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场爆炸人员疏散模型研究
本文选题:煤矿采场 切入点:疏散模型 出处:《煤矿安全》2015年10期
【摘要】:针对我国煤矿现有紧急避险疏散体系不能完全满足逃生需求的实际情况,指出当前避灾硐室存在选址不合理、逃生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在避灾路线上建立多个备选避灾硐室,利用最短路径法求取巷道最短当量长度,建立了煤矿采场发生爆炸时以时间为主要参数的人员疏散模型,并得出评价人员逃生效率的安全疏散系数K=tTASE/(tR+tA+D/V),探讨了避灾硐室位置合理的布置范围,为救援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为人员紧急疏散提供了有效参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existing emergency evacuation system of coal mine in our country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 of escap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disaster avoidance chamber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location and low escape efficiency, etc. By establishing several alternative disaster avoidance chambers on the route of disaster avoidance,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xisting emergency evacuation system can not completely meet the need of escape. The shortest equivalent length of roadway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shortest path method, and the evacuation model with time as the main parameter when explosion occurs in coal mine stope is established. The safety evacuation coefficient K=tTASE/(tR TA D / V of evaluating the escape efficiency of personnel is obtained, and the reasonable layout rang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disaster avoidance chamber is discussed, which provides sufficient preparation time for rescue activities, and provides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emergency evacuation of personnel.
【作者单位】: 山东省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723104)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导性计划资助项目(MTKJ2012-345)
【分类号】:TD7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体发,张莉聪,徐景德;瓦斯爆炸火焰波与冲击波伴生关系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2期
2 杨源林;瓦斯煤尘爆炸的超压计算与预防[J];煤炭工程师;1996年02期
3 陈宁;孔维臻;;矿井火灾避灾与救灾最优路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11期
4 高广伟;张禄华;;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的设计思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年04期
5 朱建华;爆炸波破坏/伤害效应评价[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年03期
6 曲志明;吴会阁;郝刚立;高洪俊;王晓丽;;瓦斯爆炸衰减规律和破坏效应[J];煤矿安全;2006年04期
7 赵利安;王铁力;;国外井工矿避灾硐室的应用及启示[J];煤矿安全;2008年02期
8 张恩强;王丽;刘名阳;陈强强;;探讨井下避难硐室在矿井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9年07期
9 丁燕峰;蒋曙光;曹爱虎;;避灾硐室选址最优化分析[J];煤矿安全;2011年12期
10 马飞;闫建浩;李刚;;矿山井下避难硐室的设计[J];煤矿安全;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丽;煤矿井下避灾硐室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隆庭;基于井下避难硐室系统的煤矿应急模型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立;赵林度;;基于群集动力学模型的密集场所人群疏散问题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7年05期
2 裴扬;宋笔锋;韩庆;;飞机易损性评估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J];兵工学报;2007年06期
3 栗婧;金龙哲;汪声;朱军;;矿井密闭空间中人体呼吸商计算[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4 梁化彬;胡春明;徐胜利;王昌建;费立森;;爆燃波在含内构件管道中传播现象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7年06期
5 张磊磊;谭迎新;王星河;王高;;甲烷-空气混合气燃烧过程的高速摄影测量[J];测试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6 赵振东;王桂萱;赵杰;;地震次生灾害及其研究现状[J];防灾减灾学报;2010年02期
7 廖守衡;付玉慧;徐德江;;客船疏散模型研究综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8 薛少谦;蔡周全;李新建;;低浓度瓦斯输送管道的瓦斯爆炸传播试验性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2期
9 樊小涛;;矿用救生舱抗爆性能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3期
10 柏熙;杨洁;林桂玲;骆廷勇;;矿用救生舱电磁兼容性设计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盼娟;陈晋;;基于人员群集流动模型的火车站人员疏散策略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李长有;程晓琦;张胜奎;;基于SHT75的矿井救生舱温湿度检测[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2)[C];2010年
3 曹永凯;;铀矿山避灾硐室环境控制技术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铀矿冶分卷、核能动力分卷(上))[C];2011年
4 周旭;杨陆海;;矿用救生舱配置原则与应用研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5 金龙哲;;避难硐室供风量的研究与试验[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周旭;杨陆海;;矿用救生舱配置原则与应用研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第三届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书召;受限空间煤尘爆炸传播及伤害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磊;受限空间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叶明武;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复合情景模拟与应急避难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应迪;瓦斯爆炸对矿井通风网络的动力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裴扬;飞机非核武器威胁下易损性定量计算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李天祺;能源供应系统地震灾害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年
