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主义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行为主义 + S-O-R单元链 ; 参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04期
【摘要】:结合行为主义反应性制约取向理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进行探讨,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刺激-反应S-O-R单元链,以安全帽使用教育为例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实验分析得到视觉听觉双重刺激形式的安全教育更容易引起人的安全行为反应,且行为保持性最佳;单纯视觉、听觉刺激形式的安全教育对人的安全行为反应作用基本一致,但采用听觉刺激安全教育产生的安全行为保持性较差,在第7个工作日后逐渐恢复到空白实验阶段。同时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分析实验过程中人员心理变化与工作年限等因素对人员安全意识的影响,得到工作年限为1~2年的人员安全意识较低,过强的刺激将导致人员的过度恐惧反而使安全意识降低。最后,对企业现行安全教育方式提出几点改进措施,包括:正视安全教育刺激的重要性、保持性以及针对性;充分认识企业安全文化环境对安全教育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behaviorist reactivity restriction orientation theory, the safety educat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s discussed, and the S-O-R unit chain of safety educ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use of safety helmet education as an example.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safety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visual and auditory double stimulation is more likely to induce human safety behavior response, and the behavior maintenance is the best.The safety education in the form of auditory stimulation had the same effect on human safety behavior, but the safety behavior caused by auditory stimulation was poor, and gradually recovered to the blank experimental stage after the seventh working day.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changes and working years on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the personnel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psychological questionnaire,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the personnel with the working life of 1 ~ 2 years was low.Excessive stimulation can lead to excessive fear and lower safety awareness.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afety education methods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facing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education stimulation, maintaining and pertinence, and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safety culture environment on safety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474151) 2015~2016年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分类号】:X9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进;王妍;蒋军成;;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探讨现行安全管理[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2 龚宏;;目前我国建筑安全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费梅苹;行为主义理论及其研究范式[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黎艳;;行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1年35期
5 王万兵;;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浅析[J];煤炭工程;2006年06期
6 傅贵;殷文韬;董继业;Di FAN;Cherrie Jiuhua ZHU;;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13年07期
7 张苏;傅贵;殷文韬;高平;;基于行为安全的安全帽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J];煤矿安全;2014年04期
8 朱益晓;;浅析斯金纳强化理论在员工激励中的应用[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黄陈;;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姚飞,黄英;心理学研究中哲学和自然科技的影响——兼论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征象[J];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王满新;完形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5 冯坤山;吴振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四面体学习模型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5期
6 田守铭;自我意识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林熙 ,陈伙平;皮亚杰教育方法论刍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8 李捷;关于运动训练“信念系统”基础的讨论[J];福建体育科技;1997年04期
9 周波;西方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的必然性与人本主义的必要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钟萍;;应用PAC人格理论提高护士人格水平的策略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护理专辑);200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琼;傅贵;殷文韬;;行为安全预防事故的有效性探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白晨;文献数据库系统用户检索决策中的学习行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丹;矿工违章行为形成、演化与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刘同辉;中体而西用,,返本以开新—中西人格心理学思想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路书红;教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佑发;意志品质的质性分析、模型建构与测评[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8 陆丽青;弗洛伊德的宗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陈四光;德性之知[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温建辉;率性犯罪罪过情感的证明[D];湘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庆;CUBS主场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玲;当代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3 刘强;大学生学术失信及对策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李祥安;挫折应对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汤玉琴;高三化学教学设计中的选题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玲华;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中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初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明峰;论格式塔心理学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运用[D];广西大学;2004年
9 王石磊;论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的创作心理和演唱[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娴;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习题设置的考察与思考[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2 杨金霞;;“安全帽亲情监督法”[J];现代班组;2012年03期
3 苏东青;李奕宏;;规范正确戴好安全帽[J];电力安全技术;2008年05期
4 马栏惃;;安全帽存在安全隐患不可忽视[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1年10期
5 曲哲;;行为主义理论在行为矫正实践中的运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霍庆;强化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例谈[J];教学与管理;2002年14期
7 龚宏;冯光灿;罗雪松;;高等院校建筑安全教育课改革[J];建筑安全;2012年05期
8 张立平;;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09年20期
9 徐天奇;;智能防触电安全帽系统的设计[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年03期
10 谢应宽;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方;石油企业安全教育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2年12期
2 谢晓明;电力企业安全教育机制的创新[J];电力安全技术;2003年02期
3 胡国平;民营企业安全教育亟待加强[J];劳动保护;2003年01期
4 吴学军;浅谈施工企业安全教育[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傅五江 ,钟定远 ,安晓用;安全培训的方法与效果[J];安防科技;2004年03期
6 傅伍江;现代企业安全管理新模式的探讨[J];安防科技;2004年04期
7 丛敏,苏廷;浅谈企业安全教育与培训[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0期
8 李侨生;;浅析风险企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天津航海;2005年04期
9 王红霞;常志敏;;浅议发电企业安全教育[J];宁夏电力;2005年S1期
10 王宏;李东雷;;浅谈企业安全教育[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苏永强;徐晓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的标准化[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晓宏;;日本的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体系及其特点[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尹湘雁 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切实加强企业安全教育[N];大同日报;2011年
2 大庆石化公司 田文超;从安全思想到安全行为[N];中国石油报;2012年
3 实习记者 于倩;隐患整改不到位 严肃追究责任人[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4 本报通讯员 张东红 李随平 郝强伟;绥德构筑安全文化建设框架[N];榆林日报;2010年
5 李堇;双鸭山发电公司实现安全生产2200天[N];东北电力报;2009年
6 驻站记者 高建祥;多伦县抓安全生产不放松[N];锡林郭勒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王宪国 刘飞 王谦 整理;加大政府推力 丰富活动内涵[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玉晴;企业员工安全心理变化视角下安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1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4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