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综合赋权”复合模糊物元的重庆市综合灾害模糊风险评价
本文选题:灾害风险评价 + 模糊物元 ; 参考:《山地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综合灾害风险是当前灾害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核心议题之一。灾害风险评价是综合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基础环节,厘定风险并摸清成因,可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区域灾害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市38个区县作为基本评价单元,以公开资料和政府统计数据作为主要的数据来源,基于"R=f(h)×f(v)"的综合灾害风险概念模型,根据"科学性、系统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反映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灾损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个方面的"重庆市综合灾害模糊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使用集成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EVM)的"综合赋权法"为指标体系赋权;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复合模糊物元(FME)"模型对重庆市各区县综合灾害模糊风险构成要素及整体风险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灾害风险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得出结论:重庆市致灾因子危险性整体水平略微偏高,承灾体易损性整体水平较低,综合灾害模糊风险整体水平居中;渝中区、涪陵区和渝东北的城口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各类灾害发生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较大,是未来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
[Abstract]: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is one of the hot spots and the core topics of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disaster. The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link of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determine the risk and find out the cause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disaster system, taking 38 counties of Chongqing city as the basic evaluation unit open to the public and government data, statistical data as the main data source, based on R=f (H) * f (V) "integrated disaster risk concept model,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systematic, independent and operational principle, construction reflects the hazard risk, disaster bearing body exposure four, a loss of sensitivity and ability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of "Chongqing city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uzzy analysis method" using integrated level (AHP) and entropy (EVM) of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ing method" for weighting in the index system; Using the compound fuzzy matter-element based on (FME) model of each district and county of Chongqing city comprehensive disaster fuzzy factors of risk and the overall risk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the disaster risk causes are analyzed. The study concluded: Chongqing city to the overall level of disaster risk factor slightly, the overall level of disaster bearing body vulnerability the lower the overall level of fuzzy comprehensive disaster risk center; Yuzhong District, Fuling district and northeast of Chongqing Kaixian, Chengkou County, Yunyang County, Fengjie County, the various types of disasters and losses caused by the possibility of a larger, is the focus of futur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work.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177)~~
【分类号】:X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黎;徐逸伦;江善虎;吴庆明;;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城市活力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1期
2 薛晔;陈报章;黄崇福;严建武;;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软层次模型[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3 刘光旭;戴尔阜;吴绍洪;吴文祥;;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3期
4 张丽娟;李文亮;张冬有;;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2009年02期
5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上海市灾害综合风险定量评估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3期
6 唐为安;田红;杨元建;卢燕宇;徐光清;温华洋;王胜;;基于GIS的低温冷冻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年03期
7 许世远;王军;石纯;颜建平;;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8 周寅康;金晓斌;王千;杜心栋;;基于GIS的关中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2年12期
9 王龙;杨娟;徐刚;杨建鹏;;重庆市灾害系统分析及防灾减灾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3期
10 殷洁;戴尔阜;吴绍洪;;中国台风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晟;蒋维;胡国良;;基于ANP的模糊多层次分析法的风电项目后评价研究[J];安徽电力;2009年04期
2 韩小虎;马乾;;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土石坝风险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6期
3 邹海明,李粉茹;基于实例的水质模糊综合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4期
4 刘娜;艾南山;周波;;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5 李泰君;牛建明;董建军;丁勇;;典型草原区家庭牧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6 马英;石瑞杰;;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7 苏恒强;陈桂芬;朱春娆;孙杨;;熵权系数法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8 宋君;张生;李畅游;刘文婷;;乌梁素海夏季水质污染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9 张又;刘凌;闫峰;;基于模糊物元模型的河流健康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10 张华;;基于情景模拟的暴雨内涝危险性评价——以浦东新区农业用地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峰;郝瑞霞;吕鉴;;北方某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综合评价与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邬文帅;寇纲;;城市环境治理能力评估:一种基于熵权的动态组合评价方法[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燕群;蒙吉军;;基于防灾规划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滨;周琼;郭玉娟;;北京市区域功能定位评价体系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5 殷杰;尹占娥;许世远;王军;钟海东;;多灾种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进展[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耀龙;陈振楼;王军;叶明武;许世远;;基于GIS的温州市台风暴雨-洪涝灾害情景风险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任鲁川;于福江;宋学家;;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灾害合成风险分析的框架设计[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永胜;王智刚;刘越屿;;“两型社会”建设对雷击风险评估的需求分析[A];武汉区域气象中心城市群发展气象服务工作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
本文编号:1738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3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