7 司荣军;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传播规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8 邢玉忠;矿井重大灾害动态机理与救援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尉存娟;水平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过程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10 李孝斌;矿井瓦斯爆炸感应期内反应动力学分析及光学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伟;基于粒子系统的矿井瓦斯爆炸的模拟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笑言;多孔材料对管道内火焰传播抑制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铮;瓦斯爆炸及其细水雾抑制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孟璐;立体障碍物对瓦斯爆炸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5 李俊;行人交通疏散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永淇;室内人员疏散的元胞自动机模拟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佘阳梓;矿用移动式救生舱环境控制系统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王美丽;矿用救生舱测试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黄毅;矿山安全广告及对安全生产的促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玉磊;三类炸药的爆炸参数与毁伤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长根,陈林顺,钱新明;点火位置对独头巷道中瓦斯爆炸超压的影响[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年05期
2 高蕊;蒋仲安;董枫;杜丙申;巩文保;王德胜;陈永现;;基于MapObject的矿井火灾动态最佳救灾路线数学模型和算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3 周凯元,李宗芬;丙烷-空气爆燃火焰通过平行板狭缝时的淬熄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7年02期
4 张培红,陈宝智;建筑物火灾时人员疏散群集流动规律[J];东北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章壮新;火灾条件下最佳救避灾路线的确定[J];东北煤炭技术;1999年06期
6 李兴东,耿炜伟;矿井火灾避灾应急途径的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1年04期
7 黎体发,张莉聪,徐景德;瓦斯爆炸火焰波与冲击波伴生关系的实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2期
8 赵利安;孟庆华;;矿业发达国家安全硐室的发展及经验借鉴[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2期
9 杨源林;瓦斯煤尘爆炸的超压计算与预防[J];煤炭工程师;1996年02期
10 冯汉昌;煤矿安全避难仓[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琚耀庆 庞晓青 宋剑;[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景德;矿井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3年
2 邢玉忠;矿井重大灾害动态机理与救援技术信息支持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3 史波;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与应急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熊廷伟;煤矿瓦斯爆炸预警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2 杜坤;长大隧道驾驶员心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丁延龙;矿井灾害事故避灾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4 王丽;煤矿井下避灾硐室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徐济;基于网络编码组播的软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侯金玲;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科;;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J];农机具之友;2006年05期
2 ;地震后如何避灾自救[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7年02期
3 ;浙江省 积极开展“避灾工程”建设[J];中国减灾;2007年03期
4 ;成都加强避灾场所修建[J];城市规划通讯;2008年23期
5 ;实施避灾工程 构建避灾网络[J];中国减灾;2008年05期
6 许胜;袁国军;;促和谐 保安全——加强避灾场所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减灾;2009年11期
7 闫长松;;公园抗震避灾功能研究——以宝鸡炎帝园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0期
8 柯景坤;;避灾搬迁好政策 倾心倾力为人民[J];老区建设;2013年01期
9 ;避灾自救口诀[J];乡镇论坛;2008年16期
10 ;矿工井下避灾系列问答[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沈松林;吴康生;宋宇;;长春市建成区地上避灾场所调查分析与评价[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婕妤;;城市安全及防避灾体系构建的探讨[A];2008北京奥运园林绿化的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程智伟;李国超;肖乾亮;聂绍炳;;永川区粮油作物抗灾避灾之我见[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姚月伟;邵学强;傅联森;胡尧文;;浙江省沿海农房避灾能力分析及对策措施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贾建中;刘冬梅;唐进群;吴雯;赵书艺;;从汶川地震看城市避灾用地缺失与避灾绿地建设[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华英邋实习生 刘振;我市启动避灾自救宣传活动[N];郴州日报;2007年
2 李桂林;创新抗旱理念 积极探索发展避灾农业新路子[N];广元日报;2007年
3 记者 卢磊;全市将建147个“避灾中心”[N];宁波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伍欣;避灾工程:直面生死考验[N];中国社会报;2006年
5 ;杭州市全面开展“避灾工程”建设[N];中国社会报;2007年
6 记者 朱汉多 通讯员 陈伟极;仙居率先完成“避灾工程”建设[N];台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朱小兵;大力推进“避灾工程”规范化制度化建设[N];台州日报;2006年
8 记者 王宇 朱小兵;“避灾工程”为百姓撑起一片晴空[N];台州日报;2006年
9 缪小霞邋报道组 林仁状;876个村(居)建立避灾点[N];温州日报;2007年
10 唐露露;洞头建成58个避灾工程[N];温州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颖;多民族地区城市避灾绿地规划建设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崔颖;曲靖市城市避灾绿地规划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4年
2 唐婷;城市绿地避灾适宜性评价及优化布局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3 郭倩;北京城市绿地的避灾功能及其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文晓虹;丽江市城市避灾绿地规划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2年
5 张兴;洞庭湖区低洼稻田避灾种植模式筛选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6 张冉;基于无线射频与arcgis的矿山井下人员避灾撤离模拟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7 陈佳佳;矿山避灾撤离算法及避灾路线的Web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伟;矿井虚拟避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1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68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