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突水压架数值计算及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导水裂隙 + 突水压架 ; 参考:《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承压含水层下煤层开采过程中,当开采引起的导水裂隙高度发育到承压含水层下部时,裂隙沟通承压含水层,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压力作用下,承压含水层中的水经导水裂隙带流入工作面,产生突水灾害。此外,在采煤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不可避免的会改变工作面的原岩应力分布。当重新分布的原岩应力超过煤岩层的极限强度时,使煤岩层发生破坏,导致煤岩层破断和垮落,反应在采煤工作面的表现形式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剧烈,会使支架压力增大,产生压架事故。突水和压架事产生的原因可归结到原岩应力的重新分布导致岩层中裂隙的产生,发育以及最终的岩层破断。突水和压架问题有时候并不同时产生,但是在特定的地质赋存背景中,突水和压架事故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相关性。研究的这种相关性的原因,为解决例如祁东煤矿6130工作面突水压架的本质提供理论指导,对煤炭资源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在总结前人收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测资料、理论分析方法,以祁东煤矿6130工作面突水压架事故为例,应用覆岩关键层理论分析在祁东煤矿6130工作面典型地质赋存背景下,上覆岩层裂隙产生,发育和破断的规律。并且利用UDEC数值计算软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影响突水压架的几个重要因素,为解决在承压含水层下采煤引起的突水压架灾害提供借鉴。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al seam mining under pressure - bearing aquifer , when the fracture height of water - bearing aquifer caused by mining is developed to the lower part of confined aquifer , the water in the confined aquifer can flow into the working surface under the pressure of water head of confined aquifer to generate water inrush disaster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y the former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ccurrence , development and breaking rules of the overlying strata in the typical geological occurrence background of the 6130 working face of Qidong Coal Mine by combining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 By using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software of UDEC ,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ater bursting pressure frame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orthogonal test design ,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water bursting caused by coal mining under confined aquifer .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D7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连国,宋扬;底板突水煤层的突变学特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年05期
2 丁严明;朱庄煤矿6煤底板突水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J];煤炭技术;2004年10期
3 刘建平;工作面底板突水的灰色预测[J];煤矿安全;1993年09期
4 陈朝阳,王经明,董书宁,姜峰,王清龙,高建中;焦作矿区突水水源判别模型[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年04期
5 侯尔康,李志东,周为民;高承压岩溶水害防治技术[J];山东煤炭科技;1996年04期
6 蔡茂义,孙立亚,阚焕照;突水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恢复措施[J];煤矿安全;1999年08期
7 刘蕴祥,陈祥恩,张胜利;永城矿区煤层底板裂隙灰岩突水机理[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年03期
8 王连国,宋扬;煤层底板突水自组织临界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8期
9 王连国,宋扬,缪协兴;基于尖点突变模型的煤层底板突水预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10 杨映涛,李抗抗;用物理相似模拟技术研究煤层底板突水机理[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越秀;;正交试验优选无糖玄麦冲剂制粒工艺[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2 董颖;杨春欣;许根英;吕迁洲;王璐;;正交试验优选雷公藤中去甲泽拉木醛的提取工艺[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胡建东;张新军;;HDC球形催化剂性能优化的研究[A];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4 于有生;倪火炬;温家伶;;铁基合金激光熔覆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5 金哲雄;曲中原;;刺五加总苷片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波;;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车削力试验研究[A];第十七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咏来;宁桂玲;林源;吕秉玲;;加压干燥法制备Al_2O_3纳米粉的工艺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唐玉琴;;杏鲍菇酸奶的研制[A];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汤芳玲;邓安刚;蔡光明;袁波;;小叶黑柴胡中柴胡皂苷提取工艺研究[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汪春梅;李爱菊;梁爱春;龚小兵;刘涛;;CSY-180液动除尘器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影响因素正交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继峰;百善矿实现防突水溃砂采煤[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 王野;金牛能源 突水事件影响大[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高国芹;水文局物测队参加“七·二一”特大透水事故排查[N];中煤地质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正民;矿井水患早知道[N];中国煤炭报;2000年
5 邓丽萍邋刘锵 安家友 刘慎宏 梅珂 见习记者 胡静;阳光总在风雨后[N];恩施日报;2008年
6 节茂科 王矿山;煤炭行业防治水技术取得突破[N];科技日报;2009年
7 张思凯 刘胜利;肥城矿“水中捞煤”[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记者 李佩山 通讯员 王运琥 陈卫东 杨兴俊;龙潭隧道右线贯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8年
9 通讯员 姜书范 伍振;打造平安“海底第一隧”[N];建筑时报;2006年
10 山西左权煤炭职工 贾永庆;煤矿水灾分析及防治对策[N];科学导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纲;煤矿底板突水机理与底板突水实时监测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2 张宇红;趋磁细菌AMB-1培养条件优化及磁小体变化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靳辛;粉煤灰处理采油废水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景儒;滇藏铁路玉峰寺深埋隧道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5 张金凤;带分流叶片离心泵全流场数值预报和设计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6 于保华;高水压松散含水层下采煤关键层复合破断致灾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7 杨先泉;零配比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与甘薯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8 胡耀青;带压开采岩体力水学理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荣吉;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的试验与优化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陆胜;高压(160V)低ESR液体钽电容器工作电解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明锋;矿井工作面突水力电耦合场数值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福壮;断层突水与陷落柱突水的流固耦合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3 杨登峰;底板隐伏断层采动突水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占斌;复杂断裂带对上覆岩体破坏规律及突水灾害预测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5 张昌青;电解镍板的自适应点焊控制器研制及其工艺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6 李依韦;睾丸酮丛生假单胞杆菌甾醇降解酶活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7 郭敏;拟康氏木霉对蔬菜真菌病害防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岳本花;野花妇炎胶囊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何慧;寄生通络巴布膏的研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张超;超早强灌注性材料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68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6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