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FLUENT研究矿井干燥巷道围岩对风流传热
本文选题:围岩 切入点:风流 出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为研究围岩对风流温度的影响,分析了围岩调热圈形成的各时期及影响调热圈的因素,利用FLUENT对干燥巷道风流受围岩传热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内风流速度相对较小时,围岩对风流温度的影响就相对明显;随着风流距离入风端距离的增加,风流温度的变化与巷道围岩调热圈半径变化相关;风流温度在变化过程中分为3个阶段:初期阶段,缓步阶段与稳定阶段;在巷道风流温度变化的各阶段中初期阶段所占长度比例为77.2%,缓步阶段所占长度比例为11.55%,稳定阶段所占长度比例为11.25%.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rock on the air flow temperature, the formation period of surrounding rock heat regulating circle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heat regulating circle we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rock heat transfer on the air flow in dry roadway was simulated by FLU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surrounding rock on air flow temperature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variation of air flow temperature is related to the radius of surrounding rock heat regulating circle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flow distance.The air flow temper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itial stage, slow step stage and steady stage;The proportion of length in the initial stage, the slow stage and the stable stage is 77.2, 11.55 and 11.25 respectively, in each stage of the temperature variation of the wind flow in the roadway, in which the proportion of the length is 77.2% in the initial stage, 11.55% in the slow stage and 11.25% in the stable stage.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矿山热动力灾害与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4121)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基金资助项目(LJQ2011028)
【分类号】:TD72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西华,单亚飞,王继仁;井巷围岩与风流的不稳定换热[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晓明;李丽峰;王志光;;煤矿井下热害分析与风流温度预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刘景秀;李慧;周磊;;干燥巷道围岩传热对平巷风流温度影响研究[J];金属矿山;2011年08期
4 黎明镜;;深井巷道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12期
5 张树光;;深埋巷道围岩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年14期
6 张习军;姬建虎;陆伟;;深热矿井巷道围岩的热分析[J];煤矿开采;2009年02期
7 胡春胜;矿井空调现状及评述[J];煤矿设计;1991年05期
8 孙勇;王伟;;基于Fluent的掘进工作面通风热环境数值模拟[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7期
9 高建良;徐文;张学博;;围岩散热风流温度、湿度计算时水分蒸发的处理[J];煤炭学报;2010年06期
10 高建良,杨明;巷道围岩温度分布及调热圈半径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宝霞;贾朝阳;;挤出机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及换热能力的计算与分析[J];工程塑料应用;2010年09期
2 许建柳;;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李茜;苏华;李晓虹;张燕;;地源热泵竖埋U形换热器一维数值模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4 李传瑞;王立涛;葛仁余;余小鲁;陈志浩;;CSP连轧过程变形的有限元分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李亚民;;瓦斯发电余热制冷技术在煤矿热害治理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宋如敏;王恒青;;农产品加工的供热管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损耗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刘何清;王浩;邵晓伟;;高温矿井湿润巷道表面与风流间热湿交换分析与简化计算[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8 丁凯凯;冯士维;郭春生;刘静;;大气与真空下功率VDMOS散热特性研究[J];半导体技术;2011年07期
9 刘达德;;对于改进国产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几项建议[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86年03期
10 翟唤春,尚娜,王浚;环境试验设备的状态空间法仿真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季玲玲;周光魏;寇智慧;赵保国;杜志明;郭泽荣;;圆柱形烟花热自燃数学模型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魏琪;赵俊;;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介鹏飞;李德英;;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爱爱;程春;黄炜;魏京胜;高涛;;高温矿井热害机理的实验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贺建忠;幸利;马康康;;电解槽保温技术的应用与探讨[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孔令斌;;斯特林热机逆流换热式回热器[A];201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年会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赵博;武传松;;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宋小伟;孙斌煜;;双辊带材铸轧侧封技术中熔融钢液液面宽度对侧封板所受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9 张靖岩;史毅;吕振纲;仝玉;王礼;;结构构件耐火隔热性计算模型[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立柱;朱国庆;张国维;;基于性能化的大空间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A];2011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阳;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左远志;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姚栋伟;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朱登亮;槽形竖壁冷凝强化规律研究与结构优化[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国富;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阎秦;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李先春;褐煤提质及其燃烧行为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谭晓倩;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程秀花;温室环境因子时空分布CFD模型构建及预测分析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10 