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灾害引起的货物列车脱轨全过程分析
本文选题:铁路轨道 切入点:大风灾害 出处:《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货物列车在大风灾害下的安全运行问题,基于列车-轨道系统空间振动计算模型及列车脱轨能量随机分析理论,提出大风灾害下列车脱轨全过程计算方法。以我国常见的大风灾害为对象,计算运营速度下货物列车在8~10级大风环境中的脱轨全过程,对脱轨机理、轮轨几何接触状态及轮轨相对位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风灾害引起的列车-轨道系统输入能量的增加是导致货物列车脱轨的主要原因;随着风速及车速的增大,系统输入能量随之增加,转向架与钢轨的横向相对位移增大明显,但转向架摇头角变化较小;另外,曲线线路上列车横向振动更加剧烈,其中转向架与钢轨横向相对位移及转向架摇头角均大于直线上的相应值,其最大分别为87.3 mm和4.59°。上述机理及数据可为列车车轮脱轨掉道检测装置提供参考,确保列车在脱轨瞬间及时停车。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afe operation of freight train under high wind disaster,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rain track system spatial vibration and the theory of random analysis of train derailment energy.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whole course of train derailment under strong wind disaster is put forward. Taking the common gale disaster in our country as the object, the whole course of derailment of freight train under the operating speed in the environment of class 810 gale is calcula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derailment is also discussed. The geometric contact state of wheel / rail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wheel / rail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crease of input energy of train track system caused by gale disaster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railment of freight train, and with the increase of wind speed and spe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ystem input energy, the lateral relative displacement between bogie and rail increases obviously, but the change of bogie shake angle is small. In addition, the lateral vibration of train on the curve line is more intense. The lateral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bogie and rail and the angle of head of bogie are larg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values of straight line, the maximum values are 87.3 mm and 4.59 掳respectively. The above mechanism and data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tecting device of train wheel derailment. Make sure the train stops in time at the moment of derailment.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神华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资助项目(U126111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0162110022)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TPL0901;TPL1214)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2BAB216003)
【分类号】:U29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向俊,曾庆元;直线货物列车脱轨过程计算[J];铁道学报;2002年02期
2 任尊松;徐宇工;王璐雷;邱英政;;强侧风对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06年06期
3 何华;田红旗;熊小慧;梁习锋;;横风作用下敞车的气动性能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03期
4 向俊,李德建,曾庆元;Simulation of spatially coupling dynamic response of train-track time-variant system[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English Edition);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军;马小云;郗艳红;;基于流动模拟和动力学仿真的高速列车横风运行稳定性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向俊,曾庆元;预防列车脱轨措施及抗脱轨安全系数N的计算理论[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向俊,左一舟,赫丹,杨军祥,曾庆元;关于列车-轨道(桥梁)时变系统空间振动方程的建立及其求解[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4 向俊;周智辉;曾庆元;;列车脱轨研究最新进展[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5 向俊;周智辉;曾庆元;;南京长江大桥128m钢桁梁上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6 向俊;周智辉;曾庆元;;天兴洲公铁分建40m简支梁桥客运线上高速列车脱轨控制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7 翁长根;赫丹;王阳;向俊;;扣件失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浮置板式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8 向俊;彭铁光;赫丹;曾京;;横风作用下高速列车—板式轨道系统空间振动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杨斌;刘堂红;杨明智;;大风区铁路挡风墙合理设置[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0 任鑫;梁习锋;杨明智;李军产;;横风作用下高速机车的气动性能[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刘海涛;强风作用下列车—汽车—桥梁时变系统的动力响应及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德军;风—列车—线路—桥梁系统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周智辉;列车脱轨分析理论与控制脱轨的桥梁横向刚度限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高广军;强侧风作用下列车运行安全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王夫亮;侧风作用下的汽车气动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杨吉忠;考虑空气动力效应时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平稳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许平;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赫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高速列车走行安全性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熊小慧;复杂工况下铁路货车篷布受力综合试验与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思帅;基于耗散结构的高速铁路运营事故演化机理[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徐刚;兰新铁路挡风墙过渡地段流场特性研究及优化[D];中南大学;2010年
3 黄尊地;兰新第二双线路基防风设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金琦;160km/h快速集装箱平车气动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宋瑞斌;高速列车通过桥梁时相互气动性能的数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马小云;高速列车的横风效应及动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振;横风中复线路堤上高速列车气动性能和运行安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王中强;路堑环境下高速列车气功性能[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杨春雷;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在脱轨分析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10 肖新标;轨道运动对列车脱轨影响的研究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汉华,曾庆元;列车-桥梁时变系统振动能量随机分析方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2 李德建,曾庆元;列车-直线轨道空间耦合时变系统振动分析[J];铁道学报;1997年01期
3 俞展猷,李富达,李谷;车轮脱轨及其评价[J];铁道学报;1999年03期
4 武青海;列车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4期
5 田红旗,高广军;270km·h~(-1)高速列车气动力性能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毅;;兰新第二双线防大风灾害措施选择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03期
2 钱征宇;;西北地区铁路大风灾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铁路;2009年03期
3 白丽萍;;风灾及其防治[J];城市;2008年02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世成;周嘉陵;程婷;张忠义;;苏通大桥工程区台风大风灾害初步评估[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通讯员 赵前程 张进;宾川拉乌遭受冰雹雷雨大风灾害[N];大理日报(汉);2011年
2 何松 本报记者 魏星奎;我市将出现雷雨天气[N];绵阳日报;2009年
3 兰俊君;我市部分地区遭受大风灾害天气[N];白银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鑫;杭州大风灾害风险区划[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2 夏yN萌;东疆铁路沿线大风灾害风险评估及应用[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7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47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