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突出及渗流物理试验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煤与瓦斯突出 切入点:突出模拟 出处:《煤矿安全》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系统综述了前人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试验方法及理论成果,得出突出物理模拟试验分为瓦斯压力破膜突出模拟试验、人工缓慢干扰突出模拟试验、点火爆炸气压突增模拟试验、瞬间卸压突出模拟试验、间接突出试验5种方案;渗流试验由单一影响因素向多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并得到各因素影响渗流变化量的规律。认为目前该类试验研究为静态-突出模拟而非动态-突出模拟;没有研究机械振动作用下含瓦斯煤体渗流特性;没有研究突出前后瓦斯渗流规律;未系统分析煤体力学性质、瓦斯解吸吸附、渗流、煤体变形特征与突出破坏特性间的关系,以及机械振动对煤体强度、瓦斯解吸吸附、渗流、突出的影响。
[Abstract]:The physical test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on coal and gas outburst are summariz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utburst physical simulation test is divided into gas pressure break film outburst simulation test and artificial slow disturbance outburst simulation test. There are five schemes for simulating test of ignition explosion pressure surge, instantaneous pressure relief and outburst, indirect outburst tes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seepage test from single influencing factor to multiple influencing factor,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esent experimental study is static outburst simulation instead of dynamic outburst simulation, and no study on seepage characteristics of gas-bearing coal body under mechanical vibration. There is no study on the law of gas seepage before and after outbu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al, gas desorption and adsorption, seepag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and outburs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cal vibration to coal strength, gas desorption adsorption, seepage, A prominent influence.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分类号】:TD7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祥跃;丁雁生;俞善炳;谈庆明;;一维含气多孔介质突然卸载破坏引起渗流变化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7年01期
2 孙培德,凌志仪;三轴应力作用下煤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3 冯增朝,康健,段康廉;煤体水力割缝中瓦斯突出现象实验与机理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蒋承林,俞启香;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球壳失稳假说[J];煤矿安全;1995年02期
5 王振;;原煤渗透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煤矿安全;2011年12期
6 张志刚;;含瓦斯煤体渗透规律的实验研究[J];煤矿开采;2011年05期
7 隆清明;赵旭生;孙东玲;邹银辉;;吸附作用对煤的渗透率影响规律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08年09期
8 严家平;李建楼;;声波作用对煤体瓦斯渗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S1期
9 欧建春;王恩元;马国强;王超;宋大钊;陈鹏;李楠;;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煤体破裂演化规律[J];煤炭学报;2012年06期
10 孟祥跃,丁雁生,陈力,白蓉裳,谈庆明;煤与瓦斯突出的二维模拟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光志;李晓泉;蒋长宝;李高帅;蔡波;;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模拟实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2 黄启翔;;瓦斯压力对煤岩材料全应力-应变过程瓦斯渗透特性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0年16期
3 余为;李强;黄伟;王美芬;;破碎岩体中的气体渗流规律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彭守建;许江;陶云奇;程明俊;;地球物理场中煤岩瓦斯渗流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02期
5 田智威;;煤层气渗流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1期
6 王学滨;陶帅;潘一山;王玮;;基于非线性屈服准则及主应力判据的圆形巷道围岩岩爆过程的数值模拟[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7 赵志刚;胡千庭;耿延辉;;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的设计[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5期
8 吴鑫;许江;;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模拟实验室瓦斯通风安全数值模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6期
9 何学秋;煤巷瓦斯涌出规律及其连续性积分模型[J];煤炭工程师;1994年01期
10 刘保县,鲜学福,王宏图,徐龙君;交变电场对煤瓦斯渗流特性的影响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鲜学福;辜敏;杜云贵;;变形场、煤化度和外加电场对甲烷在煤层中渗流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2 孙东玲;胡千庭;苗法田;;煤与瓦斯突出动力效应实验的相似关系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3 王振;胡千庭;金洪伟;;煤岩失稳的发生机制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4 吴鑫;许江;陶云奇;陆漆;;煤粉粒径配比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的实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5 李树刚;林海飞;成连华;;采动裂隙椭抛带中瓦斯浓度分布规律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蔡成功;;煤与瓦斯突出三维模拟理论及实验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7 王厚良;王劲红;王本忠;;深立井揭穿多层突出煤层技术研究与实践[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8 赵志刚;胡千庭;耿延辉;;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9 申建;秦勇;傅雪海;韦重韬;王宝文;杨松;赵丽娟;;沁水盆地不同煤阶煤相渗规律实验和模型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金洪伟;胡千庭;刘延保;;煤与瓦斯突出激发的失稳机理[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风清;煤与瓦斯突出的物理爆炸模型及预测指标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宏民;井下注气驱替煤层甲烷机理及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东升;近距离保护层开采多场演化及安全岩柱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母丽华;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彭晓华;辽宁矿区煤层气开采渗流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松航;煤储层气体运移特征和CO_2-ECBM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郭红玉;基于水力压裂的煤矿井下瓦斯抽采理论与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超;采动煤岩瓦斯动力灾害致灾机理及微震预警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杨力;基于小样本数据的矿井瓦斯突出风险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强;突出煤层水力径向压裂石门快速揭煤技术研究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姚春雨;黄陵二号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流动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永周;李子垭井田瓦斯赋存规律与突出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文伍;杉木树矿井瓦斯地质规律及瓦斯预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敬复兴;峰峰矿区2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波;义安矿水力冲孔卸压增透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朱会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波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尹亮亮;煤层割缝防治冲击地压的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王晓磊;三家子矿煤层瓦斯赋存及涌出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鹏;工作面采动中水力割缝区矿压显现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龙庆;林继成;石冰;;菲克定律与扩散的热力学理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杨新乐;张永利;;气固耦合作用下温度对煤瓦斯渗透率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8年04期
