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降尘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煤层注水 切入点:煤尘浓度 出处:《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降低综采工作面空气粉尘浓度,减小粉尘对矿工及设备的危害,在西山煤田3号煤层开展煤层注水试验。通过测量固定测点粉尘的质量浓度及分散度,分析煤层注水的效果及其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煤层单孔设计注水量440 m~3条件下,煤层内在水含量平均增加1.02%,外在水含量平均增加了2.21%;注水后煤尘粒径分布范围变窄,平均粒径减小,整个工作面空气中全尘浓度平均降低28%,呼尘浓度平均降低32%。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air dust concentration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and reduce the harm of dust to miners and equipment, the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No. 3 coal seam of Xishan coalfield. By measuring the mass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of dust at fixed measuring points, the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in Xishan coalfield. The effect of coal seam water injec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dust concentrat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in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are analyzed. After water injection,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coal dust particle size becomes narrower,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the whole dust concentration in the air of the whole working face decreases by 28 percent, and the average dust concentration decreases by 32 percent.
【作者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学院;
【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30322008-03)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03D121031) 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1101001)
【分类号】:TD71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文贵,张延松;煤孔隙分布与煤层注水增量的关系[J];煤炭学报;2000年05期
2 王青松,金龙哲,孙金华;煤层注水过程分析和煤体润湿机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1期
3 周峰;张念东;;孙村煤矿煤层注水钻孔捕尘装置研制成功[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11期
4 赵振保;;变频脉冲式煤层注水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韩晋平;王洋;赵Pr;关明;;煤层注水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3期
6 王森全;张磊;;煤层注水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露天采矿技术;2010年05期
7 张强;王杰;;一种多功能煤层注水监控系统的设计[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1期
8 王志坚;;浅谈煤层注水工艺[J];煤;2011年06期
9 郑金虎;;煤层注水技术应用与效果[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02期
10 李丽丽;;煤层注水效果分析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增平;王坚志;孙京凯;;深井低空隙率煤层注水技术研究与实践[A];2009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凯;达力汗·艾合米提;yC连兴;;煤层注水软化性的模糊聚类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李伟;李玉元;高建顺;;掘进工作面煤层注水研究[A];2005年度山东煤炭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张生根;邓福保;周海军;江清平;汪健敏;;煤层注水在采煤工作面的应用[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6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6年
5 吴克勤;李鉴周;徐光德;;浅谈高突煤层采面煤层注水的实践与应用[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邝良学;;芝兰冲煤矿煤层注水防尘效果分析[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郭怀广;;煤层注水防突效果评价主控因素研究[A];2012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葛逸群;杨建明;;瓦斯抽放孔进行煤层注水技术的应用[A];赣闽皖苏湘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卢俭;邓广哲;王宁波;胡开江;;煤层注水破坏机理的能量耗散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艾兴;;煤层注水技术在大兴矿N_2703工作面的应用[A];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与实践——2008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张新军 范新立;义煤集团跃进矿煤层注水注出安全屏障[N];中国企业报;2010年
2 叶青;常村煤矿“煤层注水”新技术预防自然灾害[N];经理日报;2009年
3 李毅 陈洪瑞 李国芳;新巨龙公司:“三个保障”提升煤层注水质量[N];中国矿业报;2014年
4 唐陆兵;义煤集团义安矿业煤层注水显成效[N];中国矿业报;2010年
5 陈生云;大同永煤公司逐步向绿色开采迈进[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6 李宇凌;金刚煤矿多措并举治理粉尘[N];中国矿业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施伟;煤层注水工程动态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肖知国;煤层注水抑制瓦斯解吸效应实验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一帆;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降尘关键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徐阳阳;煤层注水水压、孔隙率、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3 李佳芮;东荣二矿煤层注水防尘设计及工艺优化[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4 尹志宏;低级无烟煤综放工作面煤层注水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志生;煤层注水渗流特性研究及数值模拟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乐;祁南矿10114工作面煤层注水防尘效果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7 高海宾;采煤工作面深孔煤层注水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8 郭怀广;煤层注水防突机理及合理水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忠锋;唐安煤矿3#煤综放工作面煤层注水参数与施工工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杜玉娇;煤层注水防突的微观作用机理初步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85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585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