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力容器缺陷量化的综合安全评价方法
本文选题:压力容器 切入点:安全评价 出处:《机械强度》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磁记忆检测与模糊评判理论应用到压力容器综合安全评价中,建立了压力容器的综合安全评价模型。运用磁记忆检测方法和相应缺陷量化公式得到压力容器的缺陷参数;提出基于压力容器的疲劳、断裂评定方法获得疲劳、断裂失效的隶属度;根据建立的因素集、评价集和权重集,采用加权平均法实现对压力容器的综合安全评价;最终获得了一种压力容器缺陷量化的综合安全评价方法,并给出计算实例。
[Abstract]:The theory of magnetic memory detection and fuzzy evaluation is applied to the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of pressure vess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model of pressure vessel is established. The defect parameters of pressure vessel are obtained by using magnetic memory detec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fect quantification formula.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factor set, evaluation set and weight set, the method of weighted average is used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of pressure vessel. Finally, a comprehensive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 of pressure vessel defect quantization is obtained, and an example is given.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装备现代设计与仿真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石油管理局安全环保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2011ZX05026-00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71)资助~~
【分类号】:TH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孙黎明;;基于模糊理论的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12期
2 杜仕冲;龙伟;夏令;朱莫恕;;基于压力容器缺陷模糊评定的梯度分区[J];机械;2007年01期
3 张川;姚卫星;;危险蚀坑评判及疲劳寿命计算[J];机械强度;2013年02期
4 郑斌;;反应堆压力容器缺陷的断裂评定[J];核技术;2013年04期
5 柳军;张小洪;刘清友;何星;黄陈;;基于FE-EFG耦合算法的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方法[J];机械强度;2013年06期
6 朱光强;廖昌斌;戴兵;桂春;;基于实际运行瞬态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疲劳损伤状态评估[J];核技术;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军;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在核压力管道LBB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仝德平;龙伟;余进;;压力容器缺陷安全程度的模糊评定[J];兵工自动化;2006年04期
2 杨海堂;郭方文;金誉辉;;铸铁烘缸的定期检验和安全评定[J];中华纸业;2009年14期
3 黎耀初;;闲置9年燃气系统再用的质量安全评价[J];城市燃气;2009年07期
4 喻健良;董硕;闫兴清;刘明;;多荷载联合作用下含穿透裂纹接管安全评定[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5 李立人;王欣;贺寅彪;杨铁成;樊少岩;;核电管道异种钢焊缝缺陷安全性评定及规范比较[J];动力工程;2009年12期
6 陈刚;朱霁平;武军;刘乃安;王国栋;;储罐爆炸抛射碎片对目标储罐的破坏概率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林靖宇;林清宇;林榕端;周建兴;张桂友;;某厂尿素合成塔层板开裂事故分析[J];腐蚀与防护;2008年09期
8 张慧敏;潘家祯;;含体积型缺陷管线的极限载荷分析[J];工程力学;2009年08期
9 杨绪运;何仁洋;刘长征;周吉祥;黄辉;;腐蚀管道体积型缺陷评价方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9年01期
10 顾艳艳;赵金星;李冬;莫云峰;;环焊缝含未焊透缺陷的压力管道安全评定[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长军;轩福贞;李培宁;;压力管道轴向面型缺陷的简化因子评定方法[A];第三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C];2006年
2 沈士明;刘斌;;加氢反应器堆焊层表面裂纹疲劳扩展的形貌与速率的研究[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培宁;;进一步完善我国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标准的若干问题[A];第六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精选集[C];2005年
4 杨镇;刘丽新;陈小东;;氧气管道开裂原因分析及安全状态评估[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5 陈照和;李云振;苏洋;;超高压蒸汽管线合于使用评价[A];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C];2010年
6 赵磊;李曰兵;雷月葆;高增梁;;含表面裂纹板的概率断裂力学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反应堆结构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岳忠;韩宵婧;;基于合于使用原则对含裂纹反应容器安全评定[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刘丽东;潘锋;;压力容器类失效分析机构认可要求及应用[A];2013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耀辉;铁道客车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孙阳;结构安定性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崔好选;临氢碳钢高压管失效分析与风险评估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丁鹏;海底管线安全可靠性及风险评价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王正方;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宋虎堂;蜂窝紧凑结构螺旋板换热器[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晓宇;关于裂纹安全评定及TOFD检测标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孙国豪;常用金属材料拉伸及疲劳裂纹声信号传播特性[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9 张术宽;FRP加固含缺陷钢结构的破坏力学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芦伟;厚壁钛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断裂安全评定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涛;深潜器耐压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菊;压力容器蚀坑群干涉效应及安全评价[D];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
