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GIS的重庆市洪灾综合风险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8 01:00

  本文选题:洪涝灾害 切入点:风险评估 出处:《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洪涝灾害作为自然灾害的重要险种之一,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从洪灾危险性、敏感性和易损性3个角度出发,选取降水、地形、植被指数、单位面积GDP等8个评价要素指标,以县级行政区划作为评估单元,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重庆洪灾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洪灾危险性、敏感性和易损性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地域特征,危险性呈由西向东逐级递增的特点,峰值集中在渝东南和渝东北的两翼地区;受地形、河网密度和植被指数综合影响,洪灾敏感性指标分布与长江干流流向体现出了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峰值集中在长江干流沿岸的永川、江津、江北、涪陵、垫江等区县;而易损性指标则基本上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相吻合.综合来看,研究区洪灾风险等级整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减小的趋势,经济较发达的主城、渝西地区风险等级较高,经济欠发达的渝东南、渝东北地区风险等级较小.
[Abstract]:Flood and waterlogging,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ypes of natural disaster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human being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risk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s, taking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lood hazard,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are considered. Eight evaluation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terrain, vegetation index and GDP per unit area, a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risk of flood disaster in Chongqing by using the function of GIS spati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od risk is dangerous. The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show obvious spatial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isk increases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the peak value is concentrated in the two wings of southeast Chongqing and northeast Chongqing, which is affected by topography, river network density and vegetation index. The distribution of flood sensitivity index showed a high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main 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peak value was concentrated in Yongchuan, Jiang Jin, north of the Yangtze River, Fuling, Qianjiang and other counties along the main stream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i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ongqing. In general, the risk grade of flood disaster in the study area is decreasing from west to east, and the risk level of western Chongq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in city with more developed economy. In the underdeveloped southeast of Chongqing, the risk level of northeast Chongqing is relatively small.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CZH268) 重庆市决策咨询与管理创新项目(cstc2013jccxA0158)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120726)
【分类号】:P208;X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京;高校GIS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地理信息世界;2003年04期

2 姚华松,陈芳;基于GIS的湖北省小麦区域竞争力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5年02期

3 李晓静;张义文;张加鑫;;基于GIS的王家寨乡村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1期

4 柏云;孙勇;;基于GIS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姜冠旭;罗海波;陈龙江;赵晨晨;;GIS应用于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年10期

6 姜冠旭;罗海波;文思北;陈龙江;;GIS在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7 孟鸣,张佩芳;云南省GIS事业的回顾与云南省地理研究所3S中心的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8年S1期

8 齐中兴;;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年07期

9 伍丁红;邬平涛;唐小琦;;开发网上GIS 促进旅游业发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04期

10 张雅彬,孙在宏,吴长彬;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狄小春;;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吴俐民;丁仁军;冯亚飞;莫忠荣;;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探讨——以昆明市为例[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彦兵;李小娟;连建;杨灿坤;;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空间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崔维群;高晓黎;李玉芝;崔振才;;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赵小敏;石庆华;H.F.M.TenBerge;;应用GIS和作物简单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生长所需的N素和生产潜力分析[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谢士杰;;基于国产GIS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夏新;郑广芬;左惠强;张明宇;;基于GIS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计算机管理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李仁德;谢刚生;;基于GIS的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进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卓俭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安装和试验[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姬冬梅;张大军;李淑杰;王楠;;基于GIS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探[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9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Loua Kokolv Augustin;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唐惠燕;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丰丹;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孙国霞;基于电接触理论的GIS母线接头过热性故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武锋强;基于RS、G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熵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王玮;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积雪动态监测与雪灾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秀萍;基于“面向区域”GIS控件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03年

2 张琳;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温金奎;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4 任玉龙;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甘芬芳;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赵露;基于GIS的油藏多信息集成[D];长江大学;2015年

7 吴涛;基于GIS的耕地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叶德峰;基于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9 潘洋;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和浸取剂分布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田雨昕;GIS辅助的历史建筑病症勘察[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27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27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1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