;;基于GIS的城市地面沉降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06期
9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在安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年02期
10 任玉辉;肖羽堂;;层次分析法在校园火灾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化军,谢瑞斌,刘中胜;高庄矿西五采区三灰五灰富水性研究与防治[J];煤矿开采;2003年03期
2 李小龙;姚多喜;杨金香;;孙疃矿第四含水层分布特征及富水性评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杨振华;张飞;;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顶板富水性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2年05期
4 刘忠远;邱国良;吴基文;韩云;;龙东井田本溪组灰岩富水性评价[J];煤炭工程;2011年09期
5 孙娈娈;王中华;汪华君;王玉和;孙燕青;;煤层底板含水层富水性探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1期
6 单涛;;三灰承压含水层区域富水性规律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4年01期
7 张远;吴述春;;顾北井田A组煤底板灰岩富水性及水化学特征[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年02期
8 王强;占文锋;李瑛;张品刚;李景新;;瞬变电磁法在断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2年06期
9 张文;;龙王庙煤矿10煤层底板灰岩富水性与防治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07期
10 李文东,张新霞,唐德才,荣晓伟,潘伟辉,别立珍;滕县煤田滕北矿区奥灰富水性研究[J];江苏煤炭;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治国;郑永红;王俊;姚多喜;;淮北杨柳煤矿太灰富水性研究[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尹尚先;王尚旭;;范各庄地应力场控制下的介质富水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褚凯;王凯;徐庆国;;临矿集团王楼二号矿井21201工作面顶板富水性探测研究[A];山东煤炭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煤矿地热防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韩超;泮晓华;李国梁;涂杰楠;;基于GIS多源信息集成的含水层富水性模糊层次分析法[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5 杨文钦;;八里铺断层的富水性探测[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潘启章;吴有信;于联盟;王玉珏;马克娜;;淮北煤田松散层电性特征及富水性评价[A];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20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章俊;煤层底板灰岩富水性定量综合物探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杨志;临涣矿区深部太灰岩溶发育及富水性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丽;东胜矿区侏罗系含水层富水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崔雪丽;综采顶板砂岩富水性多元信息预测模型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徐彭远;五沟煤矿太原组灰岩上段富水性特征及矿井涌水水源判别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6 宣良瑞;卧龙湖煤矿K3砂岩富水性评价及8101面涌水水源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3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8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