3 张静;含周向内表面裂纹核电管道J积分计算及失效评定曲线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褚凯;焊接接头的裂纹尖端塑性区及多裂纹断裂模拟[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郭亚芳;CNG复合材料缠绕气瓶的安全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燕松;含凹坑缺陷常压铁路罐车应力及疲劳寿命分析[D];南昌大学;2011年
7 万先平;含不连续未焊透缺陷压力管道的安全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志亮;常减压车间工艺管线腐蚀寿命评估与缺陷模拟[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黄正凤;在役含缺陷T530零效蒸发器的失效分析及安全性评定[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郭靖;在役加氢反应器的定期检验及安全评定[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鞠彦忠,肖琦;三维表面平行裂纹SIF及尺寸效应的边界元分析[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2 冯贤桂;天然气管道的疲劳可靠寿命计算[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3 柳军;严波;姜乃斌;孙英学;;不连续问题的无网格分域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费英琼,,董亚民,黄克智;基于延性撕裂的“PD6493高级评定方法及EPRI方洁”的优化评定和应用对比研究[J];工程力学;1994年03期
5 黄佩珍,师俊平,李中华;求解界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高次权函数法[J];固体力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陶伟明,郭乙木,曹志远;三维有限裂纹体分析[J];固体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7 陈梦成,余荷根,汤任基;三维裂纹问题的高精度数值解法[J];固体力学学报;2002年02期
8 熊冬庆;陆道纲;;破前漏(LBB)分析方法在钠冷快堆管道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核动力工程;2008年05期
9 耿安杰;李枢一;刘进利;纪文静;;油气管道的疲劳断裂分析及寿命预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年04期
10 刘曦;;含焊接缺陷构件的疲劳试验研究[J];化工机械;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泓;材料疲劳裂纹扩展和断裂定量规律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邓彩艳;焊接压力管道“先漏后断”评定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碧波;中国实验快堆高温钠管道蠕变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群,张兴容;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年12期
2 陈波;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势在必行[J];林业劳动安全;2003年04期
3 吕洪波,纪海雷,杨延平;集输装置设施现状安全评价探讨[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年04期
4 胡玢,赵寿堂,王栋,朱佐刚,黄燕娣;机动车驾驶舱内部有害气体安全评价[J];安全;2004年02期
5 王建波;谈安全评价及其方法[J];林业劳动安全;2004年02期
6 梁文娟,王凤英;浅谈安全评价的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04年05期
7 朱智钊;浅谈安全评价[J];四川兵工学报;2005年03期
8 边侠玲,陈民,王飞;安全评价关系到化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J];安徽化工;2005年01期
9 姚梦新;对煤矿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2005年02期
10 苏芙华;浅谈对小煤矿的安全评价[J];煤矿安全;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文贵;张延松;;加强安全评价管理 提高安全评价质量[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邹旭波;;论安全评价人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郑欣;许开立;;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模式的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志民;;《安全评价》技术的深化及展望[A];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机电安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张延松;秦文贵;;加强安全评价管理 提高安全评价质量[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文延锋;李衍全;;浅谈安全评价与危险源控制[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7 王民浩;杨志刚;牛文彬;;水电站主要作业场所环境安全评价[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丛林;田景武;;煤矿灾害系统安全评价的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樊晶光;王宝;王宇航;任建国;郝秀清;王雷;;660家企业实施安全评价工作绩效现状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清s
本文编号:1608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08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