3 程瑞端,陈海焱,鲜学福,王国超;温度对煤样渗透系数影响的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师;1998年01期
4 孙培德,鲜学福,钱耀敏;煤体有效应力规律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2期
5 许江,鲜学福,杜云贵,张广洋;含瓦斯煤的力学特性的实验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6 刘保县,鲜学福,徐龙君,李秀清;地球物理场对煤吸附瓦斯特性的影响[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7 孙培德,凌志仪;三轴应力作用下煤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8 王宏图,杜云贵,鲜学福,罗平亚;受地应力、地温和地电效应影响的煤层瓦斯渗流方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1期
9 张广洋,,谭学术,鲜学福,杜云贵;煤层瓦斯运移的数学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张广洋,胡耀华,姜德义;煤的瓦斯渗透性影响因素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延保;基于细观力学试验的含瓦斯煤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民;模糊数学在瓦斯突出预报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师;1987年01期
2 张祖银;;国外煤矿煤和瓦斯突出概况和预测方法[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88年Z1期
3 罗强;煤和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J];煤炭工程师;1989年04期
4 周世宁,何学秋;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流变假说[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5 何学秋,周世宁;煤和瓦斯突出机理的流变假说[J];煤矿安全;1991年10期
6 刘咸卫,曹运兴,刘瑞,何定东;正断层两盘的瓦斯突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浅析[J];煤炭学报;2000年06期
7 张我华,金荑,陈云敏;煤/瓦斯突出过程中的能量释放机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S1期
8 汤友谊,陈江峰,李云霞,许伟功;瓦斯突出煤体探测的物性前提及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9 刘建军,梁冰,章梦涛;煤和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作用机理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朱月明;瓦斯突出的动力现象与防治措施[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运飞;孙广忠;姚宝魁;;煤-瓦斯介质力学概论[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赵志根;范静雅;唐修义;;浅析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机理的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3 李小双;尹光志;赵洪宝;王维忠;敬小非;;含瓦斯突出煤三轴压缩下力学性质试验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汤友谊;陈江峰;李云霞;许伟功;;瓦斯突出煤体探测的物性前提及应用[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5 罗末忠;付鉴源;;构造发育是英岗岭矿区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6 张许良;彭苏萍;;地质测井法预测瓦斯突出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7 丁晓良;俞善炳;丁雁生;寇绍全;谈庆明;郑哲敏;;煤在瓦斯渗流作用下持续破坏的机制[A];郑哲敏文集[C];2004年
8 袁军伟;王兆丰;陈向军;刘军;;潘一矿地质构造特征与瓦斯突出规律分析[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2007年
9 宋景春;李跃丰;朱光宗;朱涛;徐相柱;;艾友矿岩石与瓦斯突出特征及防治技术[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周松元;谭细军;马合意;;瓦斯突出预警系统现状及其智能产品研发分析[A];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省(区、市)煤炭学会学术专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庞舒月 丰硕;手握两把利刃 根治瓦斯突出[N];中国煤炭报;2009年
2 彭德富;蛇形山矿让瓦斯造福职工[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李学玲;正视现实 提高认识[N];中国煤炭报;2004年
4 记者 尚志岑;平煤每年将投入4.5亿元治理瓦斯[N];平顶山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蒋杰 通讯员 肖功勋;从“谈之色变”到“为我所用”[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程真 通讯员 徐春浩;他们找到了降服瓦斯的“金钥匙”[N];中国能源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魏广军;崔刚明:与世界难题较劲的泥腿子[N];平顶山日报;2006年
8 刘玉国;道真二道水煤矿多措并举治理瓦斯[N];贵州政协报;2010年
9 通讯员 任志清 本报记者 张富江;瓦斯重灾户瞄准零超限[N];中国煤炭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游雪晴;瓦斯变害为宝亟须科研支撑[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登科;含瓦斯煤岩本构模型与失稳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李晓泉;含瓦斯煤力学特性及煤与瓦斯延期突出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孔令东;基于模糊Petri网的瓦斯突出空间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郭臣业;岩石和瓦斯突出发生条件及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黄启翔;卸围压条件下含瓦斯煤岩力学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崔永国;瓦斯突出气体逆流运移规律及致灾范围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刘星光;含瓦斯煤变形破坏特征及渗透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8 李希建;贵州突出煤理化特性及其对甲烷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9 刘高峰;高温高压三相介质煤吸附瓦斯机理与吸附模型[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光德;中小型煤矿氡监测等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平;基于含瓦斯煤体渗流特性的研究及固—气耦合模型的构建[D];重庆大学;2010年
2 郑仰发;构造应力场及其对瓦斯突出的影响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3 姬广亮;方庄二矿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韩光;煤和瓦斯突出的气固耦合机理及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周少华;焦作矿区不同破坏类型煤的瓦斯吸附特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胡鹏华;大直径钻孔预测与瓦斯突出可行性的理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7 王雷;剪切荷载条件下含瓦斯煤细观破坏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谭皓月;不同成型条件下含瓦斯煤细观剪切破坏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刘亮亮;基于声发射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10 王松;含瓦斯煤体振动增透技术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7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4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