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矿井通风网络主导度的分支分类及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通风网络 + 主导度 ; 参考:《煤炭技术》2015年05期
【摘要】:基于通风网络主导度理论,将通风网络各分支分为高主导分支、中主导分支和低主导分支,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支风阻监管,且可指导调风及巷道布置。通过实验得出各分支的主导度大致和各分支的风量成正比趋势,可以通过分支风量大致预测该分支主导度情况。通过阈值的设置得出了实验模型的三类分支。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ventilation network dominance, each branch of ventilation network is divided into high dominant branch, middle dominant branch and low dominant bran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minant degree of each branc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wind volume of each branch, and the dominant degree of each branch can be roughly predicted by the wind volume of each branch. Three branches of the experimental model are obtained by setting the threshold.
【作者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34023)
【分类号】:TD7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贾进章,马恒,刘剑;基于灵敏度的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周静,刘剑,贾进章;矿井通风系统灵敏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3 刘新;郝晓华;;基于相对灵敏度的通风网络分支稳定性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3期
4 杨永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可靠性评价[J];能源与节能;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丹;刘剑;潘竞涛;李宗翔;;矿井通风系统风速故障源诊断技术在大明矿的应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3期
2 吴奉亮;;用灵敏度优选矿井风量调节点及调节参数[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5期
3 周静,刘剑,贾进章;矿井通风系统灵敏度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4 徐阿猛;贾进章;;红菱煤矿通风系统灵敏度数值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符永正,吴克启,蔡亚桥;基于敏感度的闭式水系统稳定性评价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吴奉亮;;矿井复杂风网灵敏度求解及其稳定性分析[J];科技导报;2011年19期
7 闫振国;范京道;王红刚;;矿井通风系统风量变化的可叠加性[J];科技导报;2011年34期
8 王从陆,吴超,王卫军;Lyapounov理论在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年04期
9 吴兵;刘旭;王凯;;矿井通风网络数据可靠性检验[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10 王红刚;吴奉亮;常心坦;肖鹏;;通风网络区域划分算法与程序实现[J];工矿自动化;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基于网络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故障源诊断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2 贾进章;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3 王从陆;非灾变时期金属矿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及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王俭;基于安全分区的通风瓦斯风险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国珉;典型有色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防尘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黄俊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调控算法与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邓保平;汾西新柳煤矿小煤窑破坏区复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8 范京道;矿井风量波动与漂移的溯源分析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9 胡利明;煤矿复杂风网“瓦斯异常涌出—变频调风稀释”自动控制理论及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谢中朋;复杂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磊;矿井通风系统角联分支灵敏度计算的程序设计与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安华明;搜索通风网络中单向回路位置的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志辉;城郊煤矿西风井贯通后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韩玉建;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工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姜诗明;矿井通风系统灵敏度分析及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单玉娇;沈阳红菱煤矿通风系统分析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7 李中华;矿井通风网络结构可靠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8 周静;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9 李雨成;成庄矿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师金磊;基于仿真技术的成庄矿通风系统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兴联,马心梭;自然风压对矿井通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J];煤炭工程师;1997年05期
2 贾进章,马恒,刘剑;基于灵敏度的通风系统稳定性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李海波;;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可靠性评价[J];煤炭技术;2008年06期
4 马红伟;陆刚;丁兆国;;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模型研究[J];煤炭技术;2008年09期
5 谭允祯;范明训;;矿井通凤系统的评判指标及权值[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 吴勇华;;通风系统灵敏度分析[J];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进章;矿井火灾时期通风系统可靠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6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76391.html