徐高春;面向环保的高速全自动冷镦机优化研究与系统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权富;矿井热参数测算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艳利;局部通风掘进工作面换热系数计算方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徐文;巷道水分蒸发处理及风流温度湿度计算[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侯建军;高温矿井热环境数值模拟及热害控制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亓玉栋;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亓晓;矿井热环境预测方法研究及数值模拟系统开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达;井下工具油浸试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永;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墙的研究与开发[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建秋;钢管组对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宋佰超;金川二矿井下热力状况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根;不稳定地温场的有限差分模拟[J];安徽地质;2002年01期
2 谭凯旋,谢焱石,赵志忠,王岳军;构造-流体-成矿体系的反应-输运-力学耦合模型和动力学模拟[J];地学前缘;2001年04期
3 刘亚晨;裂隙岩体介质THM耦合问题中的渗透特性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4 彭担任,赵全富,胡兰文,王钦福,贺本军;煤与岩石的导热系数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6期
5 岑衍强,胡春胜,侯祺棕;井巷围岩与风流间不稳定换热系数的探讨[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6 周西华,单亚飞,王继仁;井巷围岩与风流的不稳定换热[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吴强,秦跃平,郭亮,谭昆;巷道围岩非稳态温度场有限元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8 孙艳玲,桂祥友;煤矿热害及其治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9 仵彦卿,柴军瑞;作用在岩体裂隙网络中的渗透力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1年01期
10 赵镇南,郝睿,王利;固液两相流中微对流强化的机理分析与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昭桂;巷道围岩与风流热交换量的反演算法及其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2 王志军;高温矿井地温分布规律及其评价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3 王伟;矿井局部热害快速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天虎;李希建;李会芳;钱小武;;基于fluent除尘管道拐角处不同流速下流场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2年08期
2 梁秀进;仲兆平;;基于FLUENT软件的有限速率模型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的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35期
3 方海鑫,曾令可,王慧,程小苏,刘平安;FLUENT软件的应用及其污染物生成模型分析[J];工业炉;2004年03期
4 朱玲利;智西湖;王观民;乔斌;;基于FLUENT的活性石灰煅烧预热器烟气流场模拟分析与结构优化[J];矿山机械;2013年04期
5 陈作炳;李波;豆海建;史红霞;;基于fluent的旋风预热器模型热态性能数值分析[J];水泥工程;2008年02期
6 蔡容;孔建益;王兴东;邹光明;;基于Fluent的合金化炉保温段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铸造技术;2012年06期
7 纪宏超;李耀刚;郑镭;李文军;;基于fluent的弯管流动模拟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张应迁;柳忠彬;唐克伦;刘明;;基于FLUENT的阀门气穴模拟[J];矿山机械;2012年11期
9 陈观生;曾毅波;刘俊;赵祖光;林杰;郭航;;基于Fluent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流场结构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03期
10 陈曦;葛少成;张忠温;荆德吉;;基于Fluent多喷嘴喷雾干涉数值模拟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易刚;杨文广;王劲柏;;地源热泵系统的FLUENT数值模拟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熊珍琴;王如竹;吴静怡;李郁武;;基于fluent软件的热泵热水器水箱温度场数值模拟[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冬;杨庆俊;包钢;;基于FLUENT的气缸充放气二维非定常流场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常欣;李辉;黄胜;;基于Fluent的全方向推进器非定常水动力性能研究[A];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毛欣;衣淑娟;;基于fluent的组合式轴流装置板齿处谷物流运动分析[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FLUENT软件为企业提升竞争力[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牛卫民;张勇青;王鹏程;王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在海洋平台原油主机房通风系统布置设计中的应用[A];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三届海洋工程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畅;朱荣;钟春生;左著;刘珂;易操;;基于FLUENT对水平连铸结晶器凝固过程数值模拟[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孙晓芳;庞永杰;;流体力学数值模拟FLUENT方法的探讨[A];第十六届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2013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楼书含;基于Fluent的体育馆建筑火灾烟气流动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那旭东;基于FLUENT软件的导弹意外点火情况下舱室维护仿真平台开发[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戴燕;基于FLUENT的水润滑尾轴承冷却润滑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4 庞伟;基于FLUENT软件的大跨度桥梁颤振导数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孙凯;基于FLUENT的轧机带钢干燥装置仿真研究与优化[D];东北大学;2012年
6 孙蕾;基于FLUENT软件的高雷诺数下复合圆柱体绕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庆全;基于Fluent的合理沉没度仿真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8 余志宏;基于Fluent的喷射器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9 哈莹;基于FLUENT软件的石油污染土壤浸取流化床的模拟与优化[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10 要继业;基于Fluent的节流槽滑阀仿真[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4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04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