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结构建筑的电气防火设计
本文选题:木结构建筑 切入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出处:《林产工业》2017年02期
【摘要】:从电气设计角度,分析木结构建筑产生火灾的原因,探索电气设计如何早期预警、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并探讨采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等措施以有效防止火灾的可行方案。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lectrical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ire in wooden structure buildings, probes into how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 of fire by early warning of electric design, and probes into the adoption of automatic fire alarm system.Electrical fi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lightning grounding system to effectively prevent fire feasible scheme.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分类号】:TU366.2;TU8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龚迎春;蔡芸;任海青;;我国木结构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J];林产工业;2016年07期
2 雷文亮;;木结构古建筑地基基础的构造做法[J];山西建筑;2014年1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瑜;王韵璐;王正;王建和;;国外正交胶合木建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林产工业;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日琨;沈俊杰;陈亚坤;张雅婷;;不同结构建筑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国外研究述评[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巩智民;李鹏;;新型木结构房屋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J];林产工业;2014年03期
3 刘毅;胡极航;蔡淑杰;高建民;郭洪武;;现代木结构建筑的国产化路径[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4年01期
4 周海宾;吕建雄;徐伟涛;;我国结构用木材标准体系构建[J];木材工业;2012年03期
5 周海宾;;中国木结构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二)[J];木材工业;2012年02期
6 周海宾;;中国木结构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一)[J];木材工业;2012年01期
7 尚春静;储成龙;张智慧;;不同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比较[J];建筑科学;2011年12期
8 陈国;单波;肖岩;;轻型竹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10期
9 方海;刘伟庆;陆伟东;万里;;泡桐木夹层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熊海贝;康加华;吕西林;;轻型木结构房屋动力特性测试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智恒;杨小军;;我国现代木结构建筑的现状与发展综述[J];木工机床;2011年02期
2 张兆好;李志仁;齐英杰;;浅谈我国发展木结构建筑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J];木工机床;2011年02期
3 齐英杰;杨春梅;赵越;杨成志;;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发展概况——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年09期
4 阙泽利;杨玲;付京力;王菲彬;;木结构建筑失效的原因和形式分析[J];中国人造板;2012年11期
5 辛宏;徐富海;;木结构建筑与防震性能浅析[J];中国减灾;2013年22期
6 辛宏;徐富海;;灾后恢复重建中木结构建筑的地域适应性问题[J];中国减灾;2013年24期
7 程强;木业资讯[J];人造板通讯;2004年03期
8 齐英杰;杨春梅;赵越;杨成志;;奴隶社会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年10期
9 赵越;杨春梅;齐英杰;杨成志;;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2年01期
10 赵越;杨春梅;齐英杰;杨成志;;新中国成立后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概况[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志泉;;木结构建筑的养护和装饰[A];第六届中国木材保护大会暨2012中国景观木竹结构与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2橡胶木高效利用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孟繁兴;钟川人;;谈古代建筑木结构加固阻燃技术——兼议故宫的防火[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3 方东平;俞茂捫;;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与保护研究——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特邀报告[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4 王永兵;张伟;王建功;王双永;;木结构建筑组合墙体生产线设备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葛安祥;谢剑;杨建江;张爽;;房屋类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晖;;比较中日木结构建筑中的檐高与檐出的比例关系[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7 张伟;杨建华;金征;;木结构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检测装备现状[A];第十一届全国人造板工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黄宝成;贾媛媛;;浅论木结构在大庆绿地金融中心售楼处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9 吉英年;周峰;;木结构在大跨度建筑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石志敏;周乾;张学芹;黄占均;夏荣祥;卓媛媛;徐超英;;汶川地震古建筑木结构震害研究——已加固构架[A];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云江;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前景看好[N];建筑时报;2004年
2 杨帆;加拿大欲占领中国木结构建筑市场[N];中华建筑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任欢欢;木结构建筑:还住宅节能与环保[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彭哲晖邋唐丽;木结构建筑受到业界热捧[N];中华建筑报;2007年
5 记者 孟苗邋实习生 仝美超;长治元代前木结构建筑单体数量162座[N];山西日报;2008年
6 薛秀春;加拿大为四川地震灾区建造可持续木结构建筑[N];中国建设报;2008年
7 王民;河北将与加拿大合作推广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丁洪美;节能减排推动传统木结构走向复兴[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9 记者薛秀春;木结构建筑技术让未来更加绿色[N];中国建设报;2010年
10 记者 迟诚;小木屋平民化还有多远[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施煜庭;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应用模式及前景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孙正军;竹材的分级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春荣;从中西木结构建筑发展看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前景[D];清华大学;2004年
2 高先占;云南省木结构民居火灾蔓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康;现代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建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志伟;CLT板工作性能与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钱冲;现代重型木结构建造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亚;徽州传统建筑木结构加固修缮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7 沈曼;木结构纠偏中的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8 毛荣骏;正交胶合木板平面内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谭劲;我国自芬兰进口木结构建筑的分析及其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郑培君;古建筑木结构直榫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